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现在应该学习更系统的课程,例如素描。”一位家长领着7岁左右的幼儿,认真地对我说。
“我想开始学习艺术,是不是应该从素描石膏开始?”
“我觉得我不懂欣赏艺术品,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好好画素描。”
素描,在美术初学者及一众家长的心目中,有着如神一样的地位。几乎所有初涉美术的学习者,都觉得它是“艺术学习的敲门砖”。现在国内大部分美术院校、机构把素描设置为美术基础学科,似乎是在暗示我们: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好艺术家,首先必须画好素描。
于是乎,很多小朋友懵懵懂懂的时候就被送去了学习素描。白领们在工作间隙削尖一支铅笔,仔细的磨一个石膏球体写生。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你学习的这些可能和真正的艺术没有太大关系。或者,这种“中国式素描”只能使你假装靠近了艺术一点点。你还愿意学习吗?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什么是素描?
广义上的素描,指的是一切用单色完成的绘画作品,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以前的中国画家是不学素描的,素描对于中国是一门舶来式学科,始于留法归国的徐悲鸿。
拉斐尔的素描和油画然而,中国式素描并没有保留多少欧洲传统素描的基本特征。
这是因为,二十世纪初伴随“西学东渐”进入我国的素描,紧接着就面临了五十年代初期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盘苏化洗礼。一个并不具有太大代表性的、苏联美术学院的“契斯恰科夫体系”也被介绍到中国,以规范式的形式渗透到全国美术院校素描教学中。
全面推行利于传播、容易被社会大众理解,在形态上有点憨笨粗壮的写实主义绘画风格的做法,也就顺利成章为新中国美术教育定下格局。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素描是一个经过二次传播改造过的“苏联体系”。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学习苏派艺术不是艺术规律使然,而是国家政治需要的结果,这从一开始就断送了中国艺术成长进步的可能性。
这种苏派素描历经六十多年中国美术教育家、几次经济大潮的改造,不知不觉形成更加中国化的面目。这个中国化的结果更加愚笨和草率,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式素描”。
这就是中国式素描在中国的课程设置中,将素描视为一种绘画基础工具,十分强调素描的工具性,成为了一种绘画“套路”的学习。这种课程讲究全面系统深入的长期作业,并且因此衍生出了一个词叫“速写”,专指时间比较短的“素描”,暗藏速写不正统之意。
但中国的艺术学生在掌握了如此复杂的素描透视、解剖、技法后再画油画,问题还是一大堆。按这种标准,梵高假使活在现在极有可能素描不合格。
这种素描学习从某方面来讲也无可厚非,但是“艺考”就像过量的激素,刺激了这种中国式素描的“异化”。
艺考学生艺考,是中国高考教育的最大神话。无数挣扎在录取分数线边缘的学生,从零开始经过3-9个月的密集培训,就有很大的几率脱胎换骨获取美术专业本科的文凭。艺考科目中,素描当之无愧是艺术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这几个月的速成训练,通常会从握笔排线开始,历经几何形体、石膏头像,再进入头像写生。后期反复不断地磨练头像画法,疯狂地画速写,不停的机械式重复,就是为了考场上3个小时的稳定发挥。
这种中国式素描,使得行政意义和经济意义上的基础艺术教育产业链产生了惊人的契合。有些美院学生大二、大三,就会去这些高考培训班兼课,教授下一波应考生。毕业后就盘踞在大学附近的城中村,开起一家又一家的艺考升学辅导班。
这种素描学习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抹杀了大部分人的创作天性,对于艺术创作几乎没有意义。只会离艺术的本质——创造力的生发越来越远。
笔者看来,不会画素描,并不代表你不能开始艺术创作。学习素描才可以学习其他绘画,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素描和其他绘画只是使用工具的不同,没有谁是谁的基础问题,素描可以也应该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雷诺阿素描基础弱,仍然坚持创作;委拉斯开兹也只有2、3张素描留存于世。纵览西方大师们留下的素描手稿,有些是随手习作生活的记录,有些是作为创作草稿,有些是为了研究细节。
素描绘画的意义,更多应该是绘画意识的训练。中国式素描长期作业的训练,导致的是时间和创造力的双重丧失。
在如今各种新媒体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科不断融合的当下,固守自封的中国式素描,注定是一门会被逐渐边缘化的尴尬学科。
伦敦艺术大学在2009年设立了一个新的素描证书,鼓励学生用多元的、发散性的教学手段提升素描水准,找回素描的灵动性。借助素描表达私人体验、日常观察、表达政见,素描甚至可以成为行为艺术的某一个部分。打开素描的症结,回归创造本身,这可能是素描的出路。
给非艺术专业人士学习素描的建议
讲了这么多中国式素描的弊端,这种艺术学习的模式假设只存在于专业美术院校,我们姑且可当这是一个阶段里面某段速成途径,艺术生还是可以通过其他的学习借鉴回避和升发。
但是这种模式化在行外人士看来,就会误以为是艺术道路的唯一路径。更难堪的是,非艺术专业人士学画,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很容易陷入到单一的临摹和技法中去,误认为这就是艺术本身。
而实际上,通过这种大量且消磨时间的课程,你可能只是与艺术靠近了那么0.0001的距离。这种用力过度的做法,加上学业的焦虑,甚至会蔓延至一些低龄段的孩子,让很多孩子很小就被父母送去学习素描,丧失可贵的艺术感受力。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不过分地深陷和仰赖这种中国式素描,多观察和体验生活,多去看一些真正的艺术品,并勇敢找出表达自我的渠道,你离艺术才会越来越近。
网友评论
我自己对素描是这样理解的,假如我有一定的素描基础,掌握物体空间,明暗关系,再进阶学水彩比较容易学一点。是不是对应文章中的,训练绘画意识。
我们学了两个多月还在学陶罐水果,一个礼拜一节课,节奏很慢,画友都是有孩子的妈妈们,老师常说,你们排线啊,不要太刻意,要随意点,要有画意画味。
看完文章,认为自己老师还是不错的。
我没学过美术 只是我觉得一幅无生气的作品即便技法是完全成熟的那也没什么意义
以前看过《竼高传》,里面写竼高刚开始走上绘画道路的时候,他去给那些矿工、穷苦人画画,他总是按照他观察到的画,对一些比例啦透视啦什么的不是很在行,但是当他试图按规范的比例对他笔下的人物进行调整时,他发现他们不再是矿工、不再是穷苦人了,不是他眼中看到的。所以我觉得绘画重要的还是这份激情,这份对艺术创作的渴望,这份不拘一格。国内的这种素描教学可能恰恰磨掉了激情,把天才挡在了门外!
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