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翼翼的把题目定为“怎样把文章写的有模有样”。嗯,这应该是最符合作者水平的题目了。充实频道库。
思想是文字的内在灵魂,文字是思想的外在延伸。
诚然一篇文章的质量高低,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是决定性的。很难看到思想饱满但毫无文采的东西。当一个人有足够多的想法,作为基本天赋,文字就就会像说话一样,随着表达的欲望自然喷薄出来。即使浅白,思想的致密度也足以弥补,落一个“质朴”的评价是足够的。
但与此同时,作为外部呈现,文字质量的高低又会影响思想传递的效果。我们不仅要传递“到”,还要有感染力,留下印记,让读者接受的同时身心愉悦。如果有足够的内涵,语言又优美通畅,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相映成辉,那就再好不过了。
形神俱备,应该是一篇作品的目标。
但思想这东西,和一个人的学识阅历密切相关,需要长时间的沉淀。非一日之功。像作者这样的不学无术之辈,虽然特别想玩点深沉的东西,但因为腹内草莽人轻浮,亡羊补牢时已晚,写出来常常是虎头蛇尾,大而无当,不伦不类。
虽艳羡那倾国倾城的貌,却无奈这多愁多病的身。也只能落个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恨死了。
好在思想不够,可以比喻来凑。内涵已经很干瘪了,那就尽量把文本弄的好一点。能达到“爽文”的境界也是极好的。
纸糊的房子,徒有其表,也尽量糊的好看一些。
又不经风雨,又不好看,那就失去了“兴趣”的意义。
这就是本文题目的来历,怎么把文章写的有模有样。
下面是作者的琢磨大法,惨淡经营之道。与您切磋。
1.png一、装配式内在逻辑
这句话来自我一个科班出身的高中同学。他是川大中文系的高材生,看了我的一篇文章后,评价是:你这不是写文章,你这是拿螺丝钉装配机器。
那篇文是我刚落户简书时,写的一篇《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简书这个平台》。我仔细复盘了一下,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同时,我又一个更好的说法:这不是文章,这是程序注释。
因为作者写过两年程序,因此落笔时不免带点痕迹,特别喜欢用“因为、所以、此外、同时(刚用了一个)、另一方面、否则、即使”这些转折词,赤裸裸的“and if or else then"语法重现。----本文的前言部分也是这个味道。
尤其是说理文,输出观点好像程序输出运行结果。各种输入条件、执行条件一顿运算,缺少一段就要崩盘。我同学说的“装配机器”大概就是这意思。
他老人家是公号小V,讲究个才情纵横汪洋恣肆,对我这种吭哧瘪肚的钳工做派就很看不上。
钳工也有职业尊严,于是敝帚自珍,我为装配大法总结出若干优点:
1、严谨。你那满嘴跑火车我也学不来,且容易脱轨;
2、好上手。这叫结构化写作,可套路;
3、思路清晰。我心爱的“and if or else then"能帮助我把事情说全面了;
4、整理思维。肯定、否定、假设、补充,可以把本人有限的思想挖深些;
5、行文有条理,不容易乱。
6、文章会浑然一体。-----拿螺丝钉装的,扳下来一块算你赢。
至于他再说的“四平八稳温吞水”确实是存在的-----但我们谈的是“有模有样”,又不是“十万+”。先做到第一步吧。
当然,如果一篇文章全用转折词来勾连,逻辑是会清晰一些,但会不会太干燥? 我的看法是,只要用点心,可以很好的避免,好处如下:
1、这些“因为、所以、此外”像聊天时的口头禅,对段落的衔接会有一种润滑作用,可以让起承转合显得流畅;
2、如前所述,肯定否定再补充的叙述方式,可以将事情说的清楚些---显得很有思想;像开篇说的,思想的细密可以弥补语言的乏味;
3、如果段落编排得当,会有一种“辩论”的智慧感;(有点吹牛了)
综上自吹自擂,我觉得我那篇《怎对简》写的还不错,有模有样。
当然机械的编排,追求严密的推演,思维跟不上,很容易勾连中断。此时我还有一大法可保平安,那就是前面说的“思想不够,比喻来凑”。下面是一个几天写的一篇评论中一段,观点是《仅仅是整治低俗而已》。
网信办要求网站整治低俗,网站就关闭了这些八卦号。
这说明低不低俗,网站有自己的判断---微博上言辞更激烈的各种左派右派的时政号就未受牵连。----思想虽然更危险,但不低俗。
.
