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深圳灯火辉煌,可真正藏在灯火下面的人们,却活得格外用力。
01
刚去影视后期公司的时候,发现L和其他人不太一样。
影视后期公司里,大家穿着整体偏素,要么是一条暗色的裤子配一件深色的长袖,要么是一条百搭的牛仔配一件灰色的卫衣。虽然简单舒服,但总觉得在堆满主机和电脑屏幕的空间里,少了点生气。
而L浇着头,穿着高邦的帆布鞋,鞋带绑得松散,显有一丝痞气。痞气外露的帆布鞋上,是一条卡其色的工装九分裤。白底浅蓝的条纹衬衫下,穿着一件纯白的打底T,衬衫外还套着一件宽松的藏蓝色夹克。
L整体穿着很有层次感,黑白灰和颜色搭配也比较丰富,舒服不束缚。
话说,L这一身的穿着打扮,如果不是在影视后期公司碰到,还真猜不出他是搞这一行的。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L竟是这个公司后期组里,经验最多,资历最老的员工。
我的位置被安排在他的旁边,由他带我了解后期的分工和制作流程。我坐下来,和他互相打了一个招呼。紧接着,他就拿着杯子,转身泡起了黄芪和枸杞。
那一瞬,我笑了一下,觉得这个人真有意思。穿着打扮似乎想传达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实际行为却给人一种眼前也是诗的感觉。
当时我很好奇,L的实际行为和穿着打扮为啥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直到过了不久,公司发生了件非常紧急的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2951/06934c33085257db.jpeg)
02
不知是甲方的问题,还是公司分配流程出了问题,原本制作周期为一个多月的项目,紧急压缩成一个星期。
最终分配到我和L的工作内容时,只有三天时间。L在我旁边直接炸了:“三天?命给他都做不完!”
我一个新手菜鸟愣在旁边,更加不知所措。
L长叹了一口气,无奈地啧了几声,然后摇了摇头:“真的,我们三天连着通宵也不可能做完的。”
那天上午的会议上,其中一个老板紧急强调了这个项目,说三天后,一定要想办法出一个完整版的给客户,哪怕画面的特效和质量低一些,都没关系,到时候还会有两天时间修改。总的来说就是辛苦大家,第四天早晨前一定要想办法赶出来。
L发言说:“能不能和甲方再协商一下时间,三天的时间有点太少了,可能真的没办法做完。”
老板皱了皱眉:“甲方那边的日期没办法改了,你们把画面质量先降低来做,只能赶一赶,把第一版先搞出来。”
L没有再说话。
回到位置上后,L先是沉默了一下,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亮,我们肯定是做不完的了。你住得比较远,今天就别通宵了,晚上回去把牙刷和毛巾带上,明晚可能一整晚都要呆在公司。如果有小被毯,最好带一条,凌晨的公司特别冷。”
我问L为什么不和老板说清楚,其实降低质量来做,我们三天还是不太可能做完。
L叹了一口气,转身去打了一杯热水。
那晚离开公司时,已经将近凌晨。在登记我加班时间的时候,我发现L的近期加班时间已经快要累积到五十个小时。
近期就加了五十来个小时,我都怀疑,他到底有没有时间睡觉。
我把头调过去和他开了一句玩笑:“卧槽老哥,没必要这么拼吧,命要紧啊。”
他苦笑了一下:“我也不想啊,可是我没退路。”
那一刻,他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2951/a82e0c816b374ab2.jpg)
03
第二天,我们来得都很早。
在准备开始工作前,L起身去茶水间又打了一杯热水。
我在开自己主机的时候,看到他的电脑界面正操作着一个微信公众号。可能因为我也有自己的公众号,所以对这个特别敏感。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偷偷瞄了瞄他的公众号名称,接着用手机搜索出他的公众号,点进去一探究竟。
没想到公众号的内容和他的实际工作相差十万八千里。
L公众号写得是时装搭配,配图都是他自己的穿衣搭配,模特也是他自己,从他一条条推文中,明显看得出他对这件事情的喜欢和热衷。
他打完水回来,我拍了拍他的肩:“你既然那么喜欢,干嘛选择做影视后期啊?”
他把脖子一歪:“没钱啊老哥,总要活着先吧。”
没过两秒,他又补了一句:“都说工作是为了生活,可现在工作却变成了生活。”
那晚赶项目赶到很晚,虽然手上还在按着鼠标,但脑子几乎已经是睡着的状态了。
我冷得打了一个哆嗦,刚准备拿出小被毯,眯一会儿再挣扎时,L和我说如果不介意的话,可以去他合租的小公寓里眯一会儿再赶来公司。不然病倒了,得不偿失。
我说你别说合租的小公寓了,我现在困成这样,你把我随地一扔我都能给你睡着。
其实在公司里加班,最累的并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当你知道任务完成不了,但无力改变,却又不得不做时,那种抓狂的无力感,会把你的意志和耐心全部消磨殆尽。
最绝望的情绪,并不是有人告诉你说“熬一熬,撑过去”就好了。
能有机会撑过去,说明还是有盼头。
最绝望的情绪,是“撑下去”。
撑下去最让人头皮发麻的,是不知道它的尽头在哪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2951/b7b71321a85f689e.jpg)
04
和L一起打完卡后,他去按了电梯,我去厕所洗了把脸。
我俩困得不行,像喝醉酒的醉汉一样,飘忽晃悠着下了楼。刚出楼,一阵寒风袭来,两个人直接醒了。
刺骨的寒风在空荡街道的衬托下,钻心的冷。
我俩缩着身体,边走边发抖,我打着寒颤问他:“公寓远吗,要不咱俩骑个共享单车,速战速决?长冻不如短冻啊。”
L说:“唉你别提了,上次我就是骑这条道,给罚了50块。明明就不是机动车道,莫名其妙,真是气人!”
