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添加个人公众号:lucky的小生活,这里有产品工作总结,生活乐趣,旅行轶事~
01 工作——721法则
企业目的是盈利。站在老板角度,公司开一天工,就消耗一天资金,只有这天的收入高于企业消耗资金时,企业才能盈利。所以老板必然会希望员工每天都能超额创造他所期望的价值。
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公司一天,付出了极大时间成本——7个小时甚至更久。那么,我用这些时间,能不能创造其他更多的入?
回答能的那部分人,大多都自己单飞了。但数据证明90%的人是不适合创业的,所以上班族队伍才如此浩荡,这浩荡也有我一份功~
不过,我希望自己有更多选择,万一哪天想离开这个岗位,还可以有其他技能傍身。
所以我把我的时间按721法则来分配的:70%的时间用来做必须做的事情,20%用来了解我未来可能想做的事情,剩下10%做点不相关的。
【70%的部分】自不必说,产品的本职工作,既然还能在这个圈做这么久,还能给别人分享,本职工作及格线以上肯定是没问题的,普信点说句优秀应该也不过分~
对于这部分工作来说,我关注的是怎么提高效率和质量,提高效率最好的办法是计划,做好计划,然后遵循PDCA原则,按计划执行、检查、改善,结果基本不会有太大偏差。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关于质量,我的方法是学习相关领域的思维框架,用框架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减少出错的几率,提高质量,也比较管用。(推荐大家去看《金字塔原理》)
【20%的部分】,首先可以从与我们工作相关的岗位开始留意,比如今年,我因为做了很多配合运营的产品设计,加上对竞品运营的思考,我理解了运营的重要性。
现在不论是C端还是B端产品,都太多、太饱和了,功能上差异真的不大,关键就是看谁的运营做的好,谁的运营最能击中用户心智,谁就先拿下市场。
于是我就找机会多和我们的运营同事勾搭,了解运营方法论,运营手道等等。
产品经理越往上走,也必须得是半个运营专家。现在在实战中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运营,将来遇到一样的情况,就能产生联想。
至于【剩下的10%】,留给阅读、休息、零食吧,大脑也需要新鲜空气,需要换氧换气儿,走动下,伸个腰,蹬个腿,活动下,效率会更高。
02 生活——做掌舵者
人对未知的事情是天然存在恐惧的,这是很多人不敢去突破舒适圈和尝试新事物的原因。因为未知会带来无数的不确定性,不确定就意味着风险和威胁。
而掌控感可以减少这种未知带来的恐惧,因此无论是工作、生活、感情,都需要掌控感。掌控感从何而来呢?纵观大多数人,包括自己的成长过程,我得出一个结论:
有明确目标 ;
把达到目标要做的一切事情,变得有秩序、有规律、可推进;
举个切实的例子,对于大学以前的校园生活,我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每天6点起床,然后做操、早读、上课、晚自习... 每天如此。
尽管现在回过头去看,似乎是炼狱一般的生活。但那时候并没有感到有多窒息或者束缚,反倒是一种无比的充实和奋斗感,乐在其中。
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有明确的目标——考大学!并且几乎都默认:只要踏踏实实按照老师给我们设计好的学习/复习日程往前走,就可以达到我们的目标,希望是实实在在看的到的。
结果也证明确实如此,严格遵循这个日程的同学(当然前提是基础正常),大多也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进了自己理想的学府。即便没有也不会太差。
然,进入大学后,时间由你自由支配,要做什么由你决定,生活突然没有了规律,外界诱惑又增多,再加上一些不良营销: 什么大学没干过这个那个就白费等等,很容易失控。(反思自己多少那时候也多少有点失控了,好在那份傲娇在,还是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进入社会后就更甚,当生存的压力铺天盖地而来,当工作的压力铺天盖地而来,我们甚至没时间思考,就被裹挟着前进了,然后走着走着,不知道自己要去哪了,开始看不见自己了。
我经历过一段特别慌乱的日子,这让我对秩序感尤其的看重和珍惜,我知道有序对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
准确来说,现在我也还没有特别有序,没有十分的气定神闲,毕竟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没有做到,想去的地方没有去。
但已经有比较足够的勇气和定力去从容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我的定力和勇气,一是来源于经历,二是计划。经历无可复制,随着阅历自会增加,计划确是可以复制的。
