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赞我(zaneds.com)独家冠名
1
一整天都被滴滴女孩遇害事件揪着心。周五,浙江温州乐清市女孩赵某在虹桥镇乘坐滴滴顺风车前往永嘉县,在向朋友发送“救命”讯息后失联。昨日,警方在柳市镇抓获犯罪嫌疑人钟某,该滴滴司机钟某交代了对赵某实施强奸,并将其杀害的犯罪事实。
赵某的家人和朋友表示,在事发后曾多次联系滴滴方面索要司机具体信息,等到4小时候才得到最终反馈。
而更令人气愤的是,事发前一天也曾有人向滴滴平台投诉该司机,但对此滴滴竟然没有采取任何处理措施,竟然依旧发订单给这个司机。滴滴,你这是为了圈钱草菅人命啊!
投诉人林小姐对此后悔不已,后悔自己没有直接报警,而只是进行了投诉。事后滴滴也发了道歉信,但里面又有几分诚意呢?距离上次的空姐遇难事件还不足百天吧,上次的致歉信还回响在耳边,看来这真的是你们的一段玩笑话啊,说说就忘了。最后一段关于赔偿,看得我的心更是一阵凄凉。对一个市值5000亿的大公司来说,原来人命真的是如此廉价。
我们常常是健忘的,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滴滴才如此的肆无忌惮,声明才发表的如此毫无诚意。是我们的一次一次的纵容,是赔偿的低成本,使得滴滴只认钱不把人命当回事的事件不断发生!面对一个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女孩家人朋友的请求可以无动于衷,面对警察的协助请求也可以随意推脱,我真想大骂一句:滴滴你TM真牛!你猖狂的嘴脸让人恶心!真希望人们不要再那么健忘了,期待法律给予滴滴更深的惩罚,期待有关部门可以不断规范网络环境,让坏人作恶成本升高,让悲剧不再发生!
2
南斯拉夫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曾经做个一个实验,她将自己麻醉,让观众可以使用桌子上任意工具对她身体进行随意摆弄,她承诺不作任何反抗,并承担艺术表演过程中的全部责任。在测试的6个小时里,人们展现了人性里的最丑恶的部分,大家对她的身体进行了各种行为,用刀子划伤,甚至打算用枪攻击玛丽娜,唯独没有拥抱。这个实验让她清醒地意识到,互为陌生人,且不用负责任时,人们往往更容易展现出人性之恶。
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占总人口比例2-3%的反社会人格障碍。虽然有犯罪倾向,但如果不受“激发”,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去犯罪。
这个“激发”有可能是特定的某个环境,某个场景,某句话。很多人说以前怎么没有那么多事情,以前的人们多淳朴,我想究其原因是以前的社会化还没那么普遍,那时候出行要么骑车要么坐公交车,而现在几乎所有事情都可以网络化,在这个网中我们可以很方便的购买到遥远地方的东西,可以不用出门就享受心仪餐厅的大餐,更可以和不知身处何处、性别不详姓名不详的“网中好友”谈天说地,谈情说爱,吹吹牛皮。在这个满眼陌生人,说话无成本,不用负责任的网上,人性中的恶也往往就肆无忌惮的流露出来了。很多人是打打嘴炮,但其中不乏有人无脑跟风,很轻易地就被引诱出内心的恶。
还记得两个月前甘肃19岁女学生跳楼事件么,消防官兵试图从死神手中将女孩挽回,可楼下围观的吃瓜群众却站在死神一边,大声为女孩呐喊加油“跳吧”“别磨蹭了”。女孩犹豫的4个半小时里,她应该有犹豫,有留恋吧,虽然被禽兽性侵,但依然有爱她的爸妈啊,对女孩来说这是生死之间的一场抉择,而对楼下围观欢呼的人群来说,看上去却是一场盛大的狂欢。最终女孩被围观的群众“杀死了”。
在这又不得不提到从众心理。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一致的方向变化。简单来说就是,当个体发现其他人都在做同一件事而只有他一个人不做时,个体往往担心被孤立或者被认为在反对同伴,为了得到同伴的认可,个体会加入同伴,和他们一起做一些即使正常情况下认为是错误的事。
在此次事件中,我们还没从年轻女孩遇害的悲痛中缓过来,有人将滴滴武汉司机群里的聊天记录曝光出来,里面的聊天内容令人震惊。
在这次滴滴事件中,在qq群中的司机们根本不把一个年轻女孩的生命放在眼里,谈论的仍是自己的污言秽语。我相信这就是这个群里的常态,而不是仅仅这一天,那么你可以想想看,每天看这样消息的人时间长了,很容易掉进从众心理的魔圈中,在这样的风气下,犯罪心理会被无限放大!很可能就产生‘其实性侵没什么,大家都这么想’的错误思想,甚至激发了他们体内的反社会人格障碍。人心如果毫无约束,就是恶的开始。完善的法律,高度的道德要求,使得“作恶”成本很高时,本身就会抑制犯罪率。
3
你不信么?认为自己意志力坚强不会被别人影响么?那我们来看看这件事。在滴滴事件被报道后,就有知名大v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将滴滴的问题引导到警察处理不利上来,有多少人是不经思考被大v带偏了的?在网络上不追求真相,纷纷声讨当地警方的?你看,从众心理其实并不是你的意志可控的,有些影响是在不经意间的。有时候远离垃圾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最后希望逝者走好,愿天堂没有恶魔,希望凶手可以得到严惩。最希望的是在网约车上能够得到更严格的监管,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