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天主教会宗教哲学基督徒
《祈祷与灵修》公开课(6):聖经里的祈祷典范(二):主耶稣

《祈祷与灵修》公开课(6):聖经里的祈祷典范(二):主耶稣

作者: 银色地平线 | 来源:发表于2018-03-20 05:53 被阅读0次

《祈祷与灵修》公开课(第六讲)

第四部分:聖经里的祈祷典范(二)——主耶稣


作者:银色地平线

主耶稣在孩提时期,籍着他对于在聖殿内寻找自己的聖母的回答「你们为什么找我?你们不知道我必须在我父亲那里吗?」(路 2:49),说明祂的一生就是一个祈祷,即与天父原为一体的生活。思高聖经译释版对以上聖经的解释是:孩童耶稣提醒聖母和聖若瑟,找到自己并不难,任何人,只要生活于天父内,便能找到自己。主耶稣籍着聖母寻找自己的焦灼感,也使她对于任何失去耶稣的人具有无可言喻的同情和怜悯。人的痛苦,正是源于失去了耶稣,即:丢失了本应在耶稣内与耶稣同在的真我。

主耶稣教导我们在独处中醒悟祈祷,作为行动前提重要性:主耶稣在受洗之后,开始自己的使命前,被聖神领往旷野,接受魔鬼的试探,为教导我们醒悟祈祷的重要性,因为没有人能免受试探,即使是具有天主性位格的祂,这位道成肉身的基督。主耶稣是天主的人性面目,在祂的人性内住有整个完整的天主性(《神学大全》13册2题10节2释疑,聖多玛斯对于哥罗森书2章9节的理解)。然而,祂除去宣讲福音及医治病苦时与群众在一起的光景,仍然需要,为自己特别开辟一个独处静默的领域,在那里单独面对天父,寻求祂的旨意。祂仍然需要「遣散了群众以后,私自上山祈祷」(玛 14:23),仍然需要「起身出去,到荒野的地方,在那里祈祷」(谷1:35),在山园祈祷时,祂仍然要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去祈祷」(谷 14:32)。很显然,耶稣不会像某一本书那样笼统的说「行动就是祈祷」,祂在山园祈祷时特别提醒我们,「醒寤祈祷吧!免陷于诱惑;心神固然切愿,但肉体却软弱」(玛 26:41),尽管绝对意义上说,行动可以成为祈祷的工具,并与祈祷完美结合,但是主耶稣在这里提醒我们,总不该忘记自己的软弱,总不该过分自信,忘记行动中可能面临的世俗思潮及其它困扰。所以,吾主耶稣籍着在独处中祈祷的生活,继承了从厄里亚和厄里叟开始,并传给洗者若翰的「旷野精神」,更进一步聖化了这精神。

