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语言

作者: 我与生活有约 | 来源:发表于2020-12-18 01:46 被阅读0次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                                                                  ——《论语•颜渊》

1.司马牛:宋国人,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弟子。2.訒:言语迟钝,话难说出口。引申为说话谨慎,不轻易开口。司马牛有“多言而躁”的毛病,孔子这句话是对他提出的告诫。

本篇大意:司马牛问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就可以称作仁吗?”孔子说:“做什么事情都是会有困难的,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慎重吗?!”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它是道德范畴,就像一个圈。而在它这个圈里的道德标准有:忠,孝,礼,智,义……

可以说,孔子一生都在研究和发扬“仁”,以“仁”的标准教授学生。也有无数学生在迷茫的时候,受益于“仁”。

这篇讲的就是孔子的学生司马牛问“仁”的事。

司马牛

司马牛是孔子的学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曾说过司马牛是一个“多言易躁”类型的人。也就是说跟子路是很像的。

据说司马牛的哥哥曾经在魏国发起叛乱。这令司马牛不耻。发誓不与哥哥这样的人往来。果然,哥哥从齐国返回卫国,司马牛离卫去齐,死生不相往来,可见他的内心是正直的。

但是关于司马牛“多言易躁”的问题,孔子肯定是有过不少指导教育的。

在本篇中,孔子告诉他:一个有仁德的人,心思笃厚,说话时总好像是克制着,不肯轻易出口。这就是暗示他遇事要谨慎,尤其是说话。

但是司马牛并不认为说话是重要的。孔子又对他进行了又一番讲解:既然做一件事情不肯苟且敷衍,那么,说话时怎么可以不加考虑而轻率出口呢?

问仁问君子

《论语》中司马牛除了问“仁”,还问怎样才算君子。对于孔子的解答,司马牛抱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总要反问一句。孔子的回答总是令他受益匪浅。

后来他的家族败落后,他有了强烈的孤独感。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子夏则以“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和“四海之内皆兄弟”安慰他。

司马牛虽然明白了孔子所说的“仁”和“君子”,但是两者都和语言有关,如果不可以控制自己的意愿表达,做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人的表现好坏和语言行动相关,正确的使用语言才是一个人有德行的表现。

读《论语》,跟圣人一起学说话,正视语言!

相关文章

  • 读《论语》—语言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 ...

  • 语言~~论语串读

    关于说话,有句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是说话的时候,是要过脑子,考虑周全才说话的,不...

  • 何何读论语——文章目录

    何何读论语 001 何何读论语 002 何何读论语 003 何何读论语 004 何何读论语 005 何何读论语 0...

  • 《心海拾贝》:《论语》之“学”与“习”

    为什么要读《论语》?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论语》这部语录体著作用质朴而凝练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孔子那丰沛...

  • 后续

    爷爷听了我读的《论语》比赛内容说:“我以为这次你俩会合作,要么古琴配读《论语》;要么古筝配读《论语》。《论语》的绵...

  • 每天读论语-167~168

    读论语-167 原文(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译文: 孔子讲的是规范的语言,讲《...

  • 《论语》8:读《论语》的三大困难

    读《论语》是有难度的。这难度,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文言文。《论语》是文言文,文言文中的文字用法、语言...

  • 开启自己的悦读时光

    《论语》 我们每天花10-20分钟读论语的内容。论语有20章的内容。半部论语治天下! 我没有读书,没有读论语。我每...

  • 读书札记:士志于道,弘毅儒学

    再次读钱子先生的《劝读论语及论语读法》,相较之前读时更懂其劝读《论语》的真情实意。先生在人生最困难处,仍是想方设法...

  • 星耀小学三年二班彭诗涵《亲子共成长》日记

    早上读《论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语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co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