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长辈们总是告诫小孩子,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苦后甜”并不陌生了吧,哪怕是长大了,这一原则也不应该忘记,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不但忘记了,还颠倒了过来,以至于陷于持续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 “离论文提交截止日期还早着呢,先放一边吧……”
- “这个工作难度太大了,算了,还是再看看吧……”
- “哇~~某宝打折,买买买,没钱了,先借着吧……”
想想看,当时是挺乐了的,可后来呢,是不是会面临半夜赶论文,工作硬着头皮做,花钱不眨眼之后勒紧裤腰带……这样的窘境?这样你会更快乐一点么?说实话,我只会更痛苦。为了从源头上把痛苦规避,我选择另一种更有效的方式,那就是自律!
推迟小我的满足感
自律的第一核心要素就是推迟满足感,那推迟谁的满足感呢?小我的,我知道,你的小我在想什么,每个人的小我都想着尽可能的待在最舒服的区域里,都想先尝到甜头,都想享受快乐的,开心的,尽量逃避那些困难的痛苦的事情。然而,如果任小我自由发展,随它去,爱咋咋地,结果可能就是,持续的痛苦。那么要让小我往一个良性的积极的方向去发展,就必须推迟小我的满足感。
重排痛苦和快乐的顺序
而推迟满足感的第一步就是重排痛苦和快乐的顺序。我们都希望时刻保持着快乐的姿势,然而痛苦与快乐是相伴相随的,没有痛苦哪来的快乐呢?但是你知道么,在快乐和痛苦之间我们不仅拥有选择权,还拥有将其重排的能力。
- “要写论文了,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我先把它完成,再去玩其他……”
- “这个工作难度是挺大的,想办法解决它,那么我就不再害怕它了……”
- “打折就打折吧,打折以后还会有,等经济情况允许了,我再买吧……”
如果先承受部分痛苦,解决了当下的问题,那之后是不是更快乐呢?我想是的。不要让小我那么任性,应该不断地训练它的自律能力,在刺激与回应之间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并有能力甄别哪些是能让自己成长的因素,遇到问题不逃避,而是直面困难,成为真正的勇士。
为什么说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是成长?因为问题的出现,意味着你的能力不足,一旦你把问题解决了,那么相关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随之是积累经验和价值,当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问题已经不是问题,而是你的护城河,是你的垫脚石,是你成长道路的基石和契机。所以,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害怕和逃避,而是想,好哇,成长的机会又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