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3日(周六)
今天是孩子们参赛评奖的日子,辛苦了快一周,相信他们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趁他们参与评奖活动、出席颁奖仪式时,我抽空去参观了吉隆坡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作为一个以伊斯兰为国教的国家,马来西亚不仅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伊斯兰宗教遗产,还在不断创造着顺应现代潮流的艺术杰作。
本以为伊斯兰艺术主题的博物馆逃不脱清真寺风格的建筑,谬矣。它是一座颇有现代特征,同时又有浓郁伊斯兰元素的建筑物,优雅而敞亮。通天的穹顶和四周的釉彩烘托出其富丽的堂皇,毫不夸张地说,这家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件非凡的艺术品。建筑物内部的设计通透而明快,置身其间就能有美的享受,典型的伊斯兰蓝色时刻提醒着我,这里是伊斯兰的艺术世界。









今天来此参观的人不多,倒颇有几位西方游客边参观边讨论着,看上去像行家。显然,一般游客不会来这样一个“景点”。三层高的博物馆,收藏了众多的伊斯兰装饰艺术精品,有图案精美的针织品、美轮美奂的珠宝饰品、琳琅满目的陶瓷器皿,还有历史上用过的各类兵器。当然少不了展出各个年代留下的珍贵宝书——可兰经,在印刷机发明之前,一本装帧精美,带大量插图的彩色可兰经,很可能要花费一个优秀匠人好几年的心血。
展品中有相当多的瓷器,分不清是中国产的还是阿拉伯世界的杰作,阿拉伯语的饰纹和图案极其优美。 还有不少古代伊斯兰国家的钱币,明明白白地提醒着我,当年伊斯兰文明之辉煌可是独步天下的呀,正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们终结了东罗马帝国,也是伊斯兰文明,阴差阳错地担当起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薪火相传者,最后传回欧洲,使西方文艺复兴成为可能。
今天的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相当多的预算都用于修建和维护清真寺,占人口70%以上的马来人,都是天生的伊斯兰教徒,直到死都不能脱教,结婚也只能选择同宗教徒,除非移民离开。所以,宗教把不同族裔的国民活生生地隔离开了,虽然在一个学校上学,在一个单位上班,在一个居民区居住,中国人、马来人、印度人彼此泾渭分明,来往只限于社会和社交,永远没办法像美国一样成为民族大熔炉。
马来人爱生孩子,但限于经济收入,较少有能力出国旅行,除了每个马来人孜孜以求的一生愿望:去圣城麦加朝圣。每天在马来西亚见到的不少马来人,基本上都是温和很有礼貌的,跟ISIS等极端穆斯林分子完全是两类人,以前去土耳其参观蓝色清真寺时,了解到逊尼派和什叶派穆斯林的差别。不过,无论是什么派别,绝大多数的穆斯林都爱好和平,能与当地其他宗教教徒们和谐相处。
孩子们的活动终于结束了,果然不孚众望,他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衷心祝愿他们!
午餐后,我建议他们到处去看看,否则,除了会展中心和几家饭店,他们对马来西亚的其它仍然一无所知。先带他们去看看当年的殖民者留下的历史建筑,即所谓的苏丹阿都沙末大厦,街对面是独立广场,1957年马来西亚正式独立,这里是第一次升起马来西亚联邦国旗的地方。独立广场绿草如茵,一个巨大基座上,飘扬着马来西亚的国旗。







绕过苏丹阿都沙末大厦,跨过一座桥,桥下两条河流正是吉隆坡的母亲河。1857年建立吉隆坡城时,人们选择了鹅麦河(Gombak)与巴生河(Klang)的交汇处,既是生活的需要也是交通的需要。吉隆坡得名于其马来语(Kuala Lumpur),意为鹅唛河和巴生河之交汇处。
建于1909年的嘉美克清真寺是吉隆坡市最古老的清真寺,优雅的拱门,高耸的穹顶,云石的地板,洋溢着浓郁的摩尔建筑风格。作为一个穆斯林,一天五次的祈祷是教徒的神圣义务,从早上5:30分的第一次到晚上8:30分的最后一次,宣礼塔都会及时预告。
今天是周末,参观者并不多,想必这个清真寺容纳不了太多的教徒,更多的是游客心目中的景点,真正的穆斯林们反而来得少了。按例,进入清真寺不可露出胳膊和腿,女生还必须披上头巾。进门处先登记,女孩子被要求换上长袍,披上头巾。女孩子们应该是第一次穿这种袍子,工作人员还细心指导了一下。穿戴完整,才登堂入室。孩子们显然对此感到很新奇,先笑呵呵地合影留念。
嘉美克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开敞式清真寺,转角处有两个小穹顶,便是清真寺的标志性洋葱头了。这样的设计对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教徒很合适,人多时不会因为空气浑浊而难受。走进里面,有个穆斯林教徒(不知道是不是神职人员)正在做介绍,讲得眉飞色舞,极有感染力,我们也停下来,且听他如何演绎。面对一张巨大的穆斯林宗教传承图,他很认真地介绍了各个时期的重要人物。正如我们熟知的,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同出一源,虽然叫法各异,却都是信奉同一个神的一神教。犹太教是三教的祖师爷,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一神论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均脱胎于犹太教。三教源出共同的神,有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圣地。只不过基督教称神为耶和华,穆斯林称神为安拉而已。
然而今天,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太多的宗教纷争,不仅三教势同水火,连同为穆斯林的不同派别也兵戎相见,相互仇杀,不能不说是天大的笑话。
其实,早年的伊斯兰教一直比较宽容,比如占领耶路撒冷后仍然允许异教徒去基督教堂参拜,倒是当年的基督徒,狭隘而残暴,中世纪的十来次十字军东征罪恶累累,恐怕这是伊斯兰教虽为后起之秀,发展却最为顺利和成功的原因吧。今天的穆斯林极端分子另当别论,居然成为当今文明之反动,不能不令人遗憾。
历史上,犹太教和基督教虽历经各种抵牾甚至仇杀,但今天两大宗教已冰释前嫌言归于好,梵蒂冈还就其历史公案公开向犹太教庭致歉。期待有一天,全世界的信徒,无论是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不管是犹太人还是阿拉伯人,能够回到其宗教之爱的本源,彼此尊重和宽容,还世界和平,使得朗朗乾坤不再有宗教仇恨和仇杀。眼前那位穆斯林的介绍真的很棒,一直在强调伊斯兰教是爱的宗教,希望这种爱除了爱自己,爱自己的教徒,还能延展到所有的人,包括其它宗教的信仰者。
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这个宗教,但他们善于学习,认真吸取其文化含义,也对生活了一周的马来西亚有了更深的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