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年味儿:过年吃饺子

作者: 崔琳婧 | 来源:发表于2022-02-20 10:12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微课打卡

过年吃饺子,是我国几千年的习俗。即使小时候,在经济匮乏的年代,过年依然是要吃饺子的。

普通的猪肉、面粉、蔬菜,经过母亲的一双巧手,就会变成美味的饺子。

我们林场的职工,多数是像父亲这样开发北大荒的转业官兵,少部分是支边青年和移民。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真正是毛主席说的那样: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口音南腔北调,做饭口味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过年吃饺子,虽然形状千姿百态,口味千差万别。

先放一挂鞭炮,再吃一顿老家风俗口味的饭菜,除夕夜吃完饺子,就是辞旧迎新了。

我父母是山东人,我家的习惯是除夕夜和初一吃饺子。整个正月差不多天天吃仓房大箱子里的美味。

每年从小年开始,母亲和其他人家一样,开始包饺子,炸油条、麻花、带鱼,蒸馒头、花卷、包子。冻好后分别装进袋子里,再放进一个大木箱子里,以防老鼠偷袭。

这样,一天三餐就不用费力费时做了。辛苦一年的大人们,可以腾出充足的时间,打扑克、下象棋,孩子们也可以在外面疯玩儿了。

可以说大人是玩的昏天黑地,赢了就哈哈大笑,给输者脸上贴纸条。孩子们疯玩地肚子不咕咕叫都想不起来回家。

好像一年的辛苦和疲惫都随着哈哈哈的笑声烟消云散了。

仓房里存着充足的美味,吃的时候拿出来煮煮或热热就行了。吃完了,大人孩子各顾各地忙着跑去接着玩儿了。

除夕夜吃饺子,是要现包的,一般在夜里十一点左右,必须放完鞭炮才能吃饺子。

因为白天吃过大餐,夜里吃得晚不宜消化,所以,除夕夜的饺子一般清淡一些。

母亲一般是把白菜、芹菜、猪肉各剁一点儿,放一起拌馅儿,包一盖帘一般是六十六个饺子,里面还藏着六个有硬币的饺子,寓意六六大顺。

初一早餐吃的饺子,也是一定要现包的,比除夕夜的要隆重的多。

一般是吃芹菜肉馅儿,白菜肉馅儿的。寓意勤劳勤奋,白菜百财。包饺子时,每种馅儿也要包6个有硬币的饺子,寓意六六大顺,风调雨顺。

我们都是敞开肚皮抢着吃,都想吃到硬币,讨个好兆头。

初一母亲包的饺子,堪称经典,一定要详细展示一下,也许你看完了,就学会包好看好吃的饺子了。

看了她和面、调馅、包捏,麻利、熟练、迅速,感觉就像是面案大师在实操教练。

初一早上五点多母亲就起床了,我也懂事地起来跟在后面,跑前忙后地帮忙。

母亲从仓房的大箱子里拿出四块斤八两的冻猪肉,叫四平八稳,放进一个盛满凉水的大盆里。

然后点起灶火,炸一大碗花椒、大料油,放到饭桌上凉着。

开始和面,团成四个大面团,放进一个大盆里,盖上木盖子醒着。

接下来开始洗白菜、洗芹菜、洗大葱、洗姜,剁菜、攥水,分别装进两个大盆里,再切葱花、姜丝,放进一个大海碗里。

这时候,猪肉缓到刚好能切动的程度,母亲快速切片、切丝、切丁,放进另一个大盆里。

大料油、葱花、姜丝一分为三,分别倒进肉馅、白菜和芹菜馅盆里,母亲一手握一双筷子同时飞快地搅拌着两大盆菜馅儿。

我双手拿一双筷子学着母亲的样子,吃力地搅拌着肉馅儿。母亲端起盆看一下,她的菜馅儿搅拌好了。接过我手里的筷子继续搅拌肉馅儿。

一会儿功夫,我看见原本红白相间的肉丁,变成了粉红色的黏稠体。

母亲倒出一半肉馅儿放进白菜馅儿里,另一半放进芹菜馅里,抓一把擀碎的大粒盐洒进馅盆。

一手握一双筷子,继续搅拌起来,直到粉红的肉馅和白菜、芹菜融为一体,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妈妈说饺馅儿做好了,让我放在面板案子边上。

