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一个资深记者的写作心得。
读到他“如何做采访前的资料准备”部分,着实令我咋舌。
首先,单就他列出的7种收集资料来源,就让我眼花缭乱,望尘莫及:
1、搜索引擎:百度、Google、yahoo等。
2、共享文库:百度文库、新浪爱问、豆丁网等
3、论文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全球媒体及其中文版
4、纪录片:BBC、Discovery等纪录片(更适用于解释性报道)
5、港台及世界著名大学网上图书馆(需要有朋友帮忙提供账号密码)
6、当地图书馆查相关藏书
7、*社交媒体:信息比较碎片化,可以试着搜一下,但不要恋战。
神啊,换作我,恶补完这些资料,要花多少时间?这些让人昏昏欲睡的资料能看进几分?要怎样整合利用,才能从这些资料中挣扎出来?
在这样的人面前,我还能好意思说自己热爱写作吗?
不自觉对比了一下,自己使用的资料来源,恰恰是作者谨慎地列在最后、质量最低的一项:社交媒体。
它就像一口井引诱着你,你本想下去找水源,可一头栽进去,把时间和精力都搭进去,刷了个昏天黑地才发现一切都是徒劳,因为那本来就是一口枯井。
可想而知,你最终一无所获,却无意加强了精神涣散的本领,你的专注力早就在探索一口口枯井中遗失了。
是的,我只是假装很努力。
我曾经写过一年新媒体观点文,情感、亲子都尝试过,开始一段时间非常艰辛。因为要在各种新闻热点和娱乐八卦中摸爬滚打。
每天要主动去接受各种热点洗脑,每天要琢磨各种惊世骇俗的选题和角度,狂刷手机直到食指指纹消失……
手机以前是我刻意远离的东西,我眼睛不好,神经衰弱,看屏幕久了会不舒服。而且,痴迷手机会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慌:好像掉进了一个虚拟的深渊里,失去了真实世界的触感。
写热点以后,手机却占据了我的视线和大脑,导致我我开始怀疑人生、怀疑写作了。
饮鸩止渴的感觉。
但跟热点做了无数次告别,却都没有成功。
因为那种文体诱惑力太大了,首先是变现能力强,稿费让我充满成就感。其次素材看似(只是看似)唾手可得,跟白捡的一样。
最后,我的担心果然应验了,我对现实越来越无感,焦虑、烦躁,满脑子不是鸡汤就是愤世嫉俗。
去年11月,上完最后一稿,我终于告别了这种典型的新媒体文,重新回归5000+的故事,至少觉得自己还活着。
不得不承认,新媒体文章对我来说太难了,我认输了。
那些做过记者的写手能够驾轻就熟,是因为他们身经百战,练就了一身“出世入世”的本领。
他们能钻进去,然后潇洒地抽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不行,身为门外汉,我很笨拙,投入时慢热,抽离时迟钝。
而且,迷失在一堆网络素材里找灵感、写文章,总有嚼别人剩饭的感觉。
更何况,我无法彻底把自己扔进资料的海洋里,浸润、吸收,这位记者列的1-6项令我汗颜,因为我从来没做过。
比起他下的这些工夫,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能在一个非虚构大号频频发稿,而我只侥幸过了一次。
上天是公平的,人家是用生命在写作,而我是随(任)性写作。
“写作是艰难的,简直就是摧残身体。”E·B·怀特说。
相比之下,我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
其次,从作者笔下,我第一次知道了记者圈写特稿的一个通用标准:
写作前,起码要阅读不少于30万字的资料,如果题目特别着急,也一定要保证10万字。
这就是答案——为什么他们的文字如此逼真?
因为他们一头钻进30万字的资料里,再出来已经灵魂附体,跟身体力行相差无几。
当他们在资料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我们在冥思苦想的路上没有尽头。
“文学有殿堂,但必须先在泥里死磕。”这位记者说。
可是我只看到殿堂上的高手光环加身,却没体验过他们在泥地里死磕的那些漫漫长夜。
比起他们,啥都别说了,老老实实去读吧,去写吧,大胆去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摧残吧。
冰雪溪,用文字认识自己,用文字与你相遇。公号@冰雪溪,欢迎朋友们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