快速升迁
一、办事靠谱,皇帝放心
曾国藩在翰林院工作期间,正是他刚立下“十二条”军规来规范自己言行的初期,那段时期,他通过复盘总结每一天的言行举止,已经改掉了之前浮躁、坐不住的毛病,和身边的人渐渐拉开了距离。
曾国藩性格老实,不喜夸大,恰逢道光皇帝也是一个性格沉稳的皇帝,自然就更喜欢老实的曾国藩。
真正让皇帝对他刮目相看的,是在两次翰林院的大考中,曾国藩分别斩获了第六名和第九名的好成绩,远比那些出身名门的才子。这是曾国藩快速升迁的第一个原因。
二、热情细心,朋友放心
光有两次好成绩就想受到皇帝的重用,是不够的,还需要皇帝身边信任的人推荐才行。
穆彰阿是当时的军机大臣,道光皇帝最信任的人,还是后来咸丰皇帝的老师。曾国藩早在刚做底层京官时,就经常拜会穆中堂,但当时只是留下些许印象,频繁接触始于翰林院大考升职后,才与穆彰阿有了共同话题。给穆彰阿留下办事细心的印象,开始频繁出入穆府,私交很好。
曾国藩还是京城高级官员圈子里的社交达人。他细心胆大,主动帮助别人,圈子里的前辈指点他修习日课,在写文章上大有精进,又有同僚交换消息,能够掌握朝廷的最新动向,再有穆彰阿的举荐和皇帝的欣赏,曾国藩很快荣升二品。
三、顾家守信,兄弟放心
从表面上看,这阶段的曾国藩顺风顺水,飞速跻身高级京官,可其中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虽有皇帝欣赏,上司提携,朋友相助,但曾国藩很清楚这些都是自己日复一日苦心经营起来的,他终究不是京城人士,没有根基。
1850年,咸丰皇帝登基后,为了立威,除掉了穆彰阿,曾国藩没了皇帝身边能为他说话的人,做事日益艰难。
这时,他想到了家人,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曾国藩辞去京官,回湖南办湘军之后,他的三个弟弟开始进入军营接受磨练。至此,曾家形成了一个链条,如果把曾家比作一个大公司,曾国藩就是董事长,弟弟曾国荃就是CEO,曾国潢是财务总监,其他两个弟弟则相当于是大区经理。
几十年间,兄弟五人不断为曾家积累声势,家产和人才,曾家很快成为地方大族,曾国藩也荣升至手握重权的五部侍郎,甚至被封为一等毅勇侯。
把家人组合在一起创业,是曾国藩的高级智慧,他能够掌控更高维度的亲情关系,能够协调好更复杂的社会协作关系,从而为自己赢得了更大的成功。
到这里,曾国藩复盘系列就结束了,希望小伙们喜欢,也希望曾国藩复盘系列能带给大家深度思考,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给大家以慰藉。
接下来,我会继续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王阳明修心课”,以及自己的“读书感悟”,还有陪读的一些经验分享,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