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就出门去松山文创园区,为的是今日一整天的“易经x葛吉夫律动体验营”,已经很久没有在台湾开密集的工作坊了,这次因为因缘凑巧,在风潮音乐的杨聪发起,以及Path 中心的Kaveesha 积极任事,才有这场在古迹里学习神圣舞蹈的一日体验活动,真是超级难得啊!
打从决定举办这场活动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着要教那支舞较为恰当呢?名单上有类似书法学习必练的“永”字八法的“第一必修 first obligatory”,可以经验与表答基本八卦卦德的“协调 coordination”,还有可以呼应易经创作传承上的四位圣人的“四位先知 four prophets ”,这几天一直举棋不定,因为要跟据实际人数与整体状态才能有较为恰当的决定,所以有许多腹案。
当我看到六十多位学园安静的走入教室,我推翻了所有腹案,改教“乘法十月八日 multiplecation 8th oct”这是一支相当困难的舞曲,一般只有在七日营或十日营这种长天期的工作坊中才教。不然将会是一团混乱。
课程一开始我就先介绍了“观卦”的精神有孚颙若,并直接应用在课堂上,课间休息后在第二堂课前五分钟,所有学员就已经安静的以跪坐姿闭目等待课程的开始。时间一到当我看到大家的专注神态非常感动,虽然很多我不认识的新人,但自觉、自律和自主的状态让我十分感动,心想这次的进度一定可以超快。果然在律动搭配“观卦”爻词的学习上进展神速。
午餐休息时有位数年来主办过无数次工作坊的新朋友对我说,当她看到六十多人的团体,在没有人特别要求的情况之下,能够自发的那么宁静且专心的上课,让她讶异且印象深刻。我非常同意她的观点,虽然很多都是来自各地没经验的小白,初次聚在一起就有这么高的团体质量,我想下午有机会跳出困难的“乘法”。
乘法舞有多难?除了原有让人手忙脚乱纠结万分的动作之外,还要五次斜向前走,五次斜向后走不可回头看,每次用固定的速度,到达不同的指定地方,而且过程中还要与不同的人擦肩而过,更重要的是必需保持队伍整齐,并且六十多人同时跟着音乐的快速移动还要不相撞。光是舞蹈动作就快忙不过来了,还要记得每次穿过不同人的身边到达不同的位置,真非得十分的觉知才行啊!
而在下课前我们居然都做到了,虽然过程中并不够整齐,但起码没有与人相撞,以往七日营或十日营的成果也差不多就是这样而已。这次的经验非常棒,果然只要带着足够的“意识”我们是能够化繁为简,只要团体成员一起投入足够的“意愿”,我们就可以在持续反复中获得进展,只要大家都有足够的“意志”,最后终会完成目标。
进度这么快是我舞蹈教的好吗?不是的,是因为学员的信任与努力所致。我做的只是唤醒“意愿”,提高“意识”,增强“意志”而已。改善这些内在的心灵素质才是我教学的重点与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