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素·慢成长】《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同课异构

【素·慢成长】《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同课异构

作者: 素小拙 | 来源:发表于2020-09-16 21:06 被阅读0次

和策略单元杠上了,莫名其妙地上节课吧,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前几天刚好看过名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果然是名师,设计出来的课就是不一样,紧紧围绕单元策略展开,完成单元使命。略微调整了一下,便形成了自己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大概如下:课前热身让学生向老师提问,让学生明白通过提问可以解决问题;以课题入手,进行提问,通过提问梳理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仅仅通过对课题提问,就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整篇课文内容;默读课文,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小组整理问题,通过小结告诉学生可以从部分和全文提问。整个设计紧紧围绕提问策略展开,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环节意图清楚。

昨天才定下来今天早上上节课,昨晚陪孩子写完作业后开始准备课件和学习单,还好有基本的教学设计指导,不过整理完也到了12点了。一大早去了学校,值周结束,赶紧打印教学设计与学习单,准备田字格、彩笔、彩纸、磁力贴,然后去教室拷贝课件等,做好准备工作。

一切就绪,也就该第一节课了。基本按照教学设计上下来了,总体感觉大方向应该是没问题的,课上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孩子们真正的思考需要时间。本课时在梳理生字后,让学生自己理清脉络,也就是找一找五颗豌豆的愿望与实际情况,接下来就是尝试提问,梳理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能真实地感受到如果真正靠学生自主阅读去梳理课文内容对于四年级的孩子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需要把长文章阅读后提取关键信息,少数孩子能够较快地找出答案,大多数孩子需要一定的时间。说心里话,也很着急,怕他们找不到写不完,可是想想孩子思考是需要时间的啊,即便是成人如老师自己,针对陌生的内容,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索性,等一等大多数的孩子,让超过一半的同学基本找到答案再继续。个别基础好的孩子能够根据简单的提示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着实令人佩服。

接下来就是提问,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读到哪里有问题就记下来,和上个环节一样,学会提问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提出问题更不容易,但是总有好的问题可以被提出来。

仓促总结下课,时间确实不充裕,虽然似乎也没有浪费时间,只能说,在学习阅读的路上,如果想让孩子形成自己的能力,还是需要给予一定的时间,还有就是方法引导了。

接下来是四年级组的小组合作研讨课,还是《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第一课时,重在解决字词问题。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准备,课堂的组织明显有非常大的改善,老师游刃有余,孩子自信大方,精气神十足,课堂组织有序,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学习单的设计以及如何让每个孩子真正参与学习而不只是做个认真听课没有想法的局外人。

相关文章

  • 【素·慢成长】《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同课异构

    和策略单元杠上了,莫名其妙地上节课吧,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前几天刚好看过名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

  • “同课异构大赛”教研

    “同课异构大赛”教研材料 仙台镇中 牛艳歌 本次同课异构的大会主题是“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课堂...

  •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孙绍岭 暑假期间,为了给老师们充充电,县教育局从外地挖来了全国著名...

  • 同课异构

    今天到县中学习,听了三节语文课,都讲的是《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三位教师功底深厚,上课各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其实...

  • 同课异构

    今天上午,在樊相小学听了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两位老师一位是樊相小学的,一位是宏力学校的。...

  • 同课异构

    荆 解直角三角形 特色 用少走多少路 引入 爱护环境 多走多少步 就可以文明 贯穿始终 其次及时总结思路 建...

  • 同课异构

    昨天去看观摩课,印象深刻,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两位老师讲的都是《昆明的雨》,但真的是风格各异,第一位...

  • 同课异构

    今天上午和同事一行五人到蒲东中心小学听观摩研讨课。 第一个上场的是一初中的徐梦娴老师,她执教内容是《昆明...

  • 同课异构

    不同班级有不同的班情,因此上同一节课也会出现不同的生成。 二班上课比较稳,学生互动较正常。三班则沉闷,发岔无关。比...

  • 同课异构

    本次国培,听了六次同课异构课,在选题上颇具匠心。主要集中在统编版本的研讨上,有二年级的识字写字以及写话的教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慢成长】《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同课异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oh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