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丨街角的风情

作者: 小径晨辉_859d | 来源:发表于2018-02-18 14:23 被阅读637次

                      作者:陈春华

    城市,尤为繁华热闹城市,街角尚是有风情的,注目着城市的变迁和发展。

——题记   

散文丨丨街角的风情 散文丨丨街角的风情 散文丨丨街角的风情

              迁移前:老海北站火车站一景

    当下,随着改革开放步伐迈进,摘的国际型大都市美誉的,上海足以排列之先的。我所欣慰的栖居之一隅的街角,甚是有名的,伫立观赏着申城这座城市的演绎和变迁,可谓独树一帜的了,它就是落座于上海陆上大门~~老北站山西北路口街角,沪上人称街角为市口。   

    我辈或上一辈申城人,乃至全国故里它乡人们,对上海老北站是有印象的!我的童年和一大段青年时期在那里度过,难以忘怀那止步小憩或行径在天目东路与山西北路口相交的那一处街角,心绪是不平静的,你会顿感觉着有股见证时代变化的幸福感和自豪感的,时光如能重回,会使你更有很深很深的感想与感触,小小的一隅街角,可以不夸张地说,上世纪60到80年代中期,只要是坐火车来申城的,来自全国的八方客,会从街角经过,繁闹的程度自然是难以词汇描述的。

散文丨丨街角的风情 散文丨丨街角的风情

    上海老北站天目东路、山西北路街角一隅

    对于沪上游走它乡故里的人们,也是不用多语一下的了,仅以上海百万上山下乡一代知青们来说,如自行乘坐火车奔赴祖国边疆哨所的朝气蓬勃知识青年们,街角尚会在某个的片刻,成了他(她)们聚集地,也成了与亲人和长辈们惜别地,那时那刻,“送君千里总有一别”感慨且至深至爱、难舍难分一幕一幕上演,催人泪下,无不动容。   

……尤其是,我和伙伴们关注到,每当在一路之隔围墙里的火车汽笛声响起的那一瞬间,伫立在街角送亲人们大喊大叫的有之、泣不成声的有之、捶胸顿足的有之...,总之,那份人间不舍不弃的情结,令人感慨,久久难忘啊!就这样,也就从那时起,在我心里印上深深的记忆,即是有时与伙伴们在街角上嬉戏和玩耍,偶尔眼前会闪显上述的一幕,既感到与街角一隅相邻相伴欣然,也感悟到街角顿然别样,繁闹而有这么大的“气场”~~见着了街角上真情,且许久许久忘却不了,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蕴藉着惆怅,希冀,祈福!   

    街角,对我来说,除见着过亲人们惜别的那时那刻的真情真爱情景外,有时还会觉着甚是快活激跃的。这处街角,是我上中学或向东到河南路、宝山路以及四川北路必然要经过的街头,也是全国南来北往旅客,且是比较富有或出公差旅客入住北站旅馆必经之地~它是上海北火车站标志性高层建筑! 

散文丨丨街角的风情
散文丨丨街角的风情

          上海老北站北站旅馆原址

 

    上海北火车站的北站旅馆与北站百货商店是名扬天下的,亦是申城人的骄傲。

散文丨丨街角的风情

图大楼底层上海老北站北站百货商店原址

散文丨丨街角的风情 散文丨丨街角的风情 散文丨丨街角的风情 散文丨丨街角的风情

    图:列入上海老北站改造的长兴里和均益里

    我,居住的房子叫长兴里。从长兴里弄口向东,徒步20米,经过街角过山西北路即是北站旅馆,它当时在申城也是令人翘大拇子的一家旅馆,且是高层(当时年代意义称),入住率极高,那年代算是有气派的。

    在记忆中,旅馆门前大部分时光是人山人海的,大多数旅客手里拿的是某某单位介绍信,有序地排着队等侯办理入住手续。应该说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能入住北站旅馆是“身份”的体现,那年代紧挨着老北站火车站的大旅馆,也仅此一家。

    这样一来一去,时光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下期小时侯,我与伙伴们为真正目睹一下旅馆到底有何气派,偶尔会结伴假装便急,趁旅馆维持秩序的叔叔伯伯不注意,钻进等侯办理入住手续的旅客队伍中,径直来到旅馆厕所里方便起来。可能是久居环境72家房客的房子缘故,又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北站旅馆的底楼厕所间,层高就足有3~4米高,且很宽敞,用厕全是与现在宾馆一样,一人一间,整整洁洁,弄得我与小伙伴们不知如何用厕了...现在想来,真是笑话一桩了,孩提时期率真,但确确使我们快乐一刻的,那时想一辈子住在这里,多好呀!   

