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偶然的机会听说一个朋友在组建团队打算进军时下比较火的一个创业方向,自己也有点兴趣,就尝试着兼职来做,当然,主要是做一些产品架构和功能原型上的设计。由于之前并没有设计整个APP的经验,所以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问题,而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又感觉会力不从心,有时甚至不知道如何下手。
由此,我觉得自己应该认真的思(jian)考(tao)下:按照每年300天,一天8个小时计算,4年就是9600个小时,想在一个行业内成为专家,一万小时的训练和学习必不可少,4年的时间刚刚好,但为什么很多人包括我都没有成为专家呢?而实际上有四年产品经验的人很少是专家,为什么呢?
是不是不够聪明?
相比很多我身边的人,我确实不够聪明。在与同事讨论问题时经常要思考很久才能反应过来,导致自己在吸收一些信息的时候出现滞后现象,然后就一连串的蝴蝶效应,日积月累,差距就越来越大。
但我相信,勤能补拙,只要自己付出足够多的时间绝对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所以聪明,应该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思维方式?
举个例子,当面对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时,有常规的解决方案A,这个时候应该大部分人都会去尝试判断A的实现成本和性价比,然后评估是否采用A。但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有没有解决方案B,甚至C/D,然后对比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和性价比等。甚至,有没有可能从问题本身入手,这个问题真的是问题吗?或者说真的必须解决吗?
个人觉得思维方式是可以进行锻炼和学习的,而且这也是衡量一个产品经理功力的重要标准。时下很火热的互联网思维,我认为实际上就是更灵活、更有突破性的思维方式。
罗胖曾讲过一个案例:一个创业公司的模式是这样的,收取每个用户2000元,然后免费租借一些艺术品给用户,3个月可以更换一次,当用户不再需要这些艺术品时,退回之前收取的2000元。也就是这期间的所有租借行为都是免费的。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模式是怎么盈利的(千万别说是吃利息)?你想想,这家公司的用户会分为三种:一种是用了几次后直接退回押金的;一种是一直用下去的;一种是最后将艺术品买下来的。数据发现,后两者占比很高而盈利点来源于第三种。当用户对艺术品产生感情后,他们会花重金将艺术品直接买下,实际上就是延迟了买卖的时间,中间给了足够长的时间让用户是考虑要不要买。
当读完这个案例后你在想什么?这个案例是否可以扩散下,除了艺术品,理论上任何有买卖行为的模式是不是都可以套用。再发散下,这是不是一种变相的先免费后付费模式,这种模式不就是典型的互联网模式嘛!
咱们真的,有那么努力吗?
跟我一样,每天花很多时间阅读大量行业文章的产品应该不在少数,是不是会有这种感觉:“我今天读了几篇关于产品设计的文章,感觉好牛逼,自己也学到了很多,瞬间逼格满满”。但,我们真的学到了东西了吗?
在阅读这些文章之前,我们有没去思考和查看评论来判断这篇文章是否有价值?在阅读过程中,是否有产生疑问和不理解的地方,如果没有,要么就是这篇文章对你来说太low了,要么就是不没看懂。。。在阅读完了之后,自己是否有不同的观点,如果没有,那多半白读了。
这应该是一种方法论,任何事情都是讲究方法而不是埋头苦干。举个例子,高中的时候,班级里面的尖子生大部分都不是那种“学习很用功的同学”,而看似“很用功”的同学一般都不会是前几名。
还有句话:“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不是很多人比你牛逼 而是比你牛逼的人还比你努力”
时间,你真的利用好了吗?
最近在看一本书叫《暗时间》,里面提到了很多利用一些生活中碎片化时间的方法,比方说在厕所、在地铁里、在等车等人时、在睡前那几分钟等等。而实际生活中,别说暗时间了,就是“明时间”都没有利用好的人一大把,这里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拖延。
记得有次我去咖啡馆写东西,从2点坐下来,打开电脑,打开音乐页面,看看新闻,登录下QQ,登录下微信,查看下未读信息...持续到大概3点我才开始真正的做我本来打算做的事情,但是在别人甚至自己看来,我是从2点开始工作的,自欺欺人吧!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晚上的时间是怎么利用的。曾几何时,我给自己制定计划,晚上回去要看书、弹吉他,然后每次回去后都是打开视频,看下电影,然后10点之后洗澡,11点就差不多睡觉了,然后拿起书看那么一两页,自我安慰吧!
暂时想到的这几点,这些都是我自己切身遇到的问题,而且目前都还在克服中!
我不奢望成为专家,但最起码,要对得起一个四岁的产品经理该有的素质和功力!
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
网友评论
确实要好好想想,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