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别在他乡哭泣乡土故事散文
【随笔】失落的村庄(六):乡土中国,我们不能失去,却已无法回去

【随笔】失落的村庄(六):乡土中国,我们不能失去,却已无法回去

作者: 辛追小朋友 | 来源:发表于2018-02-25 15:30 被阅读33次
肉体越想离开,灵魂越想靠近

1.    身体渐行渐远,灵魂却越来越想靠近

那天,故乡山上。在一块石头上,我静静地坐了很久。灰云如帘垂下,天色骤暗,我才起身离开。回头望去,远处山影朦胧,连绵不断。

当年,那个放牛少年,坐在这块石头上,埋首读书,快乐得忘了牛正在吃别人庄稼。此刻,此景轻轻掠过我眼前。

小年,收到一条微信消息,感动良久。发信者是周老师,我的大学辅导员。老太太感叹:他乡成故乡,故乡是他乡,父母在那头张望,我在这边思念。

附了一首刘长卿的《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我能想象得到,老太太吟咏此诗时,那张慈祥的脸上,结满了忧愁。但愿,如老太太所言,她重新精读《乡土中国》,在那纸页翻飞中,可以重寻片刻慰藉。

除夕,丰盛的年夜饭,早早吃过。舌尖上,还残留着年夜饭的味道。味蕾不会骗人,这种味道是村里的饭菜所独有。这两天,胃也勤快得很,老想起小时候过年吃的猪头肉,唾液便一口一口吞咽不止。于是,暗暗决定,离开时,定要搜刮点老家的“民脂民膏”、“山珍野菜”带走。

每次吃到老家的风味,不经意间,总后惦记起一些人。死了的,想念着他生前的好,不知他坟头草有多深了?活着的,过年又有机会见面,一口乡音招呼“又胖勒”。

回到老家,谈到乡土,当熟悉的味道滑过舌尖,终于知道,我们虽与土地渐行渐远,我们的灵魂却一直在变着方式靠近它。


2.    人离开了土地,土地也离开了人

春节,闭门在家,终于读完了贾平凹的《秦腔》。书中两个人物,让我思考良久。一个是夏天智,一个是夏天义。

我惦记着一个情节:村里的年轻人,悉数离开村庄。最后,夏天义死了,村里剩下的劳力,抬着棺材,甚至差点连一个土愣子都没有翻得过去。悲哉!

而夏天义,坚守着七里沟,痛惜着村里土地荒废,决心淤平那个不毛之地,经年累月,风餐露宿。而他自己,最后却葬身七里沟的塌方。亦悲亦壮!

我的村庄,年轻人也务工不愿务农。秋收后,地里便荒草丛生。舅舅说过,泥腿子进城,都是黄脚杆。如今,种水稻的地,越来越少。进城务工的我们,脚杆再也不会被水田泡黄。

但是,春种时梯田上一片绿油油,秋收季旷野外满眼金灿灿,夏夜稻花香里听蛙声,冬天麦苗地里雪兆丰年,这样的美景从此再无。

那天,我在江边漫步。远处一声犬吠,暮色笼罩在湿冷的空气中,然后一片静寂。此刻,我想念到我的村庄。我想,若我的村庄里,没有实行火葬,仅靠留下来的人,也是抬不动棺材了。

而我的父母一辈,却仍向夏天义一样,放不下农具,看不得土地荒着。瓦蓝的天空下,他们弓着身子,踩着影子,缓慢地挪着步,上下挥舞着锄头,在土地里里守望。

像云一样,我们离开了土地,飘在远方,居无定所,成了没有根的一代人。而那片土地,离开了人,也早已荒芜、颓败。

可惜,我们已经回不去。

尽管,在大城市,如背山前行的房价压力,工伤、失业的焦虑和危机感,高昂的子女教育费用,都令我们沮丧不已,只能苟且偷生。

很多时候,我在想,我们将有多少人,会像上一代进城务工的人一样,在城市里磨耗掉青春,消磨完热情,脸上刻满皱纹,却也无法扎下根来,只能灰头土脸地回到那片土地,继续在劳苦中度过余生。

可是,我知道,我们这一代不会这样。因为那片土地,我们根本就已经回不去了。

于是,哪怕春节再短,车票再难买,绿皮车再拥挤,我们依然会不远万里,颠沛流离,在父母等待了一年的期盼里,回到这里,看看这片土地,同时让某种东西,在这片土地安放片刻。

几天后,又飞走了,去到那个故土的风沙吹不到的地方。

3.    乡土中国,正在成为概念?

我时常在想,乡土中国,是否会最终演变为教科书上的一个概念。后代子孙,有朝一日,会不会只能在历史书籍中查找“乡村”一词。

一个时代要逝去,终究无法阻挡。老舍《断魂枪》中沙子龙的五虎断魂枪,《秦腔》里团长夏中星一心要振兴的秦腔艺术,都会像夏中星所说的一样,成为一种“抵挡不住的衰落”。

乡土中国,命运是否亦如是?

如是,那坚守土地的人,和那些离开土地的人,想念起乡土时,灵魂又将何处安放?

--------------------

本文系原创,作者老亮,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相关文章

  • 【随笔】失落的村庄(六):乡土中国,我们不能失去,却已无法回去

    1. 身体渐行渐远,灵魂却越来越想靠近 那天,故乡山上。在一块石头上,我静静地坐了很久。灰云如帘垂下,天色骤暗,我...

  • 刘守英:从转型角度审视农民、土地和村庄的关系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中国原来是一个农村社会,农村社会的本质就是农民跟土地,跟村庄之间的联系。中国村庄是维系着整...

  • 乡土中国随笔

    中国许多的阶层都是从农村分离出去的。那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农民逐步形成的一些行为习惯和人际关系,以及农村社会具...

  • 我爱的乡土路

    我的乡土路 某天,我已无法再深情拥吻你 某天,你已无法再陪我感受大雨滂沱 那天,城里的花灯晃花了我们的眼 回去后已...

  • 失落的村庄

    当夜幕降临时总有一盏灯照亮你的想象也一定有一个失意的男人点燃一根烟在电话本上踌躇这个孤僻的村庄多么不容易被人想起女...

  • 失落的村庄

    迷失久远的黑夜里 掠过几只黑色的乌鸦 残破的墙垣 斜靠着一束光线 凄鸣的叫声 响彻空旷的大山 树上还有几片 未...

  • 失落的村庄

    泥土自酣睡中醒来,阳光正暖,郁闷了一个季节的野草又侵占了曾经肥沃的土地。 牛蹄声仿佛还在耳边,长满了铁锈的犁铧已...

  • 失落的村庄

    秋风埋进了皱纹里 电线被岁月折断 孤独侵蚀着砖墙 荆棘爬满了废墟 老人的皱纹里 秋风吹 对联吹成了白色 看,炊烟在...

  • 失落的村庄

    又是一年春节,如约而至的陌生人般的对我对我周围的人来说都不再是惊喜。便也没了记忆中过年的味道。在远隔村庄几千...

  • 失落的村庄

    失落的村庄 炊烟袅袅的村庄, 圈养的土猪, 打鸣的鸡, 托运的骡子, 斑驳的石崖, 瘫倒的老屋, 森森然的野草杂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失落的村庄(六):乡土中国,我们不能失去,却已无法回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yr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