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懂事时,我错觉辈分很简单,无非比自己爸爸年龄大些的叫伯父,年轻些的叫叔叔;对于妈妈大与小都可以叫姨;对于爷爷辈的,这样的套路也适合,比爷爷年长的叫伯公,年轻的叫叔公;比奶奶大与小都可以叫姨婆。

稍大些,我慢慢发现原来没那么简单,父母辈的还有姑姑、姑丈、舅舅、舅母等称呼,于是我们外出就开始蒙了,究竟是以爸爸为依据,还是以妈妈为参考,又或者某些莫名的游戏规则?
当我出来工作第一年,一次偶遇一位亲戚,目测年龄大概比我父母要大些,条件反应,我直接称呼对方为“啊姨”。但是接着对方的神回复——“不对,你该叫我葵姐。”我心想:“这位阿姨也臭美?不认老吗?还要我叫葵姐?”她似乎读懂我的疑惑,“我跟你同备份,就算我六十多了,你还是该叫我葵姐。”我这会才感觉豁然开朗!
这事似乎告一段落,但是,过了一些天,我了解到:那个“葵姐家的孙子比我小了才几岁!叫我情何以堪啊?”辈分这水太深了!
这些年,我的某些老表们陆续升级当了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我被迫也升级为爷爷辈了,想想我头发还没白好不好?这样叫合适吗?
如果说老表家的亲戚,他们的孙辈,我接触不多,倒也没啥。但是今年我堂哥也当爷爷了,关键是我家跟他家是邻居,这样我一回去,这个“叔公”的帽子摘不了,我儿子还没上幼儿园,就做“叔叔”啦?太牛了吧?

有时觉得我们被决定的这些备份,让我们苦笑不得,特别是“二胎”政策放开以后,我们真不敢乱套近乎了,“这是您的孙子吧?”也行对方是父子关系,这可玩笑开过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