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各国变法改革基本完成,但中原各国四面受敌,领土逐渐被侵蚀,国力衰弱。齐、楚、秦、赵边缘大国崛起,成为影响战国局势的主导力量。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这一时期(公元300年左右),赵国虽经胡服骑射改革但忙于与胡人、中山国征战;而楚国怀王被秦囚禁之后,国内大乱,故不得不屈服于秦国而和亲。
所以此时只有齐国和秦国可以称之为超级大国。齐、秦接连侵略邻国,于是其余各国合纵,相继组织了五国伐秦和五国伐齐。
其中五国伐秦只打到函谷关,秦国赔地了事,五国不再深入秦境。赧王中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 …齐、韩、魏、赵、宋同击秦,至盐氏而还。秦与韩武遂、与魏封陵以和。
而五国伐齐却几乎灭亡齐国,乐毅率领与齐国世仇恩怨的燕军,打到齐国还剩两座城池(莒、即墨)。赧王中三十一年(丁丑,公元前284年) 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六月之间,下齐七十馀城。
齐国大挫,东西平衡也被打破,秦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资治通鉴》在这段故事之后引用了荀子的评论: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故用强齐,非以修礼义也,非以本政教也,非以一天下也,绵绵常以结引驰外为务。……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戮,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无他故焉,唯其不由礼义而由权谋也。
即治理国家的君主如果行礼义就可以称王,树立威信就可以称霸,玩弄权术就可以灭亡。这段话说的非常合理,非常正确,但用来评价齐国失败的原因就不甚恰当了。
无义、无信、用权谋都不是齐国失败的根本原因,齐国连失七十多座城根本原因是齐国没有彻底的变法!齐国之败不只是没有行礼义而是齐人没有获得利益,失去了民心。一个国家国内的百姓没有利益,则国君便得不到拥护,此时向外扩张征战,招致讨伐则必定失败。
图片发自简书app司马光在战国这段历史总是在逃避一个词:变法。反观秦国的商鞅变法这一最彻底的变法,秦国人民可以通过战功获得爵位、获得土地,在秦人的拥护下,秦军可以四面出击:
前293年穰侯荐左更白起于秦王以代向寿将兵,败魏师、韩师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级
(白起登场)
前289年秦大良造白起、客卿错伐魏,至轵,取城大小六十一。
前280年秦白起败赵军,斩首二万,取代光狼城。
前275年秦相国穰侯伐魏。韩暴鸢救魏,穰侯大破之,斩首四万。
前274年秦穰侯伐魏,拔四城,斩首四万。
就在五国伐齐前后,秦国却可以肆意杀戮,这真的是“权谋立则亡”?而那些行礼义的小国为什么不见了呢?秦国可以四处征战来自于其国内民意基础,而民意基础则来自于其变法形成的奖励模式。
春秋战国,本就是大争之世,是兵家的舞台、改革家的舞台、纵横家的舞台。统一全国,靠的不是仁义,而是变法、权谋、战争。统一之后的稳定,才是需要礼义仁德来维护的。所以荀子的这段评论,如果放在秦国灭亡那一段,就更恰当了。
何为仁君,予百姓利益者方可称仁君;何为德君,施民众恩惠者方可称德君。
德者,得也。
日更|《通鉴》周纪四•五国伐秦&五国伐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