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今天的语文教学讲究深耕细作,一学期,学习30篇文章。六年下来教孩子们学会拼音,字词,书写,常见的标点,变换简单的句式,几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感觉我们是在用教外语的方式在教母语。我们要求孩子要大量的阅读,现在的书籍都是没有理解坡度的白话文,孩子们读过也就读过了,就像蜻蜓点水一样,雁过无痕。没有放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所以,学了几年,十几年,孩子们的文字功底还是非常薄弱的。我们要求孩子们读四大名著。又有多少孩子真正捧着原著来看的。我们要求孩子们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孩子们会挑选一最少的过渡段来背,这能起到文学积累的作用吗!
感
在学校,小学阶段一个学期70个小时的语文学习时间。除去语文书课文的讲解,和做练习的时间所剩无几。有些老师甚至都无法完成正常的教学内容,又怎么能够有多余的时间来给孩子们做课外阅读呢?老师们只好把阅读当做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做。可是这一项作业回到家里,又会有多少家长能够督促完成呢?
我们的课外阅读,是有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读有深度,经典的文章。并能让孩子们把这些经典文章印到脑海里。随时可用。这样,作为老师的引导是很关键的。首先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是这个读书的人。如果不读书,那这个老师身上只会是一身匠气,绝不是书香之气。
其次,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懂文言。这样才能领会母语的精髓。有人说:“一个没有古典文学素养的语文老师,可以当外语老师,绝对不是优秀的母语老师。”我觉得挺有道理。老师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认知度。
思
感觉我两话题拉远了,我们再拉回来。语言的学习需要长期的积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一定没有每天坚持的好。每天坚持,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就这是复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最后一无所得。
经典的学习,一是要大量长期的积累。二是要个别字词重点讲解,理解字理字义。
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学课程。我们不单单要开设经典诵读课程,让孩子们浸泡在经典中,在孩子略懂大意的基础上,有所自悟。我们还要开设经文讲解课。让孩子们在经文中去了解我们古代的百科知识。洋为中用,古文今用。我们要开设古琴课,孔子讲诗三百吾能以琴抚之。优美的文章要为他加上自己喜欢的韵律。我们要开设软笔书法课。让我们美丽的汉字绽放它时而奔放不羁,时而小时见月的美感。
行
一切的想法,要在行动中体现。我们虽不是体制内的语文老师。可是我们也在为培养优秀的孩子做着不懈的努力!只要家长认可我们的理念。我们愿意倾心付出。只为孩子更好的明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