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与灵修》公开课(第四讲)
第三部分:祈祷的方式(3. 心祷\4. 略谈默观\5. 总结)
作者:银色地平线
3.心祷
聖女大德兰说「所谓心祷,按我的见解,无非是朋友之间亲密的分享;意即找时间常常和祂独处,而我们知道祂是爱我们的」(聖女大德兰自传 8:5)。独处并不是纯粹的独自一人,而是在内心与天主交谈,陈枢机博士论文所研究的一位法国人格主义哲学家说「面对另一自我才意识自我」,在独处中凝视天主,人才可以了解到真自我,不为世风所摆布的自我!「是否作心祷,并不在于嘴巴有没有闭上。如果口祷时,彻底懂得自己是在和天主交谈,而且清楚地意识到这事,并且确实的感受到祂的临在,此时已经无暇顾及用于祈祷的经文,那么心祷和口祷就合而为一了」(全德之路 22:1)。心祷和默想的合一也是同理。
4.略谈默观祈祷
天主主动休止人的身体机能,天主使人沉浸在祂的爱里,专注于爱的凝视。所谓「天主主动休止人的身体机能」,结合前文所提的人的认识局限,就是天主主动休止人的心灵依赖感觉认识事物的本性方式。人的心灵明白本性的局限,然后表达于意志上的舍弃,在主动的祈祷中开始寻求天主。然而,使人确实不再依靠这个局限的却是来自天主的灌注恩宠,此时人心灵的意志机能处于完全的被动状态,进而理智也要如此,这样,心灵在被动中获得炼净的过程就是默观祈祷的过程。所谓「祂的爱」,不是人在感性当中认识到的爱。在此,关于爱的叩问里,不是「什么是爱」,而是「谁是爱」,因为聖经说「天主是爱」(若一 4:8),所以这里的「爱」是一个具体的天主位格内的本质!所谓「专注于爱的凝视」,聖经说,「爱永存不朽,而先知之恩,终必消失;语言之恩,终必停止;知识之恩,终必消逝」(格前 13:8)。默观祈祷是预尝天上的神慰,在天主的爱里安息,不再运用本性的认识方式来寻觅天主,唯独依靠信、望、爱三种天主灌注于人心灵上的德性来与天主结合,意志被动的获得天主的爱,理智被动的获得关于祂的神秘知识。为达到默观祈祷,口祷,默想和心祷是主动的道路。必须注意:默观祈祷是天主主动工作,而不是心理学上通过什么意志训练来收敛心神,这样的收敛既不来自天主,也不会产生恩宠。
5.总结
人通过祈祷来获得天主的恩宠,祈祷并不是交换条件,而是配合恩宠的条件。因为,「你们的父,在你们求他以前,已知道你们需要什么」(玛 6:8),天主赐予人恩宠,是纯粹的给予,通过这样的给予,在人的身上彰显天主的荣耀。天主教神学教父聖依勒内说,「天主的光荣就是活生生的人」。人籍着祈祷,不断在恩宠当中与天主结合。形象说明这样的过程,就是在口祷和默想中敲门,在心祷中与天主亲密会晤,然后在默观祈祷中,天主为人打开。打开什么呢?聖经格林多前书第2章9节说,「天主为爱祂的人所准备的,是眼所未见,耳所未闻,心所未想到的」。就是打开生命的永福。千万不要误以为,这样就是一般人们认为的无动于衷。聖十字若望在《灵歌》里解释说,「少许这样纯洁的爱,对于天主和灵魂都是更为宝贵的,且更有益于聖教会,即使看来好似人无所事事,实则远胜于其他所有工作的总和。」这也是为什么立志效法聖女大德兰的19世纪法国聖女小德兰,作为一名隐修女,热切为福传事业祈祷,虽然足不出修会,却成为传教主保的原因。祈祷的价值,远胜过其它工作,她以卓越的方式,使基督的恩宠经由自己沛降普世。
主要的五种祈祷的形式:祈祷的形式并非祈祷方法,而是在任何方法中普遍存在的内容形式。1. 颂谢与朝拜,2. 求恩的祈祷,3. 转求的祈祷,4. 感恩的祈祷,以及5. 赞颂的祈祷。颂谢与朝拜,基督徒与天主相遇时的基本态度,在祂面前明认自己作为受造物的卑微。也包括在广义幅度呼求天主恩赐普遍的祝福,并使我们的爱以及道德具有面向人类的视野(不是局限于国家和民族)。求恩的祈祷,特指自身的幅度,在痛苦和有需求时保持朝向天主开放的心灵,第一步就是在忏悔中,渴望得到天主的宽恕和医治,而不是封闭自己。转求的祈祷,为他人祈求,渴望成为天主施恩的工具,信仰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以教会为共有的身体——基督奥体,在其中共享神益;感恩的祈祷,特指以感恩祭——聖体聖事中聖神经验为核心的祈祷;赞颂的祈祷,天主并不需要掌声。可是,我们需要自发地表达在天主内的喜悦,加深我们与天主的结合。
未完待续...
下堂课内容:
聖经里的祈祷典范(1. 厄里亚先知)
对于本系列课题当中所涉及的具体概念和判断,如需有针对性的更详细阐述,请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