那一路上,我和L聊了很多。
他97年,家在汕头,来深圳工作,住着20平不到的房间,和素不相识的人一起合租,共用洗手间、客厅和厨房,一个月不包水电煤,单房租要2200。
走了20多分钟,终于到了L合租的公寓,手和脸已经冻到快没知觉了。
L示意我动作稍微轻声一些,以免影响别的租客。他说这边大多数人,都是一个人来合租,而且也有加班到很晚才回来的。
当时已是深夜,我仔细留意了一下,发现各个房间的门缝里,都还透露出一丝光亮。
突然间,百感交集。
夜晚的深圳灯火辉煌,可真正藏在灯火下面的人们,好像活得并不轻松。
L的房间很小,一个单人床,一个小电脑桌,还有一个衣柜,衣柜里叠着他公众号里出现的各类衣服,衣服旁边摆着单反和镜头。
衣柜里,装着他的热爱。
细心留意后会发现,L没有摆放任何一点关于工作的物品在房间里。就连手提电脑的桌面,也见不到工作中会用到的专业软件。
房间虽小,但好在能把世俗暂时关在外面。
在这里,至少不会被打搅。
哪怕只是,片刻的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2951/7e9c136f898ff0fd.jpg)
05
我们刚倒下睡着,5点的闹钟就响了。我和L挣扎着爬了起来,火速往公司赶。
清晨的深圳比凌晨的时候还要冷,并不是因为清晨的温度比凌晨低,而是我们知道今天又是一个噩梦的开始。
我们走到一家包子铺,买了几个热腾腾的包子。卖包子的大妈热情地问我们:“还要小米粥或者黑米粥吗,都是热的。”虽然知道这份问候的出发点,多数成份只是源于想做好生意,但在当时的情境下,还是被暖到了。
我买了两份黑米粥,和L匆匆上了楼。
我们一边开机,一边漫不经心地吃着包子。L转身去打了一杯热水,我突然猛地干咳了几下,发现吞咽有些疼痛,喉咙隐隐有些血的腥味。
这时候我才渐渐明白了,为什么L会频频打热水喝。极致的工作量,被榨干的休息时间,长时间地久坐,高度集中地盯着电脑屏幕,真的是铁打的身体都会塌倒。
我拿起杯子,也朝着茶水间迈去。
在我去打热水的时候,打扫阿姨恰巧路过,看到我们这么早来,她有点惊讶:“你俩孩子怎么天没亮就来了。”
“阿姨您不也是吗?”
阿姨笑了笑:“我走得早,休息得也早。反倒是你们,要多休息,别把身体搞垮了。”
还没来得及说谢谢,阿姨已经走到另一处去打扫卫生了。
刚阿姨笑的时候,我无意瞧见她左手上有一处茧子特别厚,手指缝隙间也有多处干枯的裂痕,手背冻得通红,微微有些肿胀,不知是不是冻疮。
手都这样了,也没见过她戴手套。
那一刻,真的想去提醒她给自己买双手套,但又很害怕,害怕从阿姨口中听到和自己想象中一样的回答。
回到电脑旁,发现L疲惫地趴在桌子上,他无力喃喃道:“我稍稍缓一下,几分钟就好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拿过他还剩半杯热水的杯子,帮他装满了热水。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2951/e734ab7d98c5663c.jpg)
06
以前只看到北漂深漂的酷,却从未体会过其中的苦。
他们或许为梦想而来,或许为生活而来,又或者为了证明自己而来,等等等等。当热情褪去,耐心磨尽,受尽打击,城市的钢筋混凝土似乎从没打算网开一面,施予任何善意。
残酷吗?
相当残酷。
可生活好像也从没承诺过我们,会手下留情。
不过,好在人与人之间还存在着温暖。一声不经意的问候,一个顺手的帮忙,一个善意的眼神和举动,都是支撑我们挺住的温暖力量。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漂泊者”,只不过有人是在地域上,有人是在心理上。大家都在朝着自己喜欢的生活的样子,孤军奋战,划桨前进。路上难免荆棘,难免沼泽,难免狂风暴雨。
如果怎么披荆斩棘都还是到不了目的地,那我祝你路途平安。
如果怎么努力和使劲都还是跨不出沼泽,那我希望你少点儿难过。
如果狂风暴雨一直不断,甚至还愈发汹涌,那我希望你能给自己撑把伞。
我们总说新的一年,什么都会好起来的,糟糕的事情都会过去的,但其实你比谁都清楚,这只是一种自我催眠式的自我麻痹和安慰。
那怎么办,任由糟糕的情绪继续腐烂吗?
当然不是。
我们没办法让生活和手头上的事情立马变得称心如意,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至少可以让它变糟的速度慢一点,再慢一点。
温暖多了,你获得的力量也就多了。当事情变糟的速度慢下来,甚至渐渐停下来的时候,这本身,不就是一种好吗?
一声不经意的问候,一个顺手的帮忙,一个善意的眼神和举动,这一点点的温暖,放在城市的钢筋混泥土里,好像真的微不足道。
但你千万别小看它的力量,因为它其实是在告诉你:
“嘿,你并不孤独啊。”
- end -
亮儿原创文章,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微信公众号转载请通过简信联系作者本人获得授权,谢谢你的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