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产品大神俞军三问

作者: akaken | 来源:发表于2017-06-26 23:10 被阅读238次

现滴滴产品负责人在pmcaff提了三个问题,我都做了回答,我的回答均得到俞军认可,其中“如何让用户更多地使用拼车功能?”我的答案为最高票,并入选社区精选。以下是我的问题答案集合。

一、如何让用户更多地使用拼车功能?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今天特地去做了一下滴滴的拼车。先说一下我感受到这个产品在上海的现状。需求有没有?有。用户喜不喜欢?不喜欢。司机喜不喜欢?不喜欢。如果真正想要去改善这个产品需要更多的底层数据逻辑做支撑,下面我只能从我观察到的表面分享一下我的思路。

最大的影响因素自然是价格,一个是司机端一个是用户端,但这公司战略层面的问题,我不谈。

次要因素流量,这个也是需要从滴滴整体战略出发的分配问题,我也不谈。

为什么价格和流量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我不谈,因为太简单没什么可谈,随便动哪个都能让拼车使用率上来。

下面我们回归产品本身。

给谁用?

对滴滴来讲这个产品是拓展用户群的而不是与快车专车抢用户的。主要目标用户是做公交和地铁的,不想挤公交又想相对低成本低出行的。

竞争状态:

拼车和地铁公交抢生意。优势:方便、舒适。劣势:价格。时间?有时候比公交地铁快,有时候比公交地铁慢。这个现在不是一个确定因素,那么我们要把他确定下来,告诉用户比公交地铁快。

行前

用户关心什么?价格,时间,拼车的人,司机,车。期望是什么?价格低,舒适,时间准。所以我们在下单前告诉用户以下几个信息,有一个可预见性:

本次拼车价格。

比坐公交节省多少时间,相当于多少钱,从心理上暗示自己时间的价值。给用户一个时间保证,超了给予一定补偿。

告诉用户有可能会有多少段拼车,超了给予一定补偿。这是当前一个用户的痛点,尤其是路途稍微远一点的用户,可能会出现很多段拼车。

通过信息暗示舒适性。

行中

仍然想要强调确定性,全场行驶路径展示出来,以及行程的交通状况。还一个是在车厢中用户之间的社交,其实完全可以展示用户的信息,如职业、年龄等等。但是有一个大前提,展示这些信息必须是主动发起的。因为有些人有社交需求,而有些人没有。

行后

给司机评分、拼友评分、分享等等。这里评分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用户在产品上的投入,增加用户粘性,因为心理学上有个原理当人在一个东西上投入越多越离不开它。

上述有几个变量,我们需要通过这个变量对不同的阶段的用户展示不同,达到行为塑造的目的。我想让用户出行就用拼车这个功能,这是我的最终目标。但这不是一簇而就的,怎么达到最终的结果呢,就是逐步引导。所以尤其是对第一次使用拼车的用户我们要满足一个预期,拼车多少要控制在1到2次之内,甚至没有拼到车,用拼车的价格享受到了快车的服务。从而增加用户复购。但我们不可避免的可能出现时间不准超时,拼车段数多了,这时候就要给予用户补偿,但第一次这个补偿一定要足,后续可逐渐减弱。通过不断的满足用户预期,而达到行为塑造的目的。

二、什么样的人会当网约车司机?

什么样的人都有可能会当网约车司机,某种程度上众生皆可。这要看我们怎么引导了,和我们的产品方向了。不同的人区别在于转化成本不同和潜在的用户数量不同。所以回答这个问题要用逆向思维。

从目标出发,我们想转化什么样的用户,或者转化什么样的用户符合滴滴的战略发展。第一我想司机自然是越多越好,司机越多那么司机之间竞争越大,那么平台的议价能力越强。第二以开车为生,只有依赖开车为生,他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全身心的投入能够更好的为用户服务。第三司机体验开车结交有趣的朋友,这部分司机能帮滴滴树立一个良好社会声誉,所谓名正言顺。

我根据个人经验大概把司机分成以下几类用户:

