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兄弟

作者: 简珏夫人 | 来源:发表于2021-12-12 11:54 被阅读0次
    再见兄弟

    老王今个真高兴,因为老李从北京看他来了。

    老王与老李是1950年认识的兄弟,那时候真年轻呀,18岁的小伙,血气方刚。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使他俩在朝鲜战场上相识相知相护。

    老王来自南方,老李来自北方,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好兄弟。老王尤记得,那时候的老李,笑盈盈的站在他面前,大方的介绍自己的情景。

    老王来自农村,性格较内向,平日里不善言谈,但打从老李把他称作兄弟的那一刻起,老王就认准了老李就是他的亲兄弟。

    特别是在一次战斗中,呼啸而过的炮弹在附近落地开花的时候,老王及时的把老李扑倒在地,老李因此没有任何受伤,老王却被炮弹的碎片镶进了左手臂。

    所幸,他们都在纷飞的战火中幸存了下来。1953年7月,随着战争停战协议的签署,老王先回了国。老李继续留在朝鲜,一直到1958年全部的军人撤离朝鲜,老李才回到祖国。

    做为抗美援朝的退伍军人,老王拿了奖章回到家乡继续做贡献。老李则进了北京,经过一番沉浮,最后是步步升迁,成了军队中的重要人物。

    一个南,一个北;一个平民百姓,一个军队要员;一个默默无闻,一个统领千军万马,俩人走的是不一样的人生轨迹,过的是不同的人生。

    尽管俩人互相牵挂着对方,但却并不知道对方的下落。据说,退休后的老李,一直在寻找着老王。

    老李托了不少关系,有过多少沮丧就有多不甘心。在老李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寻人终于传来好消息。

    原来老王回国后没多久便退伍回了家乡,被安排到当地企业当了保卫干事,此后又经历了上山下乡,在乡下娶了媳妇,便在乡下扎了根。

    老李一打听到消息,便不顾身体有恙,在儿孙的陪同下,坐上了南下的列车,因为他知道,此生一定要再见到老王一面。

    当地的县领导听说了此事,也专门派人通知了老王。刚开始,老王听说老李已是军中高官,多少有些情怯,但更多的是高兴。

    老王赶紧让儿孙把屋里屋外收拾干净,自已也剪了头发,剃了胡须,特意去买了合身的新衣服,打扮得精神整洁。

    他还翻出了珍藏了许久的军功章,用方巾擦了又擦,让孙子去配了一个精致的盒子,摆在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做完这些准备,老人便翘首以待,心里既忐忑不安又热切期盼,想像着多年以前的战友兄弟如今会变成怎么样。

    当耄耋之年的两个老人见面的那一刻,一句:“兄弟,还好吗?”两双青筋暴突,布满老年斑的双手握在一处,顿时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相识的时侯是在最好的年华,乌黑的头发,挺拔的身躯,骄健的身手,飒爽的英姿,梦里尽是当年方刚的模样。

    如今俩人再见,却都已是白发苍苍,老眼浑浊,脸上沟壑纵横,老态龙钟。岁月把梦里的精神小伙催成了颤颤巍巍的耄耋老人。

    感概万千之余,老王把老李带回家。老王的家是一幢三层楼的楼房,外立面只是普通的刷了一层白,里屋却铺了瓷砖,显得干净整洁。

    老李一进屋就瞧见奖章,老王的孙子嘴快:“爷爷天天都用方巾擦拭着呢。”老王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

    隔了大半个世纪,相距大半个中国,历经多少时代变迁,承受多少思念的煎熬。俩个老人坐下便打开了话匣子,回忆起当年的友情,介绍各自回国后的经历,说说身体的健康状况。真是聊不完的话题,道不尽的衷肠,品不尽的唏嘘。

    老李这个级别高官的到访,轰动了整个县的人,不用说乡里乡亲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就连县里也有记者前来采访,也有县领导请李将军到县里大宾馆住宿,顺便到相关部门指导工作,但老李没去,一连几天,吃住都在老王家。

    老李到来的这些天,老王寸步不离其左右,精气神明显比往日都足。老李也不见外,跟着老王同吃同睡同唠嗑。俩人仿佛是要把这么多年没能在一起的缺憾补上。

    只可惜,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尽管俩个老人还有那么多说不完的话,有多么的不情愿分开,但离别的时候还是到了。

    离别的这一天,天阴沉沉的象是要下雨,被弹片镶嵌过的左臂隐隐生疼,老王不顾老李的反对,执意要去火车站相送。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嘴上一句:“兄弟,再见!”心里却思忖着是否还能再见,刹那间,老泪再次纵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见兄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jr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