对标公司会有3-5年规划——>今年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个人工作是在这个计划的基础上,往下拆到天,并且预留出风险处理的时间,这样在工作的时候,就会大大减少错、偏、漏、延的情况;
生活也一样,做不到3-5年规划,起码要有一年的规划。但生活中的计划,我认为不必像工作那样精确,到月即可,让自己从容一点,不必那么焦虑。
比如:每个月尝试1-2个新鲜领域或者技能,玩一玩最前沿的事情,也许哪天就蹚出一条路了呢。
当然,如果可以,有3-5年规划就再好不过。只是,想清楚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些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想明白。
你我皆凡人,并不是生来就带着上帝的指示和使命。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牛顿,也没有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砸中我们的小脑瓜告诉我们:这是万有引力。
可我们一定会知道自己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既然如此,想不明白的时候,不如把这个问题放下,不成为不想成为的那类人就好了。
一时看不清、会迷茫都很正常。但请永远相信自己,对自己有所希望,然后用计划和行动去达到对自己希望,获得自我认可,慢慢减少外界对我们的影响。
03 感情——真挚、热烈
1.亲情
经历了至亲的离世,我对亲情有了更深刻的认知。逝去的亲人,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就是他生命的延续。
我特别感激在天地之间,有和我流着一样血液的兄弟姐妹。是我们相互之间的默契和每个人的无私,让我们都不至于在这场为至亲抵御病魔的持久战里败下阵来。
小打小闹是我们的日常,有时为了些事情,口齿相向也是有的。但当我们任何一个有困难,其他人都会毫不犹豫把所有可以贡献的都贡献出来,直到扶持对方走出来。更不用说涉及父母的事情了。
家和万事兴,这个和,不是不争吵表面一团和气,而是大是大非面前,我们能放下对彼此的成见,团结一致,无私奉献而形成的一种和睦现象。我们一直都很和睦,只是如今,因为一起经历了至亲的离世,我们变得更加的团结,更有凝聚力。
一想到有这样的兄弟姐妹,心里就生出一股暖意,这真是父母给我最大的财富,最好的礼物。
2.友情
想了想,我人生中最开心和最难受的时候,第一个知道的都是好友。毕竟对亲人我都习惯报喜不报忧。我也很庆幸自己一路走来,都不乏温暖我的朋友。
性格使然,一方面我比较活泼开朗,另一方面,我待人还是很真诚的,陌生人也好,熟人也罢,我的原则就是尽可能真诚待人。
尤其对于我认为值得的朋友,我一定是非常真挚和热情的,所以我得到的友情,也都是真挚和热情的,即便长时间不联系也无碍。当然感情还是需要联系,你来我往,细水长流。
当然也有些朋友走着走着就走散了,坦然接受就好。仍以开阔的心胸去迎接新朋友的到来,大概就是: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雨我都去接你。(本意好像不是这样,我就取字面意思吧)
今年因为去参加了一场分享交流会,链接到了一群新的志同道合的、鲜活的面容。我们聊人生、工作、生活、感情,天南地北总也聊不尽,相互治愈。这个城市突然就有了温度。
谁工作上有困难了,好嘛,说出来,大家一起帮你想办法,给建议,找资料啥的都不在话下。谁不开心了,好嘛,一起吃顿火锅、喝个小酒,立马心情舒畅了。
和原来的好友也仍旧保持着正常的联系,离得远的,在微信上分享自己的情况,吐槽下生活的细枝末节。感情的维系,分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城的,一个电话,约着见一见,聊聊近况,谈谈规划。友情,最难得是同频 + 细水长流。
若工作顺意,知己三两,何求?
3.爱情
怀疑月老可能忙着给那些特别需要的人儿拉线了,就让我先自个儿玩会儿?
这哪行,作为一个人民爱情仙官,您要雨露均沾呀。我必须清清嗓子喊这个老人家一句:喂,月老你这个糟老头子,啥时候给安排一下啊?
但我似乎听到这个糟老头子对我说:你天生骨骼惊奇,一般人发现不了,你得站在耀眼的舞台,让那个人来找你。
好的,我努力。
04 总结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是生命的意义,享受才是。应该在有限的条件里,学会享受生活。
物质层面,在吃穿住行上面,尽可能的整点自己喜欢的好物,让日常的生活都充满自己喜欢的东西。
精神层面,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持续的投入进去,不断与外部连接,获得正向反馈,感受心流模式。
愿你我逆光而来,配得上这世间所有的爱和美好。
12月,luck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