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家艺海
窑变釉,人力之巧可夺天工

窑变釉,人力之巧可夺天工

作者: 正广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15:57 被阅读2次

清雍正时期景德镇仿宋代钧窑玫瑰紫釉而繁衍出的颜色釉品种。

采用两次或多次上釉的方法,釉料中除铜外还含有微量的钛或钴、锰、铁等呈色元素,在1280—1320℃的高温还原气氛中,各种金属粒子自由结合,形成斑纹。

据成书于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载:“其钧窑及法蓝、法翠乃先于窑中烧成无釉涩胎,然后上釉,再入窑复烧乃成。惟蓝、翠一火即就,钧釉则数火乃得流淌各种天然颜色。”

清乾隆 窑变釉钵缸

高33.2cm,口径31.2cm,足径20.7cm

缸体钵式,敛口,深腹,圈足。通体施窑变釉。釉面匀净,大面积的红釉与淡紫、月白等色釉交相辉映,艳丽华美。圈足内施酱釉,外底阴刻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器造型端庄,胎体厚重,釉汁自然流淌,釉色艳丽,配上端庄秀美的器形,极富美感。

清乾隆 窑变釉梅瓶

高37.2cm,口径7cm,足径11.2cm

瓶小口,短颈,丰肩,瘦胫,圈足。外壁通体施凝厚的火焰红釉,釉色以紫红色为主,间有少许蓝色。足内仿宋钧釉,无款识。

此瓶仿雍正窑变釉烧造,形制较大,胎体厚重,胎质细腻,釉层里闪现出深浅不同的蓝色线条,与红釉相互浸润,色彩斑驳瑰丽,美不胜收。

清雍正 窑变釉贯耳瓶

高33.3cm,口径10.7cm,足径13.5cm

瓶直口,长颈,颈有双贯耳,颈下渐广,鼓腹,圈足外撇。内施天蓝釉,外施窑变釉,底施酱釉。底中心阴刻篆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

此器造型模仿古代青铜礼器,器物胎体制作细腻,成型考究又不失自然流畅的特色,反映出雍正瓷器的精湛之处。

清光绪 窑变釉杏元瓶

高34.5cm,口径5.8cm,足径8.5×12.5cm

瓶长方形,直口,溜肩,鼓腹,方圈足。颈侧对称置贯耳。口下至肩转折处呈委角状。通体施窑变釉。足内露白胎。外底阴刻楷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

窑变釉到了晚清多以红色为主色,交相辉映着黑色斑块。这种定式,为现代景德镇“三阳开泰”釉奠定了工艺基础。

清雍正 窑变釉带耳双环瓶

高23cm,口径11cm,足径12.5cm

瓶唇口微撇,短颈,溜肩,垂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贴塑穿带环耳。通体施窑变釉。外底施酱釉,阴刻“雍正年制”双行四字篆书款。

此瓶釉色鲜艳浓重,宛如燃烧的火焰般灿烂夺目,为窑变釉中“火焰红”的典型作品。

瓶的口沿处和耳部因釉层流动变薄而形成的灯草边是雍正时期窑变釉类瓷器的特征之一。

清雍正 窑变釉弦纹撇口瓶

高20.1cm,口径8.1cm,足径9.5cm

瓶撇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颈、腹部各饰三道凸弦纹。通体施窑变釉。足内施酱釉,阴刻“雍正年制”双行四字篆书款。

这件窑变釉瓷器将铜红釉与月白釉紧密结合而形成了自然流淌的钧釉效果,长期以来被视为仿钧佳作。

相关文章

  • 窑变釉,人力之巧可夺天工

    清雍正时期景德镇仿宋代钧窑玫瑰紫釉而繁衍出的颜色釉品种。 采用两次或多次上釉的方法,釉料中除铜外还含有微量的钛或钴...

  • 【古风】易容术

    耳闻江湖易容秀, 不信人间有此术。 今日打从网上游, 技艺可夺巧天工。

  • 巧不夺天工

    在见过合欢花之前,我不曾想世界上竟有如此这般美丽的花儿。生活中,我时常被一些人在某些事情上的细腻感动,然而,合欢你...

  • 洋总培训

    窑变底,外用海绵印拍或喷窑变釉 窑变底,画一圈窑变边,再点其他色 先做隔离,再泡釉,在白色釉上一格格填棕色,手工贵...

  • 众智可夺天工

    习字。

  • 这把壶见红价值连城,究竟为啥这么值钱?丁山做壶的老人这么说

    梭式高温段泥窑变!! 真窑变定义~ 1.壶身必须是胎体窑变,不是釉边! 2.真窑变胎体窑变必须是局部氧化氛围,局部...

  • 品艺术之美

    冠盖文德 足踏武德 敌前勇德 伴友仁德 报晓信德 五德之禽 唯此天鸡 作品:高温窑变作品《金丝窑变釉天鸡》&《郎窑...

  • 登临五松顶

    登临五松顶 鸟瞰太焦路 山川多奇秀 天工人巧夺

  • 瓷器色釉之窑变花釉

    当下藏品出手及藏品送拍甄选,壹伍贰,伍陆,贰捌,陆玖零肆。伍女士 致力民间藏品出手渠道建设。钧釉是窑变釉的杰出代表...

  • 古玩市场投资效益怎么样

    钧瓷,又成窑变釉瓷器,顾名思义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随着人们对窑变釉认识的深入,窑变的这种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窑变釉,人力之巧可夺天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cb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