    弄口向西与隔壁著名的均益里相邻,中间是比较出名的北站百货商店,可以说,商店每天热热闹闹,人头攒动,人挨着人,水泄不通,大多是南来北往男女老幼八方客,店堂内买卖声浪时起彼伏。那时,北站百货商店与北站旅馆齐名,对上海老北站火车站来说,添之了不小的光彩。   

    在店堂里,我们的八方来客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周到服务,亲如一家人购物气氛,伪劣假冒商品,在店堂里是难觅踪影的,也不可能出现,真是热情的服务,优质的商品,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见着的是八方来客大包小包走出店门,脸上洋溢着春日欢喜,除了满意满足,还是满意满足。

    因为,北站百货商店的每一名营业员深深懂得,商店是申城人的脸面,服务不到位,丢的是申城人“脸面”,砸的是大上海的牌子。   

    那个年代,我们上海本土的大人们,逢年过节,拖家带口,都会到北站百货商店逛上一下,店堂商品是林郎满目的,听商店营业员们说,成家婚娶的青年男女,置办嫁妆,北站百货商店也是首选店家了。

散文丨丨街角的风情 散文丨丨街角的风情

            图:原著名的上海老北站天目东路

    我,栖居的长兴里进出十分便利,有多条公共交通汽车,辐射到本市各个区域。弄口与街角一隅浑然一处的,由普陀区曹家渡至虹口提篮桥的13路、卢湾区上海市第九医院至虹口公园18路公共交通无轨电车及由普陀东新路至提篮桥方向的公交63路车。

    再朝西面走上百米,还有徐家汇宛平南路到老北站公交无轨电车和其它公共交通汽车,从这些公共交通沿途经过区域来看,应该说,在那个年代上海,政府投入的公共交通设施,是绝无仅有的,可谓四通八迖、笑迎天下客,在申城可以说很难找到这么便捷的公共交通枢纽站点了。   

    上海老北站火车站上的天目东路是条闻名一时的马路,马路北端,即是原上海铁路局(分局)机关大楼,与我居住的长兴里遥遥相望。天目东路繁闹程度,上海人乃至坐火车来上海的南来北往的八方客,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马路是可以与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及外滩齐名的。

    一定程度上说比之著名多了,路上有昼夜不停公交车辆行驶,马路两边人行道上全是手提、肩挑、背驼大包小包的男女旅客,穿梭不迭,行色匆匆走着,有时会听见上了岁数旅客大喊和小叫着走失孩子们名字,叫喊声传导出了十分的迫切,还是孩童的我与伙伴们休会到了长辈们心中焦虑的,随着焦虑声的停息,在人海里会同时窜出了与我一般大小的孩子,“...我在这,我在这。”这些亲情般的声音,在那个年代,那个岁月,那个时期,可以说天天演绎着……。

    然而,令现在的我想起,有些惊诧的是,在某个时段里,街角人流如潮状情况,虽是繁闹甚至有些嘈杂,来自五湖四海的八方客,却很少听见或看见过小孩走失走散的,或是被人拐的事件发生。...人们行径在热闹非凡的街道或伫立街角上,簇拥一起,彼此体谅,彼此包容,彼此还会帮衬面前行人旅客一下,真可谓是“出门在外皆同志(现称朋友),情感挚诚而热切”。 

