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笔墨史书历史有意思国学与传统文化
北洋海军不弱,但为什么连半点赢的机会都没有?

北洋海军不弱,但为什么连半点赢的机会都没有?

作者: 笔墨史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1-03 11:38 被阅读3次

由于北洋海军经甲午一战,全军覆没,所以,后世对这支海军评价不高。在多数人眼里,这就是一个花架子。这个花架子用自己的散架,不仅打了李鸿章一个响亮的耳光,而且证实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其实,在甲午战前,别说中国,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北洋海军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西方的报纸,几乎一致认为日本不是中国的对手。赫德与琅威理,都异口同声地断定,北洋海军会赢。

当然,自认为已经毕业的北洋海军,其实学得并不扎实。

琅威理这个英国人,并不能一下子改变中国军人多少代人形成的积习。这个英国海军上校的确有本事,而且教得也非常得卖力。

虽然说,海军的基本动作,中国人都学会了,管轮的可以照顾好机器,维修工可以维持舰船运转,掌舵的会掌舵,炮手会开炮,舰长、大副、二副、三副都会掌握军舰,带舰出行。

但是,这支舰队,毕竟没有经过实战。平时训练,打靶不准,没有太大的问题,可为了迎接上面的检阅,海军将领们必须要玩很多花活儿,比如打靶的时候,预先告诉各舰靶标的距离,当然瞄准起来就比较容易掌握;编队布阵,事先将需要掌握的左转右转的轮舵分寸,次数要掌舵者牢记,届时按记的分寸操舵即可。

这样做,检阅时的表现当然会很出色,甚至出彩,但李鸿章不知,这实际上等于摆拍。多少代,军队校阅,下面的应付,都是这一套路,只是这回北洋海军,将之用在了水上。

琅威理(Lang William M),1843年1月19日出生于英国,1906年12月15日去世于英国。英国海军军官,光绪初年,李鸿章奉命创建北洋水师,战舰多购自外国,且海军人才缺乏,不得不借才异域。光绪五年(1879年),琅威理受雇率清政府第二次在英国订购的蚊子船四艘(“镇东”、“镇南”、“镇西”、“镇北”)来华,于十月初六日抵达大沽口,李鸿章对其极为赏识,意欲将其留用。琅威理早年曾参加过李——阿舰队,不愿听命于李鸿章,另经赫德推荐,改聘英国人葛雷森(Glayson)为北洋水师总教习。

当然,我们不能说北洋海军完全是个废物。为了应付上面的检阅,当然要争取尽量好看,官兵们脸上有光,李鸿章脸上更有光。但不意味着北洋海军就不会瞄准开炮,不会释放鱼雷,不会排兵布阵。只是说,真的到了实战,这些动作做起来,效果会远不及检阅时候好。反过来,检阅如此,也会影响到后来的训练。尤其是在琅威理走后,较真的老外不在了,大家心照不宣,一齐开始马虎。

不费太多力气,没有风险,却可以挣到训练的补贴,何乐不为?负责训练的舰队长官,对下面弄虚作假,先把标靶的距离告诉各舰的管带,中靶率高了,往上一报,他的脸上也有光。北洋海军,是一支没有经过实战的海军,上面的人,也都知道,而在当时,训练也只能做到打靶,演练编队,还不能实战演习。李鸿章和海军衙门中人,从来没想过用什么办法补救一下。

其实,北洋海军最大的问题,在于制度的疲沓。

为了建设一支像样的海军,李鸿章引进了英国海军的制度,比照制订了《北洋海军章程》。但是,一个海军舰队实行的小制度,在大的制度文化环境没有变的情况下,很难维持其严整性。北洋海军有个习惯,舰队航行,无论白天夜里,旗语还是灯光信号联系,旗舰发出信号之后,接受的舰只,一定不会马上回答,一定得三番两次催促,才会应答。这样的毛病,居然就是改不了。至于其他的方面,也是如此。时间一长,人浮于事,拖沓,推诿,任人唯亲,应付上面,混弄下面,以及裙带作风,拉帮结伙的毛病,就都来了。

