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纽波特《深度工作》一书中提到了比尔·盖茨写出自己第一个软件、拿到第一个订单时的工作状态: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盖茨如此努力工的工作,以至于常常在写代码的时候睡倒在键盘上。之后,他会接着睡一两个小时,醒来后继续写下去。”
这种超乎寻常的专注工作状态,就被纽波特称为深度工作(Deep Work)。
图片来自网络根据纽波特的定义,深度工作是指
“在无干扰的状况下专注进行职业工作,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其实也就是在高度专注下进行智力活动,产出高质量的成果的过程。
纽波特认为,在当今知识经济越来越发达的时代,深度工作的价值也越来越重大。但是,由于知识工作者经常会被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干扰,而且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时间和精力的“碎片化”也越发严重,所以这种重要的能力反而越来越稀少。但正因如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而另一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深度工作又契合了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mind flow)理论。根据这一理论:
“一个人的身体或头脑在自觉努力完成某项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过程中达到极限时,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
也就是说,人类在深度沉浸于某项挑战时才是最好的自己。
所以,无论是从获得成功还是收获幸福的角度来说,深度工作都有着独特的价值。那么,在日渐繁杂的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获得深度?以下是一些建议。
1.减少自己的目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我们经常会觉得非常繁忙?一部分当然是由于外部的干扰,另一部分其实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要的、想做的太多。有多少人一边想着在职场上顺风顺水、步步高升,一边又眼馋知识付费的风口,私下里不断地报班、学习、尝试写作,同时还保持着广泛的兴趣爱好,游戏,音乐,手账,手工制作……“斜杠青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兴起的。
可是,我们经常听说一句话:“样样通,样样都不精”。其实,这正说明了我们的大脑并不擅长多线程的任务处理。不是说我们不能处理好这些事情之间的关系,的确有不少人通过合理的时间管理将自己众多的事务安排的井井有条。但是这种多任务间的不断切换会增加我们注意力的消耗,结果就是降低对了我们在每一项任务中投入的精力,最后的结果自然不如那些目标更加集中、更加专注的人。
另一方面,根据著名的“二八法则”,在许多事情中,80%的效果只来自20%的“关键少数”。比如一个公司80%的业绩都来自于20%的员工,80%的经济效益都来自20%的客户。对于个人也是如此,你关注的事情可能很多,但是真正提升你的业绩、你的幸福感的东西其实很少,而这些东西才是你需要关注的“关键少数”。
所以,要想通过深度工作获得成功,你首先得给自己来一次“断舍离”。想明白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抛弃或减少那些和你真正想要的东西无关的事务和兴趣,把节省出来的精力统统集中到真正对你有帮助的事情上,这才叫做专注。
2.将时间集中起来使用
在《深度工作》中纽波特给我们提供了四种不同的“深度哲学”:禁欲主义哲学、双峰哲学、节奏哲学和新闻记者哲学。其中,新闻记者哲学强调抓住一切空闲时间随时转入深度工作模式,这对于人的装助理要求非常高,因此作者也强调并不适合所有人。而前三种哲学,都在强调一件事:把你的时间集中起来使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碎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最初,我们只是想要利用一下碎片的时间。但是当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碎片化产品时,我们反而主动把自己的时间打碎了。看上去在单位时间内我们做的事情更多了,但是结果呢?
