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门碰见有人和洋人叽里呱啦在那边说话,是不是会久久不能移开自己那双羡慕的小眼神?
我常听见有些想练习口语的人抱怨没有英语氛围,从而导致自己学成了哑巴英语,只能读写,不能听说。
其实,那不能怪别人,只能怨自己,不然怎么同样在中国,同样没有英语氛围,别人说得溜,而你却不可以。
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害怕张口说
总觉得自己的口音不地道,说出来的英语怪怪的,怕别人嘲笑,所以一直拒绝开口说英语。
我就这个问题问过好几个美国朋友,他们完全不关心你说话的时候有没有口音,就好像成都人听绵阳人说话一样,同属四川,但却各有地方特色,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交流。因为别人在乎的是说话的内容,而非说话时的口音。
语法错误多
单词也背了,语法也看了,但一张口、一紧张却还是词不达意。
不着急,你想想你和老外交流的时候,他把“我想去北京”说成了“去北京我想”,你是不是一样轻轻松松能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然后毫不在意地告诉他北京应该怎么去,什么时间去最好。同样,外国朋友也能听懂你满是语法错误的句子的,这并不影响当下你和他之间的沟通。
但是,你自己会知道句子表达不够通顺和清楚,这就需要下来的时候多下功夫,学习语法和记忆一些必要的口语表达。
口语辅助app
至于英语口语的辅助工具,我的观点是,不仅要会说,还要说得像那么一回事儿,所以模仿成了提升口语的利器。
英语趣配音app了解一下。
这款APP里面会分门别类的上传一些电影、朗诵、歌曲或者广告之类的音频,一段音频大概2-3分钟,最长不过5分钟。根据兴趣下载下来以后,就可以听原声,然后逐句模仿,每句话说完可以播放听听自己的配音,如果不满意、模仿不到位可以重新配音。
5个步骤学口语
5个步骤可以帮助有针对性地提高英语口译,分别是:词汇选择、词组搭配、准确发音、表达正确(句型+语法)、场景练习。
01 词汇选择
我一直强调单词的重要性。我读高中时,英语老师是个非常有经验的长者,她教给我们许多有用的学习方法,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她常常提起的三个字:“词汇王”。所谓胜者为王,她强调掌握越多的词汇,方能为英语王者。
现在想来很有道理。在口语中,不要求用阅读词汇来交际,反而要尽量避免深、难、僻词汇的使用,用一些常见的基本词汇即可。因为在交际过程中,我们更多需要考虑的是交谈对象是否理解,以达到传递我们想法的目的。
所以口语词汇的选择异常重要,不能太难——别人不知道,不能太少见——别人没听说过,不能太专业——别人听不懂,也不能选择错误——尴尬就算了,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举个例子,我有个发小在美国读书,她有一次去商店买水,想找收银员拿根吸管,但吸管这个单词她不会说,于是便掏出手机,有道了一下。有道显示的词汇是:“sucker”,于是她很自信地对收银员说:
Could I have a sucker?
我们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能给我一支吸管吗?但其实在口语表达中,sucker的意思是傻瓜,很挫的人。那这就很尴尬了对不对?收银员肯定在纳闷:这人找我要个傻瓜是什么鬼?!
吸管正确的表达是:“straw” 应该说:Could I have a straw? 这样才对了。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再来一个我们外教给我们说过的例子。有一次他接待一个中国的朋友,去剑桥一家很有名的咖啡馆闲坐。当服务员端上酒水以后,他习惯性地说了句:Cheers!
然后就看见他那中国朋友举起了酒杯,轻轻和服务生手中的杯子碰了一下。后来,他才知道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知识储备里,单词"cheers"就是"干杯"的意思。但在英国,“cheers”常用来表达人们的感谢之意,就等于"thank you!"而干杯,他们会说“bottom up”.
所以小伙伴们,英语口语表达中,词汇选择是有多么重要,都该清楚了吧?市面上的口语词汇和阅读词汇、作文词汇以及专业词汇都有很大的区别。不难,甚至简单,但是用法确实花样百出。
如果你不想专门去背口语词汇那也是没问题的,平时英语学习中有意识积累动词和名词的表达,放点美剧给自己放松放松也是很有效的积累词汇的好办法哦。
【待续未完】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