主耶稣教导我们祈祷的全部奥义:主耶稣在聖经里特别教给我们的最完美祈祷,就是——天主经,天主经里涵盖了所有祈祷的形式和要素。「我们的天父」,包含了祈祷形式当中的「颂谢」和「赞颂」,针对「颂谢」,耶稣作为「教会的头」(弗 5:23),代替结合于自己身体「教会(弗 5:23)」的基督徒,称呼天主为父。祂使我们在祂的身体「教会(弗 5:23)」内,真正都成为天父的义子义女。针对「赞颂」,我们在基督内,可以称呼天主为父,这为属于新约的基督徒来说是莫大的恩赐,因为属于旧约的先知们至多只能成为天主的朋友,而不能实际成为祂的子女。「愿你的名受显扬」,包含了祈祷形式当中的「朝拜」,是与已经成为天父子女的我们一起,祈求天父的光荣彰显在普世万邦,愿所有属于天主的人,都来寻求天主。「愿你的国来临」,包含了祈祷形式当中的「求恩」,是与我们一起祈求先知们预言、耶稣亲自建立的默西亚国,即聖教会,迅速被普世万邦。并为现世教会中的我们祈求天父,使我们籍着聖体聖事更拉紧与祂他结合的程度,好把我们带向最后胜利的时刻,即天上教会的来临。「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包含了祈祷形式当中的「求恩和转求」,天父绝对自由的施行自己的旨意,但是我们基督徒却可能由于自己的罪和缺陷,而无法完善契合天主的旨意。所以主耶稣在此教给我们为此祈求,并代我们转求天父,好使我们在恩宠里更好的承行天主的旨意,当我们中的每一个都契合天主旨意的时候,即是天主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天使和聖人们在天上奉行天主的旨意一样了。「求你今天赏给我们日用的食量」,这句祈祷是为着我们的当前和永恒,包含了祈祷形式当中的「感恩」,因为,按照聖女大德兰在《全德之路》第33章5节里的理解,这里的日用的食量,只是「至聖的食粮」,即弥撒「感恩祭」当中的基督聖体,她进一步指出:「另一种养育肉身需有的食粮,我不愿认为这是天主所想的」。应该知道,在天主的旨意内超性和本性并不是对立的,但也不是平行的,而是超性满全本性,超性引导本性的。所以,如果一个人在弥撒聖事里,果真与基督聖体紧密结合,那么这也必然推动他满全一些世俗世界里的义务和物质需要,却不一定需要专门为世俗的物质需要而祈求。「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这句祈祷是为着我们的过去,包含了祈祷形式当中的「求恩」。罪过被天主宽恕,是一个恩宠。天主的恩宠实际来到我们身上的特征,是我们自己也成为天主施恩意志的工具,使这恩宠经由我们流向别人。所以,天主宽恕我们,意味着恩宠来临,同时我们宽恕别人,意味着恩宠经由我们流向那得罪我们的别人。注意不要把得罪我们的别人,视为得天主宽恕的交换条件,前面谈祈祷的时候已经说明,天主的恩宠是纯粹的给予,只是人自己获得这恩宠,需要用祈祷来配合。「不要让我们陷于诱惑」,这句祈祷是为着我们的将来,包含了祈祷形式当中的「求恩」,不要让我们陷于诱惑,不是消极的祈求免去诱惑的事情,而是积极的祈求克胜诱惑的恩宠,并在基督内,与在旷野中喝退撒殚的祂一起克胜任何诱惑!天主并不愿意我们被诱惑,他也并不认同那些诱惑我们的人和事情。但是,正如聖亚丰索聖师的话,要衡量我们对天主的爱情,就看我们在最艰苦的困境中的所作所为了。聖女大德兰说,「别祈求负担减轻;该祈求更有力的肩膀」,正如她在《全德之路》第7章3节教导我们如何看待近人的痛苦,该「祈求天主,赐给所爱的人忍耐,使他堪当受磨难」。但救我们免于凶恶,「但救我们免于凶恶」,包含了祈祷形式当中的「转求」,由于我们本性的懦弱,有时实在难以抵挡某些犯罪的机会,那么主耶稣代我们转求天主,救我们脱离那时候,或者那个情境,免得我们因失足犯罪而得罪他。

最后,主耶稣邀请我们在「感恩祭」——弥撒当中结合于给祂曾为我们所做的祈祷,一起融入祂爱的祭献:主耶稣为救赎人类,牺牲了自己,在十字架上使自己成为爱的纯洁祭品,并为他所爱的我们热烈的转求天父。祂为最需要怜悯的人祈祷:「父啊,宽恕他们吧」!祂为被遗弃的人祈祷:「您为什么舍弃我」?耶稣对天父说,「我把我的灵魂交托于您」时,也把我们放在他的聖心里,一起奉献给天父了。在弥撒当中,我们只要把自己的痛苦,籍着祈祷结合于给祂曾为我们所做的祈祷,就拥有了永久而宝贵的价值,痛苦不再是一个消极的事物,因为主耶稣以十字架的祭献,光荣了所有人性的痛苦。

未完待续...

下堂课内容:

聖经里的祈祷典范(3. 聖母)

对于本系列课题当中所涉及的具体概念和判断,如需有针对性的更详细阐述,请留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祈祷与灵修》公开课(6):聖经里的祈祷典范(二):主耶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tv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