母亲拿出一个面团,揉成拇指粗长条,揪成若干个小面剂子。

这时候父亲也过来帮忙了,母亲让他洗12个五分硬币,再用开水烫一下消毒。

我团好剂子,父亲开始擀饺子皮。擀饺皮是个体力活儿,一般这是父亲的活儿,母亲就开始包饺子。

父亲边擀皮边教我,饺子皮要确保中间厚四周薄,这样包好的饺子不漏财,就是煮的时候不坏、不露馅儿。

同时还不忘教育我:你学习的时候也要这样周全,才不会出错。

母亲一手拿起饺皮,一手用扁齿子(包饺子专用,是一块薄片的猪骨头)挖馅儿,两手合起一捏一丢,一个元宝饺子就墩在盖帘子上了。

六点半,四个盖帘上整整齐齐摆满了元宝饺子,包有硬币的12个饺子也混进去了。

这些饺子紧紧地团结在一个个盖帘上,一圈圈簇拥着,煞是好看。就像北京冬奥会的更强更团结的主题一样。

父亲开始点火,大半锅水,十多分钟就烧开了。

二百多个饺子争先恐后跳进七印大锅里,父亲用长柄饭勺子来回搅动,防止粘锅。

盖上盖子煮开,倒一碗凉水,再煮开,连开三滚儿(指煮开锅三次),白白胖胖的饺子都飘起来了,用笊篱捞出来,装进盘子和碗里。

我和母亲端到饭桌上摆好,母亲把六大盘子饺子分别倒进盆里,让我和弟弟妹妹分别给周边邻居送去。

母亲说:好亲不如近邻,他们都是南方人总是包不好饺子,送过去让他们尝尝正宗山东大饺子。

我们送饺子回来,父亲点燃一根烟,拿起鞭炮领着弟弟走出门。只听门外是噼里啪啦一阵脆响,远处是哗哗的不歇气地响。

整个林场笼罩在喜庆的团团白烟浓雾当中。

我们全家人就围坐在桌子四周,开心地吃起了饺子。

一会儿,邻居家的孩子先后送盘子来了,有的装着桂花糕,有的装着年糕,还有的装着上海糖果。这都是老家给他们邮过来的稀罕美味。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饺子真好吃,真香呀。一个孩子抢着喜滋滋地说,我吃了两个有钱的饺子,我好有福呀,谢谢你们啦。

当年,父母的勤劳、善良、严谨、认真,在过年包饺子、吃饺子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一切。

我凭借母亲的真传,在婆家大展身手,包饺子已成为我的看家本领。送给同事,送给邻居,送给朋友,惹得他们怀疑,是从饺子馆买来的。

后来我退休了,儿子儿媳接我们去上海生活。上海的冬天室内很冷,黑龙江的冬天外面很冷,我们都不适应。最后我们选择了三栖生活,冬天到海南,夏天回黑龙江,春秋在上海。

现在人们都住在楼房里,邻里之间大都不认识,即使见面次数多了,也只是互相点点头。

每天大家各自忙忙碌碌,房贷、车贷压力山大,根本无瑕互相走动,邻里之情很是淡漠,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我们不太喜欢大城市邻里之间的冷淡,总是想起我们在林场、在小县城的浓浓邻里亲情。心想可不可以改变一下呢?

于是我们决定从包饺子下手,因为这是我的强项,也是上海人和南方人的弱项。

所以无论在上海还是在海南,我都经常包饺子,煮好后,让老伴儿给左邻右舍送去。让他们尝尝正宗的山东大饺子。

邻居们也做一些南方汤圆、云吞送给我们。我家的自来水龙头坏了,漏了一地的水。邻居也赶过来帮忙清理,还帮着联系物业,换了新水龙头。

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浓浓的邻里之情,我心里美滋滋地,同时也在暗暗感恩父母传承给我的包饺子手艺,和朴实善良的人品。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饺子已经不是过年才有的专利了,平时也总能吃上饺子了。但我还是总想起儿时过年,妈妈包的正宗山东大饺子。

齐帆齐商学院12期28天特训营打卡,第18篇,2724字,累计36408字。

相关文章

  • 记忆中的年味儿:过年吃饺子

    齐帆齐微课打卡 过年吃饺子,是我国几千年的习俗。即使小时候,在经济匮乏的年代,过年依然是要吃饺子的。 普通的猪肉、...

  • 记忆中的年味儿

    记忆中的年味儿 好多人都说,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儿。究竟什么是年味儿? 记忆中的年味儿,是过年时吃...

  • 回家过年

    家乡的年味儿比以前要淡,但依然比在深圳过年的味儿浓。 我记忆中的童年,每当临近过年,家里就早早开始生发豆芽,熬制肉...

  • 记忆中的年味儿

    前两天,参加了一个春节美食专题活动-学做传统手工面食。随着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各种物质资源只要有钱全部可以送货...

  • 记忆中的年味儿

    我的家在河北的农村,从小在村里长大的我对过年的记忆深刻。除了穿新衣服吃好吃的,在我们老家,过年还有几件标志性的...

  • 记忆中的年味儿

    我是后80后生人,出生并成长于广阔无垠的农村,小时候最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过年,那时候的年味儿就像是深巷里的老酒,打进...

  • 记忆中的年味儿

    时间有脚,但爱永恒——记忆中的年味儿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思政一班成乐晨 又是一年年关下,不知我们曾携手装扮...

  • 记忆中的年味儿……

    文/清昔雪 农历腊月二十八,临近春节的日子,本该是年味儿越来越足的时候,可总觉得如今的过年缺了些什么。我不知道这是...

  • 记忆中的年味儿

    最近宅在家,每天见面最多的当属快递小哥莫属了。 今年过年不回老家,我卯足了劲,在准备年货。 从老抽生抽鸡精料酒到卤...

  • 记忆中的年味儿

    记忆中的年味儿是带着香味的……儿时的我最喜欢最盼望的事儿就是过大年了,那时越接近除夕的时候过年的氛围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中的年味儿:过年吃饺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mp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