就像市公安局发出通知,要打击色情:派出所的同志们就直奔各种洗浴中心和黑灯酒吧。
色情不色情,派出所的同志也有自己的判断---用地沟油炒菜的小饭馆就不在打击之列---地沟油虽然有害健康,但并不色情。
上面一段,照旧是“转折词”,一招鲜。两个破折号一个可翻译为“比如”,一个可翻译为“因为”。不同的是,由于没什么可聊的,本段作者使出了比喻大法:第一段说完,太寡淡,转到下一段不甘心。于是连忙弄出了不太恰当的类比,装作把事情看的很透。
说的充分了,再进入下一段。至于增加活波性、对仗工整的优点就不说了。
以上就是第一段,装配式内在逻辑大法。可保文章脉络清晰,浑然一体,避免支离破碎,犹如一地毛线头。
比较适合说理文,不适合散文:人家要求拿根线牵着思绪放风筝,你却拉来一台织布机按程序穿梭。那就机械了。
但不管什么文体,内在的逻辑还是考究考究的,比如小说的主线支线分配、散文的“神不散”大概也是道理吧。
2.jpg二、沉浸式首段定全篇
前面谈了一些“编排” “文章逻辑”的东西,都是自己的总结。前天看图特兄的聊天,才知道有个词叫“叙述技巧”。这个说法就精准多了。
所以本段直接引用从图特兄拿来的概念:形式为内容服务。这句话在文艺理论上应该有很多可诠释之处。具体到本文,作者只能领悟到一点:
文风要和题材及情绪贴合。
以本文为例,这是一篇谈个人经验的东西,不免会涉及到一些自我观点和看法。既然涉及到“结论性”的东西,作者便下意识的使用一些学术风:用词中立、行文谨慎、不含强烈感情色彩。
同时它也不是一篇“写作心路历程”,因此在行文时也尽量用“作者”来代替“我”,以淡化主观情绪,置身事外。
这种基调,作者会争取从第一段就定下来:
思想是文字的内在灵魂,文字是思想的外在延伸。诚然一篇文章的质量高低,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是决定性的……
并在后面的叙述中牢记首段的氛围,力求一致,避免文风的跳脱、背离,达到全篇统一。
作者自称为:沉浸式首段定全篇。
1、首先思考文章的题材,要表达的情绪。
2、写一个开头,文字风格要适应题材、情绪。
3、全篇沉浸在开头的氛围里,决不背离。
本篇是说理文,学术体。作者还用这种方法写过一些其它体裁的文章,觉得很管用。(质量不高是功力不行)比如:
小说:《八岁离家出走》
我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假,我妈揍了我。我一生气,就要去姥姥家。
常去姥姥家,我知道方向。向北走,穿过一片田,顺着一条干涸的河道,穿过第一个村庄。第二个村落在一片茫茫绿色的尽头若隐若现,那就是姥姥家的村子。
.
大约四五公里。不过那时候我觉得很远。出发前,我还要打个小包袱。
这篇风格作者将称之为:童稚简单体。
开头定下来,后面通篇全为简单句子,不用成语。用孩子的口吻,力争营造童年氛围。 效果也算达到了,日报推送了一下,有读者评论为:温暖、平和、像一幅画。
散文:《关于高考的记忆碎片》
今天接我小表妹的电话,今年高考,她都成我们母校考点的监考老师了。时间过的真快呀。
.
我参加高考的时候,她参加(初)中考。我上高中,她上小学。我上初中,寒暑假以保姆的身份带她,她还是个滴流着鼻涕的小丫头。一不留神,这么多年就过去了,小丫头亦步亦趋,跟着我的脚步,上同一所中学,上同一所高中,最后大学、毕业,今天已经成了威严的考官。
这篇风格可称之为:晒太阳回忆唠叨体,以配合“记忆碎片”和“老了”。其实首段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我表妹今年参加监考,我大我表妹7岁。很爽利,但这样老头晒太阳的感觉就没有了。
首段定下调子,后面再写梦、写回忆、最后无病呻吟一下、结尾,都用这种啰嗦的笔法,通篇就笼罩在“碎片”的氛围里了。---这里不说笔力的问题。
杂文:《开撕的艺术》
有事求佛,无事修身。“撕”是一种很好的修身方式。
撕逼文,力求简短、有力、短句子定基调。 后面跟着来:
没事撕一撕,键盘啪啪,光标闪烁、字母跳跃。方块字像子弹一样弹到屏幕上,汇成一片枪林弹雨。咚的一声推送出去,各种LOW逼和贱人瞬间被鄙视。
再保持一致:
再纠集三五同道,找找智力和道德的群体狂欢,有助于多巴胺的分泌,愉悦身心,大伙看的也高兴。
我爱看人撕。
这样写的很高兴,看的也舒服。内容是撕,形式也是撕---吵架就用短句子。配合鼓点,密集扫射、效果更佳(可参考毒鸡汤女王)。句子长了,一口气上不来,容易形成火力盲点。
举得例子都是作者自己的文章,原因有二:1、脱开实操谈方法,如同在陆地上游泳;2、像作者这样的初写者,也能在练习中琢磨出自己的心得,大家也可根据自己情况,找出一两招为我所用。这就是频道的意义吧。
以上就是作者的第二大法:沉浸式首段定全篇。首段写好,不落下乘。后面跟上,保持统一。
当然,跟不上就成了虎头蛇尾,作者便经常后继乏力。但我会有自己的坚持,能写个虎头,总比通篇口水强一些。
有只老虎带,总会有些进步。作为兴趣来练习写作,需要有些自我要求,否则便失去了意义。
.
