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还在老家生活的时候,每一年,父母都在后山的一块沙地上种花生。沙地面积不大,约四五十平,脚踩上去没有其它土地那样粘连。
将花生种子点进土里,泼上一桶清水,种花生的过程完美收官。待干旱时节再加上几漂清水,我很疑惑,并问父母为何花生不需要追肥,不需要沃土,如玉米云秧,总是被用粪搓成的如婴儿般的襁褓所包裹,用塑料薄膜暖暖的去保护它的成长。
父母会对我讲花生就适合这样的生长环境,可我还是很纳闷,这违反了常理啊,所以我自己做了一个实验。
我找了一个漏底的生铁锅,装满了从厕所门口挖出的泥土,那是最肥的泥,点上4、5颗花生种子。其实我知道父母是对的,因为他们毕竟是几十年的农民,我只是用这种方式来亲眼见证这一过程。
没多久,花生发芽了,如锥子般尖尖的角破土而出,淡黄之中染上嫩绿,我为自己亲手种下的种子的发芽而欣喜,仿佛这生命是由我孕育的。
它们正处于生长时期,我担心营养不够,所以每天都会去淋上一瓢大粪,保证它们生长所需的营养,功夫不负有心之人,花生绿油油的一片布满了漏底的铁锅。
沙地里父母种下的花生在同时发芽拔节,只是那情形显得有些凄凉,它们的身体比较细小瘦弱,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但恰好与土地的贫瘠相配,也算是名副其实了。
生铁锅里的花生苗葱郁繁茂,不经意间已开出了黄色的小花,一朵,两朵、三朵,似乎每一个枝节,每一片叶子都配上了这黄色的花朵,宛如绿森林中的萤火虫。
春华秋实,花朵在夏日里逐渐凋谢,我知道果实就藏在花生苗的根部,那里有她们的闺房,它们就如同一个羞怯的姑娘等着他心仪的对象。
沙地里的花生苗已经有枯枝败叶的迹象,有的因为干旱早已化为腐木,想要把这沙地变为沃土。
花生成熟的时机到了!
生铁锅里的花生苗因为我的精心照顾依旧葱葱郁郁,不见丝毫的衰败迹象,甚至依旧有追逐秋风生长的迹象,我想它的果实也该是野蛮而豪橫的吧!
沙地里的花生开始收了,父亲一锄下去,松动花生苗周围的土壤,轻轻的将整根花生苗从地里拔出来。没让人失望,它们的根部挂满了果实。
我将花生摘下来,每一颗都带着沉甸甸的重量,剥开,果实饱满,紫红的外衣紧紧的包裹着白色的内核。丢一颗进嘴里,有些脆,有点水果的清香。
生铁锅里的苗依旧葱郁,可我按耐不住了,我满带收获的喜悦,用竹块轻轻的撬动泥土,如探索一个未知的谜题般严肃。
我看到了果实,有象牙般的白色,泛着水盈盈的光,果实又大又多,一根描挂几十颗,颗颗水润光滑,身材臃肿壮硕,这让我想起了猪儿虫。
我要检验自己含辛茹苦之后的真正成果了,摘下一颗用手指甲轻轻一剥,掉了一块,但没看见果实,我想壳有点厚。再用手指掐一块,还是没有。当我把整个花生剥了一圈又一圈之后,终于失望的发现它的果实了。它肥壮的身躯下有一颗米粒般大小的内核。
原来,它从未长大,也就谈不上发育,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它拥有厚厚的壳,把自己裹在温暖的襁褓之中,在营养过剩的宠爱里,不断用虚胖去展示它的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