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前,我曾经生活在浙江中部一个叫塘雅中学的地方,我妈是学校的老师。在我的记忆中那里曾经轰轰烈烈、生机勃勃,到处是喧嚣和忙碌。
塘雅的记忆塘雅中学地处农村,有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从学校到塘雅火车站得走上三、五里路,离较近的百合塘村和雅里村也至少有个三里地。好在学校离“五·七干校”不远,相隔一条小溪,走过桥,再下一坡就是干校的大门。干校里面有食堂、礼堂、医务室、水塘、放映露天电影的操场,也成了塘中师生们活动的“后花园”。每次放映露天电影,塘中的大队人马就会端着板凳去干校操场占位子,《红灯记》、《杜鹃山》、《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我都是在那里看的。
我们家住在溪边的教工宿舍里,三排低矮的宿舍加一堵土墙围成了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子中间的空地上种了一颗枣树,枣树旁边不知是谁挖了一个不太大的坑,里面填了些细沙,上面架起一根单杠,老师们常会来这里活动活动筋骨。院子的墙上挂着一个方盒子喇叭,每天会准时播报新闻和学校的各项通知。每当我妈晚上加班,不得不把我反锁在屋里的时候,广播里的声音成了我的陪伴,带给我安慰,伴随我入睡。
出了院子往右走便是学校的食堂,门口两排水龙头供大家洗碗淘米用,老师们在食堂买饭菜、打开水。当年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周末回家会从家里带回干菜、咸菜之类的,够他们吃上一周。至于饭呢,都是由食堂统一蒸的。上课前,学生们先把米和水放入铝饭盒,然后放入食堂巨大无比的蒸锅。为了避免互相拿错饭盒,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饭盒上做上记号,横着或者竖着绑上绳子,或者用不同颜色的绳子,饭盒也是五花八门的,不同牌子,不同大小,不同形状。认领饭盒也是一大景。大家下课以后一哄而上,围着那个巨大个的蒸锅,撅着屁股翻找自己的饭盒,稍不小心,那些个子小的真有可能被人挤进蒸锅里。饭盒被人错拿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也难免忘了加水,或者饭盒被人打翻。碰到这种情况就有点惨了,要么得靠别的同学施舍,要么就得饿肚子撑到下一顿。要知道那会儿可不像现在,别说没钱,就是有钱,也不是上哪儿都能买到吃的。
出我们院子往左拐,走几步,再向右便是学校唯一的一幢两层教学楼。这是一座民国时期留下的两层灰砖楼房。一楼是教室和老师们的办公室,二楼则是学生宿舍。学生晚自习时间,我妈会去各班检查,我特别喜欢跟着她,一来可以逃避做作业,二来可以避免被反锁在屋里,没准儿还可以跟哥哥姐姐们玩上一阵子。楼里还有一个我钟爱的大型“玩具”,我会从一楼爬到二楼,从木头栏杆上滑下来,然后再一次次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个游戏,那时总是能玩得不亦乐乎。
塘雅的记忆教学楼正对面高耸着一棵茂密的皂角树。记得奶奶来我家时,常带我来树下捡拾落下的果子。奶奶说这个黄绿色果子可以用来洗衣服。剥开果子,去掉内核,再蘸点水,果然可以在衣服上搓出些白色泡沫来。那个时候,肥皂是限量供应的,在有果子捡的季节,家里的肥皂就可以省下些来。
树底下就是学校的公厕。说它是厕所,其实就是一个土坯房,隔成男女两半儿,地上挖了几个坑。冬天冷风嗖嗖,夏天臭气熏天,苍蝇乱飞,就是这样一个厕所,全校师生共用,常常需要排队。
从皂角树往前走就是那条小溪。大家来这里洗澡、洗衣服,孩子们来这里钓鱼、摸螺蛳。这里也是聊天、交流信息的场所。架在小溪上的那座桥是学校与外界连接的主要通道。只要干校里发生了点什么事,或者有人从火车站带回点新闻,首先都得经过这座桥,溪边也就成了“瞭望台”。
几个月前,我故地重游,塘中已一片荒凉、杂草丛生,只有一位年迈的看门人独自守护着。
我不免心生遗憾。可回念一想,世上万物又有什么能够历经岁月、亘古不变的呢。逝去的终将会逝去,倘或它在你的记忆中留下了些许的痕迹。足矣。
塘雅的记忆
网友评论
虽满目疮痍
但门前的石拱老桥犹在
那镶嵌五角星的学校大楼
始终坚强挺立
静静守望着
从这里出发的每位莘莘学子
长满苔藓的教室里,
仿佛传出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
响铃过后,
个个健步如飞冲向食堂
那诱人的大米换包子叫卖声
早已在学生寝室周围回荡
三十多年,如白驹过隙
忽然感觉
原来初心还在
而且一直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