特别是琅威理走了之后,丁汝昌不懂海军,不懂英语,而北洋海军的日常行动,全系英文口令,一个一句英语不懂的司令官,等于到了外国。所以,丁汝昌威望不行,政令没有人遵守,自然,舰队的纪律与训练下滑得非常厉害。军官纳妾,吃花酒,水兵嫖妓,甚至公然将妓女带到基地。各舰管带可以支配的公费,有一部分是用来购置机油,维修保养的,有些管带居然将之全部吞下,害得军舰上大炮生锈,机器零件锈蚀。这样的烂事,很快就败坏了北洋舰队的军纪,以至于影响到了战斗力。

在清朝,太平天国战争之后,军人参与做生意,由来已久,因为商人可以借机减免厘金。北洋海军,由于有军舰之便,也参与到走私贩卖的勾当里来,不仅在国内地区之间做,而且借出洋之际,夹带商品,大规模走私。不用说,太能发财的北洋海军将领,打仗的本领一定不会很高。

有人注意到,在1890年之前,北洋海军得到的拨款,总数比后四年要少得多,但还能购置军舰,但后四年却一舰未购,连急需的新式速射炮,都没有钱添置。除了西太后为了庆祝其六十大寿,修建颐和园的挪用之外,北洋海军自身的靡费也相当可观。北洋海军的后备兵练勇,原定名额250人,但很快就膨胀起来,达到数千人。但毫无训练,兵勇们连舰炮都没见过,混进来的人,只是走门子来吃粮当兵。到了这种时候,新式的海军,再一次勇敢地重蹈了绿营和淮军的覆辙。

当然,在现在看来,即使是为了北洋海军花了如此大心血的李鸿章,对于为何要建一支海军,也没有太多的考量。对他而言,这支在亚洲显得相当庞大的海军舰队,似乎仅仅是为了海防之用,主要是为了对付日本的威胁。这样一支舰队,就是一座海上的长城。他基本上没有海权思想,不知道如何去争海权。

甲午大东沟海战失利,遂命令舰队龟缩在刘公岛基地不肯出来。殊不知日本正希望你这样,马上用水雷把你封死在基地里。这样,舰队就等于离开了海洋,龟缩在乌龟壳里。然而,再坚固的海军基地,如果没有陆军的配合,也是一个弱不禁风的乌龟,刘公岛也好,旅顺也好,都是被日军从陆上包抄,后面揭开了乌龟的龟壳,到这个时候,北洋海军,出不来,走不掉,只能挨打,窝囊也窝囊死了。

覆灭的命运,已经定了。鉴于这一点,有人干脆认为,李鸿章建海军,仅仅是要买几艘豪华的军舰,让日本人看看,免得再打中国的主意。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豪华的北洋海军,归根到底,还是有物无人的花架子。当然,这样的批评,其实有点过分。但是,即使明白如李鸿章,办海军还是有着他那个时代洋务派巨头的通病,大气魄,大手笔,但在细节上每每不够注意。当日中国的海军的问题,有大的制度和文化环境的因素,也有学习态度的问题。

显然,历史的来看,虽然我们学习西方,不如近邻日本认真,很多细节,我们都没有学到,就自以为是。在学习外国问题上,大而化之,是我们从传统继承下来的毛病。

我们总是笑日本重技术,重细节,没有大眼光,大战略。但是,作为一个落后国家,在学习时候,就是要一板一眼,从细节上着眼。即使看上去教条一点儿,但也得先学会了再说。但是,中国人在这种时候,总是小聪明当先,变通当先,讲大不讲小。结果,放在一起一比,差距就出来了。当然,如果放在世界的范围内,中国人在北洋海军这一个单项上,学习效果其实并不太糟。

