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圈的段子说:大学是十六周的幼儿园,两周的高三。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言,但或许透露出了不少如今大学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平时上课的质量不高,期末复习周开始集中攻关(甚至有到考试前一天再突击复习的),考完之后基本全部还给老师。这样的学习效果当然是不尽如人意的。而我在每一次监考的过程当中,几乎是看遍人生百态:有奋笔疾书的,有抓耳挠腮的,有东张西望的,也有到最后自暴自弃的。而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完全取代考试、而考试成绩又决定了各位的绩点、保研资格、出国申请等问题的情况下,能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需要在考前考后向老师“求分数”呢?
我觉得,学习与考试是相辅相成的过程,不要因为考试成绩与其他许多考虑相联系,就开始本末倒置、忘记了我们最初要学习的目的。我始终相信,把功夫做在平时,会比在复习周集中攻关的效果好得多,更重要的是,我们最终是需要把知识内化和提升为自己的能力,而并非仅仅为了那一个看得过去的分数。
当然我还是要强调的是,每个学科、每个专业有着自己的特点,我仅仅是针对文科的学习发表自己的一点浅见,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一 教材读什么?
上学的时候,老师常常讲“要读书,不要仅仅读教科书。”那时候就误以为教科书都是很糟糕的,所以当年考《中国近代史》(上)的时候,邱老师最后一道论述题是“请评价一下你用的《中国近代史》教材”,当时洋洋洒洒写了好几百字,还拿到了一个蛮不错的分数。但到自己也成为老师之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才发现这样的观点是个很大的误解。诚然,很多教科书的确编排不如人意,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才能发挥效果,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批判然后唾弃。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刚进入一个课程之初,在没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之前,不要轻易地对已形成的论述体系进行没有根据或缺乏前后逻辑联系的挑战,你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一开始就在脚趾头的地方指手画脚,很容易变成井底观天的结局。
那么,我们要怎么样使用教材?我的看法是,第一看目录。目录实际上是全书的骨架,通过目录可以把握整本教材的思路走向和论述框架,熟悉目录之后,你就比较容易将相关的内容进行恰当的编排和重整;第二看论述逻辑,包括整本书的逻辑、整章的逻辑和整节的逻辑,然后再把节、章、全书的问题综合起来看,思考它的论述有没有层层递进、有没有解决课程或学科提出的问题、例子是否恰当、结论是否准确;第三看例子,例子是血肉,是理论的具体化,要思考例子和理论之间是否能够连接,例子可否推演理论、理论是否能够反映例子,如果你认为不合适的话,那自己能不能找到更恰当的例子?最后看结论,结论有没有和题目相呼应,能不能从题目中一步步推演出教材的结论?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读教材的过程中,可以慢慢体会和思考出来的。
常常有同学问我说:“有没有哪一本书,看完之后就能掌握学科相关的知识?”很遗憾的是,没有。哪怕是教科书,也只能是我们了解某一学科、某一课程的大纲而已,它只能是给我们一个入门的指引和方向,在阅读了教科书之后,根据这个方向去寻找更多的、不同的书籍进行阅读、反思和批判。尤其在文科的学习中,大量的阅读是解决困惑的唯一办法,单纯指望教科书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但合理地使用教科书,能够让你省去很多摸索门路的时间。
二 上课听什么:方法,思路,逻辑,细节,书目
在慕课成为如今高等教育的一个热门词语时,到底还要不要给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授课是经常争议的话题,但我一直都觉得这是个伪命题:很简单,如果认为慕课可以取代课堂教学的话,那几十年前的电视大学早就取代了综合性大学了。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与互动,是慕课没有办法所取代的。罗永浩说,上学时老师讲的知识都忘了,但老师上课扯的蛋栩栩如生。课堂教学的魅力就在这里,具体的知识总是要更新换代的,但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碰撞的火花,是可以记忆一辈子的,这也是慕课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但永远不能取代课堂教学的根本原因。
