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觉察,你一定不知道你在控制自己

作者: 我及我 | 来源:发表于2019-05-24 21:59 被阅读5次

 - 承诺与否,在于自己 - 

未曾觉察,你一定不知道你在控制自己

你不自觉地被自己所控制,你的生活不属于你。

试着回顾一下,生活之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去作出一些行为和反应,而这些,有时候并不是我们经过思虑,或者有意如此的。它们,在我们身上如影随形。

在美味的食物面前,我们反应出“想吃”的行为,无论于有没有进食的念头,在琳琅的商品面前,我们反应出“想买”的表现,无论于有没有购物的念头,在热闹的游戏面前,我们反应出“想玩”的表现,无论于有没有娱乐的执念——我们的这些习惯性行为,习惯性反应。

试着觉察一下自己,其实这是被自己控制的表现。

我们会去做一些自己并不需要做的事情,如同一种药物上瘾停不下来的瘾症。

我们会习惯性地被某种情境带跑,被另外一个无意识的“我”控制,而未曾听到自己内在的真实心声,那个呼唤真实需要的自己,我们看不见。

表层观察之上,我们似乎需要去娱乐消遣,然而定心一想,这并不是我们的真实需要。我们的内在并不需要这些事情的滋养,重点是,它们并不会让我们成长。

我们完全想象不到,这些表现的背后意味着,一个微小的“我”暂时控制着我们,替我们做出选择,替我们说话,以我们的名义去行动。这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可只要你留心一下自己,你会在你的生活经历中寻到一些事例。

想想看,你是不是有过某些时候,无神无觉地就买一样东西回过头反而觉得纳闷或者后悔?或者是在别的事情上作出让自己匪夷所思的决定?

这是因为,我们的内在群“我”在分别以不同的角色立场去为我们做决定,而我们一如既往地被不同的小小群“我”所控制而不自知。它们会无意识地决定我们的生活,那是因为我们在默默地认同于它们。

殊不知,在我们的意识深处,那些所谓的信仰,那些我们笃信的信条,甚至是具有教条性质的理念,被我们所默默信奉的东西,并没有真正地让我们听信之后变得更好。这是令我们难以置信的。

为何如此?

那些刻板地一味信奉教条的小小群“我”,未曾思考,而且没有亲身经历与验证过所信仰的话语,尚未领悟的信仰话语,并不属于自己。可若我们相信于此并且认同,我们就会被这样的群“我”,也就是内在的另外一个自己所控制。

这些被自己控制的状况,会让我们陷于痛苦之中。我们被自己的群“我”控制着,却意料不到。

当我们被自己控制,我们便会在生活里沉浸于痛苦的不自知之中。而这并不仅仅表现于以上的情境之中,还会表现出别的不一样的控制方式。

控制方的群“我”,是一个欲念“我”,只会在乎得到它想要的东西,并且本能性地争取想要的东西,而不顾及任何后果,也对此没有意识。例如,当我们心口承诺第二天早起学习读书,但是那个不顾及后果的一个贪睡的群“我”就会偷懒耍赖不起床。

所以我们会因此感受到这般的痛苦,这种让人产生痛苦的经历,在于我们记得诺言,却对诺言纠结,这之间的矛盾,正是来于内在不同的“我”的矛盾,控制方与被控制方的矛盾。

对此,我们还是需要对自己进行更多的自我观察,那么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要在内在发展出一个“观察的我”,这个“观察的我”是愿意去观察自己的,当这样一个我的意识出现,我就会有意识地去观察自己,并形成内在的习惯。

同时,不断地记得自己,直至这个“观察的我”被我们的内在本质越来越多地记起和使用,直到它得到加强并与内在本质融为一体。意即当我们发展出一个有观察意识的“我”,我们就会慢慢成长为具有观察意识品质的自己。

