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
周朝简牍:两本书名定“春秋战国”

周朝简牍:两本书名定“春秋战国”

作者: 花露柳风 | 来源:发表于2022-08-02 18:02 被阅读0次

西汉刘向整理周朝简册,有一本起名《战国策》。于是乎后人将东周划分为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尤其今天学者,习惯使用“春秋战国”,而淡忘了“东周列国”。

那么,《战国策》成书之前,西汉人著书行文,如何说东周不同阶段?一般借用《太史公书》年表,称“十二诸侯”期间、“六国”期间。

实际上,司马迁制《十二诸侯年表》、《六国表》,只是方便读史,没有对周朝划分时期的意图。

《十二诸侯年表》的时间段,“自共和,讫孔子”。《六国表》的时间段,“起周元王”,“讫二世”。显然,司马迁没有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的概念。他关注的,是记史连续性。

后人研究历史,对一个朝代划分不同时期,这是必要的。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因有“平王东迁”事件,且之后未出现王室中兴,这一划分,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但是,因孔子《春秋》、刘向《战国策》,先将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再去找标志性历史事件,这就有点罔顾史实,为了划分而划分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也是战争不断,楚国君也曾僭越称王。也就是说,战国时期的特征,春秋时期也出现了,只是程度不同,却没有实质分别,也就是没发生质的变化。

应该说,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周朝乃华夏文明的高光时刻。诸侯国争霸、战争,掩盖不了周朝在物质生活、人文思想等方面,所取得的耀眼成就。当然,传统文化的源头,有待考古发掘。但其根植于周朝,是确定无疑的。当下,多讲周朝,少提“春秋战国”,这有利于外国人全面地、准确地认知先秦史。

相关文章

  • 周朝简牍:两本书名定“春秋战国”

    西汉刘向整理周朝简册,有一本起名《战国策》。于是乎后人将东周划分为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尤其今天学者,习惯使用“春秋...

  • 周朝简牍:兵书

    北宋朝廷颁行《武经七书》,按书排序,有《孙子》、《吴子》、《司马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尉缭子》、《黄石公三...

  • 周朝简牍:不可止于《史记》

    今所见《史记》,不是司马迁原著本。有西汉褚少孙添加内容,又被东汉杨终奉诏删十余万字。而且,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 周朝简牍:《乐》的踪影

    先秦古籍,不缺“乐”。《周礼•春官》言:“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大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

  • 周朝简牍:孔壁书

    孔安国《尚书序》言:“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

  • 周朝简牍:汲冢书

    西晋太康年间,亲眼见过“汲冢书”,并留下文字,有三人:荀勖、杜预、卢无忌。 清朝严可均《全晋文》,其卷三十一,有荀...

  • 周朝简牍:《尔雅》有故事

    一般说法,《尔雅》乃辞典,纳入“十三经”,着实意外。当然,读辞典,必咬文嚼字。于是有了情况,指出两处,供玩味。 先...

  • 周朝简牍:笔墨下的考古

    乾隆钦定《四库全书》,用了十三年,分经、史、子、集,实际收录书79309卷。命人抄四套,分别珍藏于紫禁城文渊阁、圆...

  • 周朝简牍:《礼记》非《礼》也

    在《庄子•天运》中,这样说:“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照此说,《礼...

  • 周朝简牍:从明清刊本提取

    网上有篇小学生作文,叫《有趣的传话游戏》,节录一小段。“第二轮开始了,这回的内容是,‘妈妈赶马,马慢,妈妈骂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朝简牍:两本书名定“春秋战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yk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