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话,有句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是说话的时候,是要过脑子,考虑周全才说话的,不是任性的随意而为,只是自己快乐,自己痛快,恨不得想要用语言直接杀死对方,你以为你是诸葛亮啊,可以骂死王朗?所以孔子告诉我们。
子曰:“辞达而已矣。”(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不要讲求完美,不要针针见血,只要平和的表达意思就行了。因为花言巧语只是表面现象,掩盖不了实质。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说:“花言巧语惑乱道德。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谋。”)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面色,那样的人仁心就很少了。”)
古人说话的时候,是经过再三考虑的,不是信口开河,不是夸夸其谈,不像现在的有些人,感觉整个世界都得指望他才能正常运转,感觉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感觉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说话的时候,到底注意什么,应该怎么说,至圣先师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说:“一个人可以和他讲直话,但自己怕得罪人,不对他讲直话,这就对不起人。有些人无法和他讲直话,如果对他讲直话,不但浪费,而且得罪人。所以一个真正智慧的人,应说的时候直说。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孔子说:“说话如果大言不惭,那么实现这些话就是很困难的了。”)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辱。”)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子张问道:“如何始可向外行得通?”先生说:“只要说话能忠信,行事能笃敬,纵使去到蛮貊之邦,也行得通。若说话不忠不信,行事不笃不敬,就使近在州里,行得吗?要立时像看见那忠、信、笃、敬累累在前,在车箱中像看见那忠、信、笃、敬如倚靠在车前横木般。能如此,自会到处行得通了。”子张把这番话写在他随身常束的大带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孔子说:“古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是因为他们以说出来做不到为可耻啊。”)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孔子说:“古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是因为他们以说出来做不到为可耻啊。”)
有时候也要放松一下,就像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的时候,需要发发呆,让自己的神经松弛下来,让自己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下,惬意的打发属于自己的时光,三五好友,言不及义,海阔天空,谈天说地,虽然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可以让自己彻底放空自己的心灵放空自己的思想,老圣人不同意的,因为老圣人一生一直坚持自己的思想,一直推行自己的思想。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孔子说:“大家整天聚在一起,谈话丝毫不涉及道义,却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是难办啊!”)
如果整日里一直这种言不及义的生活,终将是虚度人生,终将是浑浑噩噩了。而且就成了孔子说的那样。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子贡批评人物。先生说:“赐呀!真贤能吧!对于那些,我就没有这暇闲呀!”)
因为在孔子看来,前面说的说话怎么说,是有德者能做到的,如果没有德,也是能说话,就像开篇说的那样,“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但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仁人一定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仁。”)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就话告诉我们说话的时候,还是三思后在说,这是对说者的要求,对于听话的人,也是要心平气和,因为还有句话“刀子嘴豆腐心”,看看是否真的就是胡说八道,还是针对什么,因为孔子说过“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就是让我们理解人,包容人,学着从说话人的角度去看待,去理解,去包容。才不会曲解说话人的心里。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如果是推行仁德,哪里非得用到口才,“辞达而已矣”,说话是表象,内心的实质才是是否能够做到仁德的关键,所以在这两个方面中,口才不是关键。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有人说:“雍呀,他是仁人,可惜短于口才。”先生说:“哪里定要口才呀!专用口快来对付人,只易讨人厌。我不知雍是否得称为仁,但哪里定要口才呀!。”)
语言~~论语串读 语言~~论语串读 语言~~论语串读 语言~~论语串读 语言~~论语串读 语言~~论语串读 语言~~论语串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