比日本比不上,但未必会比奥斯曼帝国差太多,比起埃及和暹罗,我们还有优势。这样一个老大帝国,历史的包袱这么重,中央政府根本没有决心改变,顶多是得过且过,连老旧无用的军事制度,都没有心思废弃,八旗绿营依旧,劳师靡饷,单单一个项目的突进,即使引进了制度,开办了学校,也终归无效。

在冷兵器时代,还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整体上军队都不能战,但就是有那么一支或者两支部队比较能打。但在世界进入现代战争时期,战争的胜负,要靠整体上的制度,文化,以及海陆军整体配合才能决定。到了这种时候,北洋海军即使大东沟海战打赢了,这场战争最终的胜负都未可知。

因为事实上,中国的陆军败得比海军还要惨,从朝鲜的大同江一直溃败到山海关,一个小胜仗都没有。淮军不行,换上湘军更不行。手里比日本陆军还要精良的装备,都是吃素的。更何况,海军自己,在一个因循、腐朽的体系内,想不染上体系的恶习,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海军这个新生儿最初有多么的新,放进这个染缸,迟早都会被染黑。

应该说,一干以留学生为主体的舰长群体,以及众多海军官佐和士兵,在那个时代,他们的确都是中国军人的佼佼者。他们的学习精神,他们的聪明和睿智,以及赶上战争之后的勇敢,都是一流的。如果把他们放到日本,肯定不会比日本海军的官兵做得差。

但是,他们不幸在中国,这是一个历史文化的包袱和自身军队包袱都非常之重的国度。这个国家,在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时候,居然根本就没有想到过要清理一下自己的军事制度的垃圾,任由这些垃圾在那里发臭。更没有想到过要革新自己的政治,这个两百多年的王朝,末日的陈腐,化为不可抗拒的积习,即使在海军,也照旧发挥其腐蚀作用,让所有人,都变得暮气沉沉。

一个李鸿章,一小群外国教练加上一小群留学生,根本抵抗不了环境的腐蚀。

相关文章

  • 北洋海军不弱,但为什么连半点赢的机会都没有?

    由于北洋海军经甲午一战,全军覆没,所以,后世对这支海军评价不高。在多数人眼里,这就是一个花架子。这个花架子用自己的...

  • 北洋水师浮沉录

    1888年10月7日,清政府批准《北洋海军章程》,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当时的北洋舰队,拥有大小舰艇25艘。后...

  • 忆北洋海军

    当海风吹过,您已经走远,记忆里那是一个秋天;当明月升起,您已经走远,银光里留下一片深蓝。 泪水从每一张脸上洒落...

  • 北洋海军史-人的历史

    北洋海军史是同事也是一部人写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写人的历史。 题记 北洋海军是近代中国唯一的可以算作完整的...

  • 丁汝昌书法

    丁汝昌,字禹廷,安徽庐江县人,晚清北洋海军提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战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作为总指挥官的丁汝...

  • 铁锚与牛鼻环

    来神户开会前,正好在看《走向共和》,正好在甲午战争那一段,北洋海军全军几乎覆没。想起之前看萨苏写过海战后北洋海军的...

  • 荒唐君臣

    李鸿章视北洋水师为命根子,在光绪十四年(1888 )建成了位居世界第四位的海军舰队,其实力大大超过日本海军,使北洋...

  • 时运不济的北洋海军

    我们都知道北洋海军经甲午一战全军覆没,所以后世对这支海军评价并不高,在多数人眼里,它只是大清搞出来的一个花架子而已...

  • 屈辱的求和之路

    1895年2月17日,日本占领刘公岛,俘虏了包括镇远在内的北洋海军余部,北洋水师至此全军覆没。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

  • 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谁都觉得自己是幸运儿。谁都认为自已不会发生意外。谁都自信自已是个例外。谁都否认自已是个倒霉之人。谁都认为自已遇到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洋海军不弱,但为什么连半点赢的机会都没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kf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