刚刚讲到,多任务间的不断切换会增加我们注意力的消耗,降低我们的效率,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不像电脑一样可以迅速关闭一项进程,开始新的任务。前一项任务虽然结束了,但总会在我们的大脑中徘徊一段时间,形成残留,从而在后一项工作刚开始的时候降低工作的效率,这就是所谓的“切换成本”。
所以,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最好不要让自己的时间太碎片,或者至少给自己留出一些整段的时间进行深度工作。你可以通过时间管理,将一些事务性的、碎片化的工作安排在一块儿,然后空出一些完整的时间(至少以小时为单位,最好是天或者周)。在这段时间内,你要确保自己不受到任何人或通讯工具的打扰,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上——这样才能达到效率最大化。
3.减少不必要的网络社交和娱乐,在需要休息的时候真正的休息
休息是完成工作的必要前提。
保持精神上的高度专注是一件需要很强的自控力的事情,这对我们的意志和自控能力是一种很大的消耗。所以《自控力》的作者麦格尼尔就强调,自控是必须的,放松和休息也是必须的。在《深度工作》中纽波特也赞成这一点。而且两个人都提到:不要用你的休息时间去浏览网络或社交媒体。
这恰恰是我们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漫无目的的浏览网页或APP当做一种休息。但其实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当你在网上闲逛时,每时每刻都有着大量的信息和刺激需要它去处理,所以这种做法不但不能放松大脑,反而会造成额外的负担。
所以,真正有质量的休息,就是离开你的电脑和手机。你可以选择闭上眼睛做做冥想,或者小憩5—15分钟(效果最好),也可以选择到室外走动走动或做做运动。这些都是能够帮助你真正放松精神和大脑,为继续工作储备精力的活动。
另一方面,在每天晚上的休息时间,如果不断有和白天的工作有关的念头跳出来也会极大地干扰我们的休息质量,通俗的来说就是让我们“心神不宁”。所以,我们还需要通过一些工作习惯,让每天的工作结束后能够和休息时间有一个明确的划分,保证我们一旦开始休息,就不要再考虑工作相关的事情。
4.给自己制定一套工作仪式并养成习惯
我们的大脑非常需要“仪式感”的刺激和暗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仪式,有许多我们还很熟悉,比如在学校读书时上课前的上课仪式。这些仪式能给我们带来一种心理暗示,帮助我们尽快的进入一种适合学习或工作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很多学习高手都强调纸笔记录,手账也在这个电子信息的时代重新流行的原因——书写本身就是一件富有仪式感的事情。
所以,要想使深度工作的效果最大化,就要养成严格内化的习惯。在每次开始和结束深度工作的时候,如果能有一些固定的动作或流程,帮助我们明确“现在开始认真工作了”、“今天的工作就到此为止”的状态切换的话,就能够提高我们工作和休息时的效率。这种习惯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工作不同而不同,关键在于长期的坚持和内化。
比如,每天在下班的时候,都检查一下今天工作的完成情况,制定好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就能有效降低我们在晚上休息的时候被工作上的想法打扰的几率。
5.养成思考与反思的习惯,对抗无聊,训练大脑
必须要承认的是,高度集中注意力是一种需要训练的技能。
《深度工作》中提到,现代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一旦你适应了不断分心的状态,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就好像大脑被重新编程,换了一套操作系统一样。
包括我们之前提到的使用网络这件事,其实使用网络本身并不会减损你大脑专注的能力。但是就像刚刚提到的,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我们时刻接受着大量的信息和刺激。而当我们习惯了这种刺激后,就无法再忍受一些低刺激、高价值的活动。简单来说,我们越来越容易无聊了。而不幸之处恰恰在于,我们的工作,无论是否有价值,大多数总是无聊的。
所以,想要挽救或是培养我们的深度工作能力,就需要锻炼我们忍受无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这并不需要我们特别安排出一些时间进行专业的训练,只需要我们养成一个习惯:多思考。
我们可以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比如走路、慢跑、淋浴)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明确的专业难题上。这可能是你目前生活中正在思考的问题,可能是你读书时看到的一个观点。不一定很重要,也不一定很紧急,但是你要对它有足够的兴趣。在思考的过程中,你的注意力可能会涣散或停滞,而你要做的就是如同打坐冥想时数息那样,不断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这个问题上。
通过这种方法,你可以帮助自己熬过一些无聊的时光,同时锻炼了自己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事实上,这种做法已经非常流行。比如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就是对自己在跑步时的思考的记录,现在很多人为什么喜欢保持跑步的习惯,除了锻炼身体外,也是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网友评论
“样样通,样样都不精”。其实,这正说明了我们的大脑并不擅长多线程的任务处理。”
关于这个观点,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个人兴趣爱好虽然跟主业看似没有关系,但是总归会有一定意义上的启发,甚至是帮助,所以,《深度工作》的作者有点以偏概全,深度工作举例说的是比尔盖茨的一次深度工作的经历,但是他将这个经历扩大为整个事业上的对某一个领域的极度专注,感觉有点偷换概念。作者的思路并不算很严谨,我没看过这本书,只是看到你的总结感觉有点问题,说错了勿怪。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深度工作》中有过论述,只是我没专门写到。这里我做一点补充,希望能给您提供参考。
纽波特承认,对于你想要达成的目标来说,有很多事情都能起到效果。比如一个作家想要积聚人气,让自己的书畅销,除了用心写作以外,在自媒体上积极和粉丝互动也是一条途径。问题在于这些事情在消耗同等时间的情况下,起到的效果是不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你做的那些可以帮助你实现目标的事情之间,还存在一个“20/80”的关系:起到80%效果的只是其中20%的事情。那么,是在这20%的事情上多花些精力和时间比较合理,还是对所有的事情一视同仁,花一样的时间比较合理呢?
仅供参考!再次感谢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