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道:故事两则

作者: 一朴信信 | 来源:发表于2019-06-19 06:03 被阅读2次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学列子 知人生》系列  杨朱第六04总第083篇

修心养性,不是为了约束心性,而是为了释放心性。生活安逸,不是为了贪图享受,而是为了身心与内外和谐:既不误己,又不误人,更不害己害人。列子讲了如下两则故事。

故事一:不为子孙留财

生死之道:故事两则

卫国的端木叔,是子贡的后代。依靠先祖的家业,家产积累上万金。他不再打理世俗事务,放任意念爱好而为。但凡人们想做的事,人的意愿想玩的,没有不去做,没有不去玩的。院墙房屋,亭台舞榭,花园兽囿,鱼池草沼,饮品食物,车辆服饰,声乐妻妾等,可比拟齐、楚的国君。

至于他情欲喜好的,耳朵想听的,眼睛想看的,嘴巴想尝的,即使在特殊的地方,偏僻的国家,不是中原所生产养育的,无不务必得到它,就像拿自己院墙里东西一样随意。至于他出去游玩,即使山河险阻,路途遥远,无不务必到达,就像别人走几步路一样随意。

住在他家的宾客每天以百人计,厨房里的烟火一直不断,厅堂里的声乐一直不绝。自家奉养后剩余的财物,先发放给宗族的人,发放给宗族剩余的,再发放给邑里的人,发放给邑里剩余的,就发放给整国的人。到了六十岁时,血气身躯将衰弱了,放弃家庭经营,把他的全部库藏、珍珠宝石、车马服饰、姬妾婢女都散送出去,一年之中散送殆尽,不给子孙留下钱财。等到他生病的时候,家中没有储存的药物;等到他死的时候,没有埋葬用的资财。一国之中受过他施舍的人,一起出钱埋葬了他,把所收的钱财还给了他的子孙。

生死之道:故事两则

禽骨厘听到这件事,说:“端木叔是个疯狂的人,侮辱他的祖先了。”段干生听到这件事,说:“端木叔是个通达的人,德行超过他的祖先了。他的行动,他的作为,众人觉得惊讶,然而却真正符合道理。卫国的君子多数以礼教自我约束,本来就是没有充分理解端木叔这个人的本心呀。”

感悟:努力据有财物未必能留得住,真正施舍财物却得以收益。原来,物质财富自有其流向:知弱、自弱者。而强者夺财,只可暂时,而且害命。钱财,是用来养命、保命的,不是用来害命的。得养即可,得保即可,厚养则反。

长久以来,有些所谓的君子,境界未至,却言之凿凿地秉持礼教,结果或自寻辛苦,或自我不甘,或说一套做一套,自欺欺人,自寻其害,又何必呢?而端木叔的本心,恐怕就是为了追求内外和谐与平衡吧。

故事二:无不废、无不任

孟孙阳问杨朱说:“这里有个人,珍贵生命,爱惜身体,以求不死,可以吗?”杨朱说:“没有不死的道理。”

生死之道:故事两则

孟孙阳又问:“以求长久活着,可以吗?”杨朱说:“没有长久活着的道理。生命并非珍贵它就能长存,身体并非爱惜它就能强壮。况且长久活着为了什么呢?人情欲的好恶,古代像现在一样;身体的安危,古代像现在一样;世事的苦乐,古代像现在一样;时代变迁的治乱,古代像现在一样。已经听到过了,已经看到过了,已经经历过了,活一百年还嫌太多,何况长久活着还会带来疾苦呢?”

孟孙阳说:“如果是这样,早点死比长久活着更好,那么奔赴锋利刀刃,扑入沸水大火,就可以满足愿望了。”杨子说:“不是这样的。既然活着,就要废弃各种想法而任其自然,究竟自己想做什么就去做,一直到死。将要死了,就要废弃各种想法而任其自然,究竟尸体该放到哪里就去放,一直到消失。一切想法无不废弃,一切情况无不任其自然,何必考虑生死之间的快慢呢?”

感悟:人生只为体验和升华而来,重复的经历没有什么意义。既然享受非受益,重复无意义,我们为何还要浪费青春,谋算来谋划去,为何不选择“无不废、无不任”,自由潇洒,且活出续永的意义呢?

相关文章

  • 生死之道:故事两则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学列子 知人生》系列 杨朱第六04总第083篇 修心养性,不是为了约束心性,而是为了释放心性。...

  • 生死之道

    生死之道,不可逆反。 轮回之道,何人可懂。 生,在落叶之上;死,生于泥土之中。 生命之不息,死亡之凋零。皆立...

  • 独异于人的庄子

    庄子一生,保持真我,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看透生死,法天效地,与自然大道共存。这里讲他的两则小故事,可以看出他自由洒...

  • 践行心学笔记002【我们竟然不知道白天是怎么回事,请在深度上下功

    学问:生死事大,有弟子问阳明先生生死之道,先生说:知道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就知道了生死。 弟子于是就问昼夜之道。 阳明...

  • 营销启示

    今天给大家分享两则故事,通过这两则故事给大家带来营销的启示。我们直入主题,先讲第一则故事。 故事如下: 很久以前,...

  • 《无敌天下》黄小龙的修炼历程(33)

    数万年后,阴阳生死路开启,进入。阴阳生死路尽头,参悟生死之道、阴阳之道,不到二十万年,突破创世境,四十亿斗大世界之...

  • 昼夜之道和生死之道

    钱梦泽 明白昼夜之道也就明白生死之道。 什么是白天?唯有做到休息时保养身体与气质,而在瞬息之间不放...

  • 2022-08-10

    《故事里的人生》219急中生智故事两则 故事一:有一位...

  • 课本剧

    今天我们学了《自相矛盾》、《揠苗助长》两则寓言故事,两则寓言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我们用一节课的时间分组...

  • 偷而不行礼

    今晚看了《世说新语》,发现有两则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有点相似。都是偷酒喝后,不行礼。两则故事原文如下: 孔文举(孔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死之道:故事两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kr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