3.png
三、流入式段落风暴眼
前面两段论述,如果自我拔高,可勉强说谈了“结构”和“风格”。下面一段,谈一谈“流畅”的问题。
(结构清晰、风格统一、文字流利----这样,应该就算有模有样了吧?)
结构清晰和文字流利可能略有重复。为加以区分,文字流利我们将之具体到段。----流入式段落风暴眼。
如果我们把一行又一行的字叫做“流动”,一层一层的意思叫做“推进”,那么对于一个段落来说,其包含的几行字“流动”到哪儿?“推”往何处?很显然,肯定是向着一个方向:这个段落的主要目的。
本来想用“段落大意”这个词,但觉得表达会窄化。还是用“段落目的”,为说明这个词,从简书上随便找个例子,小说《骆驼》的一段:
三让路位于外马路尾。在那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马路在几乎要贯穿这座有百年殖民史的城市时,是如何骤然停下的。当然,想要搞清楚三让路在哪里,必须先知道外马路在哪里;而要知道外马路在哪里,就必须对这里的城区有个基本的了解。
这是个“垫衬段”。(当然它同时也在完成“呈现”)
它的目的不在于向读者说明三让路位于外马路尾,而在于最后一句要知道外马路在哪里,就必须对这里的城区有个基本的了解。
因为作者下一个很长的段,写的是:
下面就让我为您大概勾勒一番吧。市中心一共有五条彼此平行东西走向的干道。从画地图的角度讲……”
没有前一段的要知道外马路在哪里,就必须对这里的城区有个基本的了解”这一句,后面的一大段就要生生的憋回去。
分析为所谓的“段落目的”,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作者不这么写:
外马路几乎贯穿了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殖民城市,但又在其边缘骤然结尾。三让路就位于外马路的尾。
因为目的不同。明确了段落目的之后,我们就可以清晰的对句子进行编排(叙述技巧),让它们整齐有序的流向“风暴眼”。
三让路位于外马路尾。(垫句一)
在那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马路在几乎要贯穿这座有百年殖民史的城市时,是如何骤然停下的。(垫句二)
当然,想要搞清楚三让路在哪里,必须先知道外马路在哪里;(垫句三)
而要知道外马路在哪里,就必须对这里的城区有个基本的了解。(三垫,出“段眼”)
垫段完成后,马上出下一段:
下面就让我为您大概勾勒一番吧。市中心一共有五条彼此平行东西走向的干道。从画地图的角度讲……
丝丝入扣,但又层层推进,像小溪汇入河流,流入大海一样自然。
很多时候,流畅的感觉就在于无声无息水到渠成。
不举例了,文章已经太长。这就是我的第三个大法:流入式段落风暴眼。
1、首先确定一个段落的目的是什么。在“表达”的同时,明白--起、承、转、收--在整篇文章中的位置。
2、写好尾句。垫出下一段。
3、注意叙述视角,全段一个方向,流向暴风眼。
当然,也有承接不上的时候,只好祭出终极杀手锏:此处是比钢铁还硬的硬转折。下面是……”
四
以上就是作者的“有模有样三板斧”,好像是“技法”的东西,又好像不是。
对写作技巧进行暴力拆解一向是作者所反对的,我宁愿认为,这还是关于写作态度的论述。就像羡林老先生主所主张的:
写作要“惨淡经营”,要讲结构,讲节奏,字斟句酌,再三推敲,加心加意,一丝不苟。往往看似信手拈来的文章都是在长期惨淡经营基础上的神来之笔。
这是在田宝的一篇文章里看到的。初读到此段,一阵惊喜。作为一个空白新手,作者居然无师自通,和大师有了心灵感应。真是与有荣焉。
另外,大师们展现的挥洒自如,其实也不过是长期惨淡经营的结果。与我们相比只有高低的不同,但没有路的不同。
文字上不存在纯正的先天罡气,也没有一套一招破万敌的独孤九剑,只有“练”和“悟”的相辅相成,螺旋上升。
螺旋上升,就是我理解的惨淡经营。
是为记。
网友评论
只有“练”和“悟”的相辅相成,螺旋上升。
很多感觉都相似啊
话说,几个名字都是硬掰扯,类似“反手式苏秦背剑”这种;-----装作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