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2月17日,日本占领刘公岛,俘虏了包括镇远在内的北洋海军余部,北洋水师至此全军覆没。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又到了任人宰割的时候。
其实早在1894年11月,中日双方便开始接触,尝试和谈。而日本方面不愿意休战,摆出傲慢的姿态不肯和谈,此举是为了提高谈判桌上的筹码。而此时整个大清能收拾这堆烂摊子的,只有李鸿章一人了。
前往日本的和谈之路必是艰难的,这是李鸿章与朝廷中大臣们的共识。大家猜测日本人的和谈条件,认为非割地赔款不可。李鸿章备感艰难,上奏说,“割也之说,(我)不敢担承。假若(日军)占地索银,亦殊难措,户部恐无此款。”作为军机大臣,翁同龢态度坚决,坚持宁肯多赔款亦绝不割地。李鸿章对翁同龢这种不务实的书生意气颇为不满和不屑,便在议事的时候,怂恿翁同龢一起前往日本议和。翁同解慌张地说“若余曾办过洋务,此行正不辞。今以生手办重事,胡可哉?” 李鸿章假意说“割地不可行,议不成则归耳。”孙毓汶,徐用仪等中枢大臣认为不割地恐难成和局,“诸人相对默默”都没了办法。看来清流党的嘴炮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键盘侠上了前线也得尿裤子。
日本方面得知,清朝将派出李鸿章作为全权代表前往马关进行议和。为了能够在谈判桌上攫取更大的利益,要求侵华日军继续在辽河下游地区,发动猛烈攻势,给清政府施压,一直打到接京畿地区。面对这样危急的形势,恭亲王奕訢告诉光绪“中国之半,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请给鸿章以商让割地主权。”光绪无奈,只好答应,给了李鸿章割地的特权。
纵观李鸿章的政治生涯,确实令人唏嘘不已。此时的他虽然知道前途艰难,也知道城下之盟会遭到后人唾骂,但李鸿章仍然挺起老迈的身躯,前往日本。谈判开始阶段,李鸿章尚能镇定自若,高谈阔论。可是当伊藤博文等人随后提出苛刻的停战条件,态度强硬毫不松口的时候,李鸿章便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在第三次谈判中,李鸿章实在不能接受日方的停战条件,谈判搁置?返回住处途中忽然遭到日本愤青的袭击,被手枪击中左颊骨,血流不止。
李鸿章被刺事件引起了日方的恐惧,他们害怕李鸿章因此回国,西方列强乘机干涉,日本便无法达到勒索的目的。而其实此时的日本国库基本被掏空,也无力再打下去。而此时李鸿章并不了解日本方面的真实意图,“国步艰难,和局之成,刻不容缓,予焉能延宕以误国乎?” 心中对大清的责任感驱使他留了下来,继续完成和谈。
为了令李鸿章等人尽快签署和约,伊藤博文等人不断实行外交讹诈,多次扬言“若不幸此次谈判破裂,则我一声令下,将有六七十艘运输船只搭载增派之大军,舳舻相接、陆续开往战地。如此,北京的安危亦有不忍言者。如再进一步言之,谈判一旦破裂,中国全权大臣离开此地,能否再安然出入北京城门,恐亦不能保证。此岂吾人尚可悠悠迁延会商时日之时期乎?”清廷上下唯恐京师不保,所以在日本方面的施压下,4月14日、15日,清廷给李鸿章连发两电,内容相同。清廷答应全面接受日本提出的条件。
4月17日,中日全权大臣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中日讲和条约》,又称《中日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用教科书上的话说,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的加深了。
作为清朝大管家的李鸿章,此时已古稀之年。淮军和北洋海军一败涂地,键盘侠“清流党”还把所有的战争责任都推到他的身上,这位老人的辛酸和痛楚,恐怕真的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