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知道一切皆有可能,也没有什么必然

作者: 青词读书看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00:09 被阅读23次

我非常非常喜欢读历史。

1

从小时候起,一直为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而骄傲,为什么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只有华夏文明一直能传承到现在呢?

以前从余秋雨老师的书中去寻找过答案,去年,又从施展老师那里,获得更多新的认知。

好像这些于现在的生活是无用,可这无用之用,让我觉得内心非常丰盈和喜悦,尤其宽广和绵长。因为,历史在延长和增加我的人生趣味,那也就是拓展了我的生命体验。

2

我喜欢历史,尤其古代史。

像现在看一部古装剧,大概看一下,我就能猜出是什么朝代。如果是偏正史的剧,看一两个片段,我也能猜出是讲哪一个朝代的什么历史事件。

是的,无论是关于历史的电视剧,电影,纪录片,课程,书籍等等,都喜欢。

比如,当下热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开始不懂什么意思,只是想到李清照的《如梦令》。如果不看电视,从李清照来讲,在历史上的影响和声望,她本人就强过她的先生赵明诚。后来看了剧情简介,觉得主要是讲嫡庶制度。从贵族到皇族,全剧都是以此来设置情节。

比如,曾经非常喜欢看陈道明版的《康熙王朝》,“向天再借五百年”,从康熙皇帝的宏图大志和实际作为来看,真的没有比这再合适的配曲了。

比如,听王立群老师讲《史记》、易中天老师讲《三国》、施展老师的《中国史纲50讲》都非常喜欢。从史记看到人物的伟大与局限,从三国知道这是历史的一个插曲,从施展老师那里获得一个更完整全面的历史观。

比如,冯仑先生在樊登读书会讲《岁月凶猛》这本书时,一再强调要还原到历史环境下,来看当时人的选择和决定;作为创业者,企业家要多读史等等。

3

这两年春节期间,都有学习财新总编王烁先生的《认知训练营》,每一年都讲到了历史,讲到为什么今天仍然要学历史。

他更新了我的历史观。

2018年,他总结说,从历史中学到什么?“只有我们自己能赋予历史以意义,如果幸运,我们偶尔还能超越死亡。”具体有以下四点:

第一,一切皆有可能,没有什么必然。

第二,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押韵。

第三,人是靠不住的,制度也一样。

第四,养成历史感。

2019年,他又从总体史学中,提出为何总是重蹈覆辙,历史到底有什么用。

他说,我们看到的历史,只是无穷多种可能中的一种,我们需要掌握合理的反事实思考能力。

我的最深体会就是,不要自以为是,什么样的事情历史上都发生过了。我在感受着历史的残酷和趣味时,学来一点,照亮眼下的生活。如果作为一名写作者,我想从对历史的反思中,拥有一颗慈悲心。

(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历史,知道一切皆有可能,也没有什么必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cm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