“观察的我”,会因为看到自己本来的面目,而变得活跃起来,并开始具有真正的力量和能量。自我观察,会让你看见自己的真实,真实,则难免有令人不愿意接受的痛苦的成分,然而,真相却会让你因为对自己坦然坦白而重新获得力量,感受到力量。

因为,一旦看清并确定事实,便知道你要面对什么,如此是有力量的,不再会茫茫然而慌乱与不安,或者是被动纠结。

试着观察内在的“我”是如何在生活的不同场景中运作的,不同情境之下,你的行为是什么,除此之外,自我观察,还要观察自己由此产生的对反应、批判以及对自己的感受。即需要你去经验你真实的内在状态,并以此确定验证,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这样去觉察自己,去感受自己,这也就是记得自己和自我观察的时刻。

寻常生活中,太多时候我们只会陷入习惯重复性行为,那些默认的反应模式,其实是每一个人的盲点所在。而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往往没有自主意识,因为没有自我观察,所以我们的注意力是游离和分散在外界事物之上的,并不能回到自己的身上。

而当我们去自我观察,一旦开始觉察,就会开始记得自己,注意力也得到收拢,专注于自己的身上,而不再被外物干涉并受到左右,那么,我们就会有意识停留的时间和见地,去为自己重新对当下作出新的选择。

自我观察的意义,如同是机械重复生活之外的另一个通道,因为它,足以让我们在生活之中,凭着有所意识,而创造新的觉察性的新可能。

当你面对不如意的小插曲,机械重复生活中的你,往往沦于情绪化,而自我观察的你,一定会在情绪化以外,去迎接和创造新的反应。

好如,你辛苦写完的文章,一个小意外之后文档丢失,你将不再如往常一样因为情绪化而放弃文章的写作,而是创造新的情境剧本——重新写作一篇新文章。那么,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在文字里获得力量的我,希望透过文字赋力量予你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来  

 在这里,见你所见~  

相关文章

  • 未曾觉察,你一定不知道你在控制自己

    - 承诺与否,在于自己 - 未曾觉察,你一定不知道你在控制自己 你不自觉地被自己所控制,你的生活不属于你。 试着回...

  • 清明

    当你的情绪未曾觉察,疼痛会提示你;当你的疼痛未曾觉察,疾病会提示你;当你的疾病未曾觉察,死亡会提示你… 还好,疾病...

  • 正确控制脑袋里的想法

    不知道你有没有好奇怪过:你脑袋里面的想法,是可以用心觉察并加以辨认脑袋的想法是正确还是错误的,从而让你正确控制自己...

  • 《你的误区》读后感3

    《你的误区》韦恩.戴尔训练爱自己,要从心开始。你必须学习控制自己的思想,必须在有自责的行为时,立刻有所觉察。如果你...

  • 致信钱哥

    钱哥: 你好。一直在见,未曾相知。惭愧。近日觉察到对你爱恨交加,不坦荡,故致信一封与你。 三维世...

  • 你,如果是女人

    你,如果是女人 吴仪在国际女子论坛上说《你,如果是女人》 1、你,如果是女人,就一定要控制自己的交往范围,你不能像...

  • 有一首献给人间的诗

    “如果你不极度向往,一定是因为你不够了解; 如果你不惊艳疯狂,一定是因为未曾见面。” ...

  • 组诗《梦里寻她》

    梦寻 梦寻一丝柔情 悠长婉转 却未曾觉察 你在身后微笑 我想拥你入怀 留下甜蜜的梦 再渐渐走进你的...

  • 《诗与未来》

    在没有你的城市 我走过你未曾走过的道路 我品尝你未曾品尝的美食 我领略你未曾领略的美景 在拥有你的未来 我会陪你一...

  • 你,如果是女人

    吴仪在国际女子论坛上说《你,如果是女人》 1、你,如果是女人,就一定要控制自己的交往范围,你不能像男人那样,见谁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曾觉察,你一定不知道你在控制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co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