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观摩课,我最早的接触还是在我上中学的时候,那时,听说区里有老师要来观摩我们物理老师的课,物理老师就选择了我们班。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们跟物理老师做了多次演练,哪个问题由谁回答,每个同学怎么回答不一样的问题,都一一的做好安排,等到观摩课那天,老师只是照着事先的演练再重复一遍即可。
当然,我们每个同学也是绝对的乖乖的配合,不敢出现一点怠慢。直到配合老师把这节课表演好,观摩的老师都走了,才算松一口气。这就是我在学生时代,对于老师上观摩课的认识,等我当上了幼儿园老师,一开始觉得上观摩课,只要内心强大,多练几次,练熟了就行了,后来,经过实践才知,幼儿园老师的观摩课,真的很难上,不容你演练。
为什么说幼儿园的观摩课难上,不能演练呢?
第一: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是两岁到六岁之间的年龄,他们天真无邪,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如果老师事先练习了,等到上观摩课的时候,老师再上同样的课,那这些可爱的孩子各个争先恐后的都会说:老师这个我知道,昨天你给我们讲了。这一下子天机都泄露了。
第二:幼儿园的观摩课,更不能演练,如果老师演练了,把回答问题的任务交给了某位小朋友,那在上观摩课的时候,热心的小朋友一定会热心地提醒:这个问题是嘟嘟回答的,嘟嘟站起来呀,该你回答了。或者我们好客的小朋友看到有客人到自己班来观摩课程,一定会开心的跟观摩课老师说:今天我有问题回答,你知道我回答什么吗?我偷偷告诉你啊!结果,只得让上课的老师无限尴尬。
幼儿园老师上观摩课很难,有不听的有不着边地回答,怎办,看秘籍因此,幼儿园老师的观摩课,来不得半点演练,只能是实实在在的现场直播。更让幼儿园老师为难的是,这种直播过程中,不但要应对孩子们漫无边际的回答,还能化解孩子们在课程中出现的无所顾忌的行为,所以,一提到上观摩课,老师们都会叫苦不迭。
那做为幼儿园老师上观摩课,既不能演练,又要能驾驭活波好动、想像力超级丰富的孩子们,这岂不是难上加难吗?其实,老师们也不用发愁,上好幼儿园的观摩课,让孩子们好好参与,应对那些漫无边际地回答,只要知道这三个秘籍就可以。
第一:记住事先设计好的流程,大方向不乱。
幼儿园老师在上观摩课之前,都会精心设计内容,把课程的每个环节根据孩子的年龄进行推敲,自己反复揣摩,同时也会得到领导的指导,这样的一个课程计划准备好,剩下的就是需要老师反复记住这些流程,包括向孩子提出的问题等等。
因为,这样的课程计划,必定是经过反复思考,有很多人的智慧在里面,也就是说老师在上课前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如何让这个计划很好的实施,那就需要老师记住这个过程,不要因为课程中出现的一些孩子捣乱、不听、回答了无法解释的问题等突发情况,把老师思绪打乱,从而丢了一些环节,使得课程不完整。
有的时候,老师们上完观摩课后,自己评价自己的课程时,会经常有我忘了进行这个环节了,或者忘了对孩子提问那个问题等等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老师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忽略了熟记课程环节,觉得看看,大致知道了就可以了。因此,第一个秘籍就是老师要熟记课程流程与环节。
幼儿园老师上观摩课很难,有不听的有不着边地回答,怎办,看秘籍第二:创设聊天式的课堂氛围。
在上观摩课的过程中,老师特别紧张,总觉得自己作为老师,不能有失老师的身份,其实这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老师过于用老师这个身份要求自己,就会用很正式的语言教孩子,给孩子讲解,告诉孩子道理。
这样做就会有两种后果,第一老师自身总觉得自己是老师不能教不好孩子,越这样想,就越想教,然后就会不断地跟孩子说,老师不但紧张,还把孩子给控制的牢牢的。第二孩子对于老师这样的上课方式,就会感觉无趣,很容易注意力分散,就各自干各自的事了,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孩子们坐在下面跟同伴讲,没人听的场面。
其实,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始终给孩子创设一种聊天的氛围,就如同老师们跟自己的好朋友闺蜜吃饭聊天的那种感受。这样的感受无论是老师还是孩子自然就会觉得轻松。这种感觉一个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再一个就是老师装也要装出来。
就拿老师在课程中提问题为例,来感受一下聊天的氛围。
正常的课堂老师提问一般是这样:
老师问:这个大灰狼没有抓到小羊,心里会想什么?
宝1:会想办法再抓。
老师说:不错,谁还有?
宝2:会不高兴。
老师说:好,还有吗?
宝3:回家了。
如果是聊天式的课堂,应该是这样:
老师问:这个大灰狼没有抓到小羊,心里会想什么?
宝1:会想办法抓。
老师说:还抓要?那还会有什么办法呢?
这时会引发孩子一阵讨论。有的说,可以藏在小羊家门口,等小羊出来再抓。有的说,这样不行,容易被人发现。还有的说,我觉得大灰狼不想抓小羊了,想回家了。
这两种课堂提问方式,很容易就能发现第一种是一板一眼的,老师为提问而提问,孩子为回答而回答。第二种方式由于老师对孩子的回答进行了追问,把疑虑摆在孩子面前,于是引发了孩子的讨论,这种氛围就好像是聊天式的,使得课堂轻松,孩子不但爱参与,往往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不仅有自己的想法还会有出彩的回答,无疑是给上好课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因此,第二个秘籍就是创设聊天式的课堂氛围。
幼儿园老师上观摩课很难,有不听的有不着边地回答,怎办,看秘籍第三:反问或者放弃就能应对孩子漫无边际的回答。
在幼儿园的教学课堂中,由于孩子年龄特点所致,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让孩子回答,往往会出现所问非所答或者漫无边际的回答。
所问非所答的例子:
老师问:小朋友在家做过什么惹妈妈生气的事吗?
宝1:我昨天在家自己吃饭,而且都吃了,一点没剩,妈妈很高兴,还夸我了呢。
漫无边际回答的例子:
老师问:这个大灰狼没有抓到小羊,心里会想什么?
宝1:老师,我妈今天说给我一辆小汽车。
这两种情况,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是常有的,老师们最怕上观摩课时孩子会有这样的回答,因为这样的回答一个是老师不知如何应对,再有就是老师不能简单粗暴对待这种回答,也就是说老师不能直接制止或者告诉孩子不对。
那老师如何破解呢?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们可以采取反问或者放弃的做法。例如对于所问非所答的例子,当老师听到孩子这样回答了,就可以利用反问的方式破解,老师反问到:哦,自己能吃饭了太好了,那这是惹妈妈生气的事吗?
这样的一个反问,不但给老师自己解围了,还能引起其他小朋友的思考,让其他小朋友进行判断回答,同时对这个回答问题的小朋友既有肯定又提出新的问题,没有简单的告诉他回答对还是不对,调动他继续思考。
对于那个漫无边际回答的例子,老师就可以利用放弃的方法来处理。也就是当老师听到孩子这样的回答,可以说:哦,这是你想的哟。咱们一起猜猜大灰狼在想什么?这样的处理,就是放弃这个孩子的回答,不在追究,并直接引入到正题中来。所以,在课程中,如果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可以采用反问和放弃的秘籍破解。
幼儿园老师上观摩课虽然很难,但只要老师记住这三个秘籍,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一定就不会那么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