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身边有没有那种特别懂事的孩子,懂事得有些让人心疼。
就像《飘》里面的玫兰妮一样,即使在战争时代饥寒交迫,也宁愿把自己的那份食物分给其他像她索求食物的人;就算分娩的阵痛让她极度受折磨,为了不让其他人担忧,也甘愿忍住自己的痛苦;即使身体虚弱无力,也愿意腾出双手同下人一起去棉花地里摘棉花。
可是,做懂事的孩子真的就那么好吗?
我有个比我大六岁的哥哥,结婚的早,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大侄儿五岁,小侄儿两岁半。身为他们的姑姑,看着他们出生然后一点点长大,自然对两个小孩疼爱有加。
小孩子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小吵小闹。很多时候,他们会为了同一个玩具争夺不休,小侄儿自然敌不过哥哥,他的致命武器就是哭闹。
一哭大家都很没辙,骂他打他只会适得其反让家里闹得鸡犬不宁,哄起来更是不容易。小孩子也很聪明的,潜意识里知道哭能引起大人注意,所以一有不顺心意的事情就会哭闹个不停。
所以大人也只能顺着他的心意只求他能消停一会儿。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在这种时刻真的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我听到全家人对大侄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哥哥,你要做个懂事的孩子,凡事要让着弟弟。”
说到底,大侄儿也不过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
是不是长大后他回忆起童年,想到的只是一个从小到大抢他玩具的弟弟。因为要做懂事的哥哥,他就会从中失去多少快乐。
-2-
每次放假回家,妈妈都会和我说说邻里姑娘们的事情,谁家的姑娘谈了一个怎样的男朋友,谁家的姑娘又因为恋爱和父母闹崩。
听妈妈说了凡的事情,凡是我隔壁邻居家的姐姐,比我年长两岁。凡没有念大学,高中毕业就一个人去郑州打工。
凡长的漂亮,性格又极好,很讨人喜欢。听说凡在郑州上班的时候工作很认真,待大家都很真诚友善。老板的儿子很钟意她,一直想让她嫁过来。
对方家里很有钱,听说豪车有二十多辆,只要女生嫁过来就送她一套房子。凡没有立刻答应对方,而是回家问了问父母。
凡父母觉得郑州离家太远,嫁过去以后辛苦回趟家也不容易,就不怎么同意这门亲事。
凡听了父母的话,就拒绝了对方。
我妈一直把这件事当做范例来教育我,一直在我面前夸赞凡多懂事多听父母的话,说凡心疼父母那么好的婆家都没嫁进去。
我听完,有点替凡可惜。倒不是可惜她错过了一个条件优渥的男人,而是错过了一个真正爱她的男生。
听说凡在郑州上班的时候,男生一直追求她。凡舍不得花钱每天坐公交地铁上班回家,男生体贴她每天都接她上下班,刮风下雨都不曾怠慢。凡住的地方离工作的地方有点远,常常匆忙的顾不上吃早饭。男生每次来接凡时,都会买好早餐递给她。
我相信凡是喜欢他着的,如此体贴入微用心对自己好的男生有几个女生能拒绝呢。因为懂事,她错过了一个深爱自己的人。
可在父母长辈的眼里,凡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可是为了这个所谓的“懂事”,凡是不是割舍的太多了呢?
不知若干年后,凡想起这段往事时,会不会觉得有一丁点的遗憾呢。
-3-
我大伯家的堂姐叫慧,因为爱情离家出走,几年未归,就被扣了不懂事的帽子。
慧姐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在服装厂上班。在我们那个小县城里,进社会早的孩子,一般成家也会比我们这批读了大学的孩子要成家的早。
慧姐就是二十岁那年遇到我现在的姐夫的,两个人都是在常熟上班,又都是一个县城里出来的,姐夫为人很老成勤快,就和慧姐对上眼了。
因为姐夫家里条件不好,地理位置太偏,所以大伯一直不同意。天天把慧姐锁在家里,不让出门。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姐夫偷偷的把姐姐接走了,几年未归。
过了三四年,慧姐带了一个小女孩回来,是他们的女儿,孩子大了要上户口,所以回来求大伯。
生米煮成熟饭啦!大伯不同意也拗不过了。
这些年,慧姐和姐夫努力挣钱已经在城里买上了一套房子,大伯才慢慢的默许了这桩亲事。
慧姐一路走来的艰辛我是看在眼里的,她离开的那几年,我们根本就不敢在大伯面前提起慧姐,提起来大伯就会生气,大家也都像商量好了的一样不再提起此事。
大伯觉得慧姐丢了他的脸面,亲戚们也总是教育我以后别像慧姐那样不懂事连父母都不要,我挺为慧姐叫屈的。
我从小与慧姐关系甚好,她不会是个无情无义的女孩子。若不是大伯逼得太紧,又怎么会一走了之。
好在慧姐苦尽甘来,如今生活的还算幸福。
在大人眼里,所有违背他们意思的行为都被称为不懂事。孩子的隐忍、沉默、恐惧、讨好,在麻木的大人眼里,就叫做懂事!
-4-
《奇葩说》里有一期有一个辩题是,你会不会做一个单亲妈妈?
有个辩手的回答很触动我。
我不会当单身妈妈,因为一个人总是会有很脆弱的时候,我不想我的孩子看到我一个人孤独脆弱的样子。这样,他会逼着自己成长。这样子的他会很优秀,很懂事,可是却让人很心疼,他会失去他这个年龄该有的很多快乐。
人人都在教我做大人,却没人拉我做回小孩子。
所以不要让我做那个懂事的孩子了,我们需要的是与别人同等的爱与快乐。
也不要用懂事来绑架我们了,我们有追逐自己人生的权力。
我们才是自己的主宰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