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读分享稻盛和夫的《活法》,我们将从实现理想、从原则出发考虑问题、磨练灵魂提升心志、以利他心度人生,与宇宙潮流协调和谐这五个部分,为大家呈现书中精华。
以利他心度人生
稻盛先生在1997年冬天皈依佛门,并在寺庙进行了两个多月的短修。
那时他大病初愈,修行相当艰苦,却获得了永生难忘的体验。
初冬的寒风中,他每日托钵化缘,光头戴斗笠,身披蓝色袈裟,赤脚穿上草鞋,挨家挨户向施主们口诵经,恳求施舍,伸出草鞋的脚趾让柏油路摩擦渗出了血,忍着疼痛仍然要继续行走。
有一天傍晚,回寺院途中经过一个花园,一位身穿工作服正在打扫公园的老妇人看见他们一行僧人,就立即跑着来到他们跟前,很自然地将500日元的硬币轻轻放入稻盛先生的化缘袋中。
把自己的事情放在一边,先去关心别人,这位老妇人热心肠的流露,显现了人的思想行为中至善的一面,稻盛先生说,这种自然的德行,教他懂得了“利他心”的真髓。“利他”之心,等同于佛教中“与人为善”的慈悲心以及基督教中的“爱”,通俗来说就是“为世人、为社会尽力”。
“利他”并不复杂,任何行为,只要是出自于对周围人的关爱之心,比如为家人努力工作、帮助朋友、孝敬父母这些小小的利他行为,再扩展到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的大范围利他。
利他是人们自然具备的美好愿望。
当利他行为开花结果时,人的内心会充满深切、极致的幸福感。
稻盛先生强调道,“利他”在企业经营中同样重要,想要经营好企业,内心一定要具备“为世人为社会”尽力的美好意识。
企业追求利润不是罪恶,但是其方法必须符合为人之道。
从商的极致是双赢,让对方得利、自己也获利。
在他看来,“利他”就是他能在竞争中被员工拥护、被市场接纳、被神灵庇佑的原因。
在他准备进入通信事业前,他问自己,到底自己想进军这个行业是不是为了国民,有没有混杂个人牟利的私心。
在拷问自己半年之后,他确认自己毫无邪念,完全是以“为了国民把长途电话费降下来”为目的,才下决心成立了KDD(现在的世界五百强之一KDDI)公司。
之后,因为政策原因,他的公司必须与另一家合作运营,大家因为对事业收益性考虑,都希望得到人口集中的首都圈区域,一度难以达成共识。
看到事情僵持不下,想到这样只会让实现“降低电话费”的梦想推迟,稻盛先生为了让民众早日受益而选择了让步,主动把首都圈和中部地区的最大市场让给了对手。
“舍一时利益得长远利益,忍一时之负以求最终的胜利。”
而出乎意料的是,即使只占有了这种不利的市场资源,事业一开始,他们的业绩就不断增长,公司迅速壮大。
稻盛先生感叹,这一次成功是因为有益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信念得到了上天的保佑,因为,“动机善则事必成”。
随思‖读《活法5》(51)稻盛先生还说到,京瓷的经营理念是“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企业经营的目的,首先是保障员工的生活和幸福,但是如果只限于这个目的,同样是只谋私利。
他在创业后不久,就把年终奖金分发给员工,并提议全体员工都拿出一点钱,公司再拿出同额资金,捐献给过年买不起年糕的穷人。
这是京瓷展开社会公益活动的开端,京瓷在创业不久,全体员工就开始实践利他精神,这一精神贯彻至今,从未改变。
企业的资产来自于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努力。
社会赐予的财富,也必须回馈社会,为社会服务。
出于这个初衷,稻盛先生还创立了“京都奖”,遴选在尖端技术、基础科学和思想艺术领域做出优异成绩和卓越贡献的人,表彰其功绩。
他说“京都奖”是在向社会报恩,同时也是他自己的利他哲学的具体实践。
他说用利他精神赚来的钱,也要用利他精神花出去,这样“正确散财”,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稻盛先生还提到,人类应该学会知足,尤其是在物质方面。
在物质富足的基础上,应该继续探索的方向是怎样让大家精神更富足。
随思‖读《活法5》(51)当然知足并不是安于现状、停滞不前。以经济发展为例,GDP总额不变,但产业结构可以不断进步,培育新产业,让活力和创造性永存。
在未来朝着这种协调发展的道路努力,让人类从成长走向成熟,由竞争转为共生,“利他”的文明将会盛开。
舍一时利益得长远利益,忍一时之负以求最终的胜利。读完这篇文章,你知道如何以利他心度人生吗?请发表你的想法!谢谢!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活法》的原书精华,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