但是,各位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听老师说相声的。除了带耳朵,关键还是要带头脑。显而易见的是,在短短十六周的课程中,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所有的内容都讲一遍(事实上也没这个必要),为什么要大家好好利用教科书,就是这个理由。我们首先要自己对整个内容体系有所了解,在听课的过程中才能重点突破课程体系的编排、课程的重点难点、还有更新换代的课程内容等等。另外,大学老师都欢迎同学们在课堂上挑战老师的说法,但挑战不是问些不着边际的问题,而是要根基于你已经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去进行深化和辨析。所以听课要跟上老师的思路,看看老师哪些地方和教材是有不同的说法,把这些地方给弄懂和深化。
另外,在大学学习中老师会开出很多的书目,这个不是拿来摆门面的,而是同学们应该在课后去完成的拓展阅读。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不是仅凭教科书和老师90分钟的讲授就能够掌握的,你必须要有大量的阅读、而且是强制性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06年在香港的时候,我体会过香港本科生每周的阅读压力:一门课,一周的阅读量大概是200到300页英文材料,读完后要写读书报告,要和助教上讨论课,分享你的阅读感受,最后还要提交论文,作为课程的总结。如果一个学期选三到四门课,那一周至少要读600到800页的材料(英文哦!)所以在这种压力下,关键不是你慢慢地看,而是要抓关键词、关键句、尽快地了解作者的观点、论证思路和结论,然后读更多的相关研究,做出你自己的判断。相比之下,我们国内大学的阅读压力是普遍不足的,这也是在考试过程中大家一看到材料就晕菜的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给自己上大量的阅读压力。看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到考试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言之有物。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自己也获得了能力上的提升。
三 关于考试和分数
所谓“学问”,有问才能学,而我们往往问不出问题,就是因为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还不能深入到问题的内在联系和外延拓展。所以为什么强调大家要先把握教科书、上课注意老师授课的逻辑体系、课后要进行拓展阅读,就是为了我们能够在“学”之后还能“问”出问题,与老师进行交流甚至于辩论。小汤哥演的《最后的武士》,一开始用木剑交手他老是被虐,可自己练习多了琢磨多了,最后一次居然和对方打成平手,这也赢得了日本武士的鞠躬尊重。学习的过程也是如此,同学们最终是要超越老师的,所以要多学、多想、多问,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认知水平。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但如果你连念都不想念,那又怎么可能有回报呢?
所以大家也发现,最终课程的成绩由平时分和卷面分组成,为什么要有一个平时分作为补充,是因为考试有很多问题是试卷无法解决的:你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你对问题的思考角度与分析程度、你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很重要,如何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你的观点表述出来,而不是啰啰嗦嗦地自说自话)、你的学术交际能力等等。老师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综合地评价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最后给出你在这个课程上的评价分数。在大学中,考试已经不再是一个终极目标,通过考试去认识你的能力和水平,并且通过考试去驱动学生主动了解学科的知识与提高学术能力,这才是根本。
当然,对于考试,我认为是要进行改革的。比如说,我们能不能用小组讨论+期末面试+课程论文的方式,来取代现有的单纯试卷考察的办法?我们能不能通过线上慕课与课堂专题的方式,取代现有的教学模式?我们能不能给同学们加大阅读量,通过不间断的阅读拓展,掌握学术发展最前沿的成果?我们能不能鼓励更多的辩论式教学,让每位同学都能主动参与其中?考试不是一个终极目标,考试只是一个驱动力,我们的根本,是要让大家在大学中可以发现自我和提升自我,“认识你自己”,这是高等教育的初心和出发点。在完成这个目标上,老师和同学们的取向是一致的。
无论如何,考试不是仅仅为了一个分数,而分数也不是期末的时候可以“求”来的。平时你与老师互动的印象、你的课堂表现、你的卷面表现能力等等,都会直接影响着最终的评价。我常常说,功夫在平时,最终能够获得高分的“学霸”,都是在平日就已经开始努力的同学。所以,通过一次考试,自己可以有很多领悟的话,就把领悟转化为从今天开始的努力吧。顺便说一句,不用写电邮来卖萌求分数的,我有两个可爱的宝贝,论卖萌,无论如何你都比不过她们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