    山西北路口的街角,好是的一番景象,好是一番记忆。曾还记得,我上中学时,由于长的个子矮小,记得第一次在没有父母拽着手情形下,单独与同学经过街角窜过天目东路行走到永兴路上市北中学,心里既高兴又忐忑,那一刻,是在父母眼光目送下走过的,待我过了马路回身,看到了父母伫立街角,朝我挥着手,此刻我心中有股暧流在穿梭,不知是认为自己长大了,还是父母挥手示意平平安安,仿佛是我出了一次远门。...随着年岁增长,这一幕在我记忆里沿续至今。早上上学多般是母亲送我到街角,下午放学时侯,毅然还是母亲站立在街角接我,春去冬来,酷暑严寒,刮风下雨,就这样,在街角演绎着情深至爱的母亲的大爱情结,与老北站火车站繁闹景象相映相辉。   

    翻看一下史料得知,老北站,称为上海火车北站,又称上海北火车站,简称上海北站,俗称老北站,1950年至1987年间曾称上海站,位于中国上海市闸北区天目东路宝山路口。1987年迁至天目西路秣陵路上海火车站(新客站)后停用,在历史上共存在了78年,它的闻名遐迩是可称道的……。   

    在搁笔之际,掐指一算,上海老北站火车站从繁闹天目东路迁移,已有整30年头了,岁月年轮,历史的一页一页,随着时代步伐迈进,朝霞晨曦金色,毅然而然地照射在申城数以万个一隅街角。

    如今老北站山西北路囗的街角,虽说安静多了,但,在我眼里,仍然是熠熠生辉的,绽放在年轮的光辉,似七彩的花环,连结着城市这边、那边,这头、那头,激跃而脉动,生生不息,恩泽一方,风情妖娆!   

    老北站,天目东路山西北路口一隅街角,我的难忘,我的不舍,我的梦回千绕,那里有父母的怜爱!那里有上苍的馈赠之宝地博爱!那里更有五湖四海八方客间不可磨灭情谊之爱!这是我亲历的街角风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35b1afeb98ec:多么熟悉的图片,细细道来的文字,一道美丽的过往风景。
    小径晨辉_859d:@慧慧_ea74 挚诚感谢 🙏🙏
  • 35b1afeb98ec:多么熟悉的图片,细细道来的文字,人生路上一道美丽的过往风景。乐在忆中,非常感谢作者。
  • 35b1afeb98ec:图片、文字,人生路上一道美丽的过往风景。
    小径晨辉_859d:@慧慧_ea74 ☕🙏
    小径晨辉_859d:@慧慧_ea74 ☕🙏
  • 小径晨辉_859d:感谢简书平台专题编辑审评;感谢好友和广大读者对文篇~街角的风情关注、评赞!祈愿大家新春快乐!万事顺安!
  • 2719c51a873e:都市街角风景线,犹记少年怀家园。情怀追踪多惆怅,尚需乡愁留一片。
    小径晨辉_859d:@江南雨_524a 挚诚感谢顾教授精彩诗句评点指正😄🙏在此,敬祝您新春愉快!康宁安乐!☕
  • 可放:悅读美文,满是回忆,感谢作者,赞赞赞!
    小径晨辉_859d:@可放 诚挚感谢评赞🙏☕
  • 老陈_2d66:作者以独特的视角,以小见大截取了城市乃至繁闹而不繁华城市街角一隅,将申城上世纪60至80年代(上海火车站迁移前)城变迁的段落,凸显了那个年代申城人与南来北往八方客情缘相容相融的记载!且,街角可尚是闻名的,繁闹中生活氛围有井然,没有强行强势的修为,没有外观嘘嘘不观,没人欺虞之行举,一切皆质朴无华,为申城之都发展添上浓浓情怀。不可忘却的记忆,那样美好!
    小径晨辉_859d:@老陈_2d66

    讲的甚是有理!时下有一种说法,那个年代生活是慢的,现代生活是快节奏的...。然而,我们不能忘记,一年还是四季,头顶的还是蓝天白云,茂盛苍天大树,叶落归根的!质朴的情怀应是要守着的。此外,回望是你、我前行的动力与航标!😀
  • c27182067d6c:美文!通过变迁见证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春华老师优美的笔端,看到了又一个崭新的城市的变化。如同身临其境。赞赞赞!
    小径晨辉_859d:@文章_9d6c 感谢文章兄评点,一起携手在文字田土里播种、耕耘!企盼在新的一年里佳作连连☕☕

本文标题:散文丨丨街角的风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hb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