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天断断续续下了好几场雨,每场都来势汹汹,但去也匆匆。总体来说,这种多变的天气是非常恼人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是晴是雨。虽说“晴带雨伞暖带衣”是个好习惯,但总拿着伞也不是个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21703/e1b336de97887834.jpg)
最近几天在学院帮忙,给社会的培训班做助教。这种培训班现在很流行,很多政府、企业单位都来大学进行短期培训,一来换换脑子,充充电,二来在清华园里徜徉,感受清华的历史与韵味。
今天下午,学员们正在屋里专心听课,突然就听到窗户被撞击的声音。大家刚缓过神,雨点就向机关枪子弹一样射向玻璃。
很快,雨声就开始密集起来。雨点敲击着路面,树叶和车顶,好像黄豆倒在地上,噼里啪啦。不一会儿,雨声开始盖过老师讲课的声音,他清了清嗓子,刻意提高了声调,好像要与这六月的雨来场比赛。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21703/32e9cc5f55b0324d.jpg)
说也奇怪,雨是不懂整齐划一的,没人指挥它们统一行动。每滴雨水都按照自己的轨迹重重落下,亲吻大地。它们可能从未想过与其它雨滴配合,但巧妙的是,大自然不需要配合,正是每滴雨水的不同造就了整场雨声的大美。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或许就是中国文化的和而不同吧。
六月的雨是个急性子,像毛毛躁躁的小伙子。还没等到下课,外面的雨就慢慢停了。不一会儿,道道金光突破乌云的防线,射向了湿漉漉的地面。
发光的树叶,崭新的轿车,黑油油的马路,一切都像刚洗过一样,换了新模样。路边两个路过的小情侣,卷起裤脚,有说有笑,男孩牵着女孩在前探路,左看又看,生怕一脚踩在水坑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21703/6fffe0a0be7de22b.jpg)
课后,学员们三五成群地在校园里散步,争相拍照,差点忘了吃晚饭。
说也奇怪,本来计划晚上6:30开始上课。可到了时间,学院的电力系统却出了故障,整层楼都停电。看到乱成一团的工作人员,有学员提议到楼前的草坪上讲课。这个提议很快得到其它学员的支持,于是课堂便从室内移到室外。
由于刚下过雨,室外空气非常清新,还能嗅到泥土的味道。学员们围坐在草坪的石凳上,老师站在中间,给他们讲解当下最时髦的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这个草坪的不远处就是清华的大礼堂,它在那里矗立了107年,见证了清华的百年荣光。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21703/77f5c5978455124d.jpg)
大礼堂的东边是水利馆,前任总书记胡锦涛曾在那里学习过。水利系的旁边是新闻学院的鸿盟楼,小楼的四面全部布满了爬山虎,红墙绿布,仿佛让人回到了百年前的清华园。
有趣的是,鸿盟楼的前身是电机系,而电机系出了个非常有名的校友,前任国家总理朱镕基。从电机到新闻,而这一切不过就是几十年的光阴。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21703/0ecd4f6781b09d57.jpg)
看着老师和学员们互相切磋,我仿佛置身于时空的交错之中。在这里,现代与历史融为一体,文科与理工交相辉映。
无论如何,人类探寻真理的脚步从未停止,奔跑的姿态最为动人。这或许就是清华校歌所唱的那样“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