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说“心静自然凉”,现在讲“薪尽自然凉”;从前的“孝子”是孝敬父母的孩子,今天的“孝子”是父母孝敬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前的演员是“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现在呢?
这么一说我确是伤今怀古的老夫子,不合时宜了。

表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习戏曲的人更是深有体会。程派名旦张火丁说过这么一句话:“不会让女儿学京剧。那太苦了。还是不要那么辛苦的好”。每天起床练习基本功:跑圆场、压腿、踢腿、拿顶、虎跳、小翻、吊嗓等等,同时兼顾文化课学习。背后付出过无数汗水、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我们在看京剧、越剧、潮剧、黄梅戏等戏曲,常常高呼叫好,为演员精湛的表演技巧所折服。尽管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爱戏曲,但也无一敢评头论足。这样的演员,值得敬佩!

随着电影电视出现和发展,香港和内地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成龙、发哥、华仔、星爷、达叔、李雪健老师、张国立老师、王刚老师。。。。。。都是优秀的老戏骨。看老戏骨演戏飚技,真是一种享受。而那个时代好像已经成为美好的回忆。

而今天,出现在演艺圈里的一个热词就是“小鲜肉”。同“奇葩”、“文青”等词,“小鲜肉”一词也是由“褒义”变“贬义”。观众不喜欢“小鲜肉”,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群体的代沟。一看到小鲜肉就反感的肯定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甚至没有看过小鲜肉的表演就下定论。可别否认,90后现在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了,更别说“80”、“70”这些“老叔叔,老阿姨来。”群体代沟,自古已然。爸妈喜欢的,孩子不喜欢。学生喜欢的,老师都不解。社会发展越快,代沟越深,时间越短。三五岁就可以有代沟,就可能自称“老人”。

其次是小鲜肉的演技问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尤其是解决温饱之后的人,眼界更高,想法更多,要求更扣。加之今天人人都是自媒体,全民可以大讨论。有没有演技?谁是大师谁是妖?一目了然,众所周知。因此今天对演员的要求只有更高。说实在的,我们这些“老人”对于小鲜肉也要多一些包容和鼓励,不管是什么人都要有一个成长过程,不是谁一入行就是王者。某些“小鲜肉”演技也是挺好的,他们也很努力。

最后是道德问题。道德分为“私德”和“公德”,“私德”不检点引人反感;“公德”缺失则引人愤怒。今天很多演员(其实也包括某些老戏骨)“私德”不检点,引人反感。说到底就是人品有问题。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群体,特别是对于暂时不辨是非,不懂世事的年轻人起到了导向作用。更可恶的是为了热度,为了流量,不惜制造出各种反面的舆论。这里就灵活地运用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理。他们都明白只要推出一个爆炸新闻,一定能获得流量,一定能爆红!至于以后的形象洗白,大有办法。比如到内地山区捐点钱,流点泪,愚蠢的观众心都软了,眼都湿润了,早就忘了之前的丑闻,或表示“人总是能犯错,知错而改,善莫大焉”。
对于私德不检点的爆炸性新闻,我们大不必捶胸顿足,咬牙切齿,破口大骂,而是闲然淡定、听而不闻、不点赞不评论,让他们自导自演去吧。如果他们违背公德,那就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再也洗不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