1. 目前的出租车司机:数量大、以开车为生、技术好熟悉城市道路、易于管理,有利品牌塑造。

2. 过去的黑车司机:数量大、以开车为生、技术好熟悉城市道路。

3. 没有工作急需赚钱的人有驾照的:数量可观、有很大的潜力成为以开车为生、很有可能没车(有利于滴滴汽车金融事业)。

4. 没有工作急需赚钱没有驾照的:数量可观、有很大的潜力成为以开车为生、转换周期较长、相对3成本高,且开车技术不好对城市道路不熟悉。

5. 没有工作但衣食无忧的人:数量少,不易管理,不易管理,服务不好,平台对他没约束力。

6. 有工作但想体验司机生活的人:数量少,不易管理,服务不好,有利品牌塑造,平台对他没约束力。

7.兼职利用业余时间赚外快:数量可观,服务不好,平台对他没有约束力。

根据我们的目标以及司机特点我们转换司机的优先级为:1>2>3>4>6>5>7。

三、同理心是天赋还是技能,有何方法提高?

关于同理心的定义楼上很多同学都已经解释过了,我就不重复了。它即可以是一种天赋又可以是技能,这两者并不存在矛盾关系。无非是你可以做到什么程度而已,满分100的话,有天赋的人可能极限可以做到105分,普通人可能通过努力可能极限最多就95分。

下面谈谈我们普通人如何提高,分享几点吧。

1. 切身去体验自己的产品。这里的产品不是指自己负责的某个模块或者仅仅是app网站,而是整个闭环。比如机票产品,那么我们应该深入去体验从订票到乘飞机结束后3天,这才算完。

2. 要去理解体验不同阶段使用自己产品的人状态。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偶尔使用的时候,频繁天天使用的时候。

3. 深入到用户生活中去,去了解使用自己产品的是什么人,平时做什么,在什么状态下需要我们的产品。

4. 去理解总结用户在使用我们产品整个闭环时美观环节时候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交流邮箱:akakenle@gmail.com

相关文章

  • 答产品大神俞军三问

    现滴滴产品负责人在pmcaff提了三个问题,我都做了回答,我的回答均得到俞军认可,其中“如何让用户更多地使用拼车功...

  • 会自我反省的人,才能成为潜力股

    产品大神俞军最近出书了:《俞军产品方法论》。俞军化学专业出身,却成为百度搜索产品的奠基人、百度贴吧之父,是中国互联...

  • 你到底适不适合做PM

    今天逛知乎看到俞军大神回答的问题:应届生直接做PM(产品经理)到底合不合适? 下面我贴下俞军的部分答案 PM的核心...

  • 2018 Qcon 产品认知迭代收获

    产品知识的认知升级 三个词概括产品:人性、理性、实践——俞军老师 听了俞军老师、梁宁女神、邱岳老师三位老师的解说。...

  • 思考俞军三问

    如何让用户更多地使用拼车功能? 说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前几天看到的苹果公司的招聘面试问题“哪个更重要,是解决客户问...

  • 书单2020

    #科技与互联网# 《俞军产品方法论》 俞军 俞式心法。作为中国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俞军定义了“产品经理”这...

  • 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在《俞军产品方法论》书籍中,俞军将产品经理分为了三类: A类:有深度思考能力或超常同理心 B类:逻辑清晰且有产品心...

  • 《俞军产品方法论》给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建议

    关于作者和这本书 俞军,互联网产品大神级人物,2001年5月加入百度,曾任百度产品副总裁、首席产品架构师,主持设计...

  • 俞军的产品逻辑理解(一)

    记录下早上在朋友圈里发爆的文章 一、俞军的产品军规: 二、俞军的产品范式 1.产品价值分析法:产品价值=(新体验-...

  • 第60周《俞军产品方法论,用户与产品》 六一

    俞军产品方法论 用户与产品 翻了几遍《俞军产品方法论》,总体推荐阅读,经常翻翻,对照一下,常读常新。对我而言,原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答产品大神俞军三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cj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