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五一那天,朋友路过传媒大学,约我吃了一顿饭。
朋友姓林,曾经是我的上司,对我颇为照顾。之后辞职,便少了联系。
在饭店,我们聊了些近况。他说这半年有些坎坷,被人骗了几次,生了一场病,积蓄花得所剩无几,但庆幸命保住了,人还在。
林哥刚来北京那会儿,意气风发,决心像每个成功故事的主角那样,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干出一番事业。但蜀道之难,世事艰辛。那场大病让他一朝回到了解放前。
随着孩子日渐长大,到了上学的年龄,由于没有落户,择校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经过几夜的辗转反侧,林哥夫妇准备回广西老家。
嫂子联系好了一所高中,教授英语课程。林哥通过了公务员考试,通知他七月份入职。我为他感到庆幸,终于摆脱了颠沛,找到了一份安稳。
我们每个人都会走上一条平凡的路,买套房,有辆车,有个家庭,给下一代创造出比自己稍微好一点的原生家庭。
这其实,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二)
来北京两年多了,A曾问我:“家乡离深圳、上海那么近,为何要舍近求远?”
A毕业后,回老家进了一家国企,朝九晚五,不用加班,工资虽然有点低,但福利很好,相对而言,不比在北京做媒体差多少。
A曾向我抱怨说:“真羡慕你们在北京工作的人。”
我问她原因,她说:“你们月薪动不动就过万,而我每月能拿到也不足五千。”
我跟她算了一下,月薪一万,扣了五险一金,实际到手的也就七千多。房租至少要两千,生活、交通费用至少要三千,理想状态每月能存两千。
A听完后,感叹道:“原来在北京月薪过万混得这么差呀!”
我感到好奇,于是问她:“你怎么觉得,我在北京混得好呢?”
A说:“你又是读研,又是工作,又是出书的,当然觉得你混得不错呀。”
我说:“我也想这是电视剧呀,可偏偏这就是现实。”
A感叹道:“原来,在北京工作也不过如此呀。还是家里好啊,不用租房,走五分钟就到了公司。”
很多人都说,大城市机会多,找工作比家里容易。这没错,但错在许多人把错放了自己的身份,以为自己是电视剧里的主角。
机会多,没错。但那不一定适合你;钱好赚,也没错。可你没有那份能力。
我曾看过一张各个城市收入的排行表,这种数据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它忽视了贫富的差距,以粗暴的一刀切去掩盖数据背后残酷的真相。
这会造成一种在一线城市赚钱真的很容易的假象!
(三)
年轻人有一腔热血,那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你蓄满了力气,却不知道属于自己的靶子在哪儿,那你只不过是空有一身蛮力的莽夫。
记得在高中时,学校请来一位高考状元给我们传授经验。在台下,我们拿出比上课多十倍的精神,将学霸的方法奉为圭臬。但后来想想,也不外乎是那些老生常谈的经验。
因为他是状元,他成功了,所以说的话都是真的。有些人深信不疑,不考虑自己的实际状况一味地去模仿。然而最后,就像邯郸学步,忘记了自己的节奏。
一线城市并不适合于任何人,你该找准自己的方向,去适合自己的城市里,把力气花在真正想做的事情上。
成功学永远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从高考,到如今的工作、创业,许多人趋之若鹜。那些成功者,都有明显的共同特质:努力、专注、自律……这些特性,看似都是一些人人均可努力获得的品质。
年轻人欲望太强,看到的是人前显贵。读完后那些故事后,他们往往会鸡血沸腾,仿佛照着那条足迹走,就可迎娶白富美,坐拥土豪宅……
媒体乐意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营造那些激动人心的故事。读者们也愿意去相信,自己能成为下一个传奇。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热衷于成功故事的原因了。
“你想一夜暴富吗?你想一夜成名吗?你想开兰博基尼泡妞吗?你想拿钞票点烟吗?你想成为世界主宰吗?那还等什么,赶紧洗洗睡吧。”
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故事和现实之间的差异,而且还容易代入感十足。如果连自己是个什么样子,心里没有点逼数的话,那才是最失败的一件事情。
(四)
有个读者跟我聊天,家里不同意自己读研,认为读研会耽误人生。她家里人说,村里那个同龄人,初中都没读完,现在当了老板,有了好几家工厂。
“女孩读那么多书没有用,考得好还不如嫁得好。”周围的亲戚几乎都持这样的观点。
然而,不管是“读书无用论”,还是成功者的故事,都是一种典型的思维谬误,被称为幸存者偏差。
所谓幸存者偏差,就是活着的人所说的话。
这些话,是经过某种筛选的结果。就像混得好的那些成功者,我们从他们话语中筛选的是诸如“专注”“勤奋”之类的字眼,从那些混得好的女孩那里,筛选出“嫁得好”,并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媒体热衷于会利用这种偏差,去编写一些能迎合大部分人心理的故事。比如说,提倡说要去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打拼,于是搬出许多例子,证明在一线城市能活得精彩,在三四线城市活得不尽人意。
其实,细想一下,就会觉得其中存在许多谬误。
因为在大城市中,无论是人口基数,还是人口质量都要远远高于其它三四线城市,必定会涌现一批杰出者。但你去了,是否能证明你也能变得那么成功呢?
你去了北上广深,只是证明你去那里工作,而并不意味着你有多牛逼,更不能证明在三四线城市努力工作,成了一种浪费生命的苟且。
无论从逻辑上,还是情理上,都是不科学的。
对于媒体所传达的那些信息,你不必全信。不人云亦云,不被媒体绑架,保持独立思考。通过信息看到生活,看到真实的自己,才是你人生的目的。
在别人的故事里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只有自己知道自己能过什么样的日子,能活到什么份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