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果皆有因。成年后的不幸,往往是在童年时埋下的。
曾经有一个震惊中外的”中国留美学生虐待同学案“让我们汗颜。
十余名中国留美学生将同班同学刘某虐待长达7个小时:
扒光衣服、强迫吃沙、减掉头发、用烟头烫乳头。
正常人一看,就会觉得这行为是不是有点变态啊?可是,他们的家长作何反应?其中一位不远万里飞过去想用贿赂手段私了。
我们只能说,孩子病了,家长病了。
病得不轻!
问题不是偶然间爆发的。如果刨根问底,是哪里出了差错呢?
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习以为常的3种表现,正在偷偷毁掉孩子的未来。
01 第一种习惯错误:吓唬
我所知道的父母,好多都以自认为的正确方式教育孩子,他们对此颇感得意。
前几天逛街。隐隐约约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
越走越近,发现是个四五岁的男孩子。因为要买玩具,父母不答应,只好哭闹不止。
那位年轻的爸爸不耐烦地回过头:”别哭了!这么大了还哭!“孩子的母亲见丈夫的怒威无效,只好指着男孩的鼻子:”还哭是吧?把你扔在这里,让要饭的把你带走。“
这对年轻的父母说完,就往前走。男孩吓得赶紧追,原来响亮的哭声硬生生变成了压抑在嗓子里的”呜呜“声。
包括我和不少读者朋友,对这样的情景一定不陌生。
对!这就是很多父母代代相传的对待孩子的做法。习以为常,成了家常便饭。
这有什么问题吗?很多人会说,都是这样的呀,有什么呀?
《执迷》一书中,作者指出了父母这种行为的严重危害:
如果父母吓唬我们、虐待我们或者经常忽略我们,那么分离的过程就被蓄意扰乱了,我们的自信心和对他人的信任都会受到破坏,更难独立起来。
的确,父母之爱的目标是为了让孩子能正常分离出去,获得独立。
但是,孩子如果在没有在正常所需的尊重、爱、鼓励和保护下分离出去,就好比是四周悬空走钢丝,很容易失去平衡。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孩子,在校期间害怕与同学交流,或者一遇到问题就歇斯底里喊叫。
多数老师和同学都不怎么喜欢他。后来,学校安排一次家访,我得知这孩子从小多次被”关黑屋“。
他的母亲觉得孩子不听话应该受到惩罚,于是只要孩子犯错就会被”请“进不开灯的洗手间,直到认错为止。
有时,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教育,常常会因为无知,适得其反。所以,不是不爱,而是不会爱。
02 第二种:忽略
忽略,常常与父母的不知不觉相伴左右。换句话说,孩子被忽略,作为父母可能毫无知觉。
《执迷》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案例:
安妮的哥哥是一位小神童,他无论做什么事都非常完美。可不知为什么,几年过后,安妮的哥哥经常与父母发生冲突。
后来,才明白哥哥染上了毒品。安妮的父母为此操碎了心,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哥哥身上。
那时安妮还很小,不懂得父母不是有意忽略她。只是觉得自己在父母心中完全不重要。
安妮长大后,成了一名执迷爱恋者——她的男朋友提出要分手时,她砸碎了家里所有的玻璃,并且威胁要自杀。
在接受心理治疗时,安妮自己都不觉得自己的问题源于自己小时候的“被忽略”。因为她觉得自己原生家庭完整。
比无知更可怕的是无觉。
如果父母知道自己不懂,那还有救;可是不觉得自己无知,那就无药可救。
03 第三种:否定
我们向来讲究谦虚、低调。
没错,在竞争激烈、生存环境恶劣的生意场、政治场合或者人心险恶的江湖上,以低调和谦虚求得安全和发展空间,这无可厚非。
但是,任何原则和方法都有适用的范围。
把低调和谦虚用在压抑孩子的自信上,就变成了否定。尤其遇到了完美主义倾向的父母,就会变本加厉。
罗伯特的父亲就是一个典型。
他对孩童时代罗伯特的表现,从未满意。罗伯特把书本散放在桌上,他会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为题开展一次讲座。
要是成绩单没有达到全部”A“,父亲就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开展深刻的思想教育。
甚至打棒球时出现一点失误,也会搬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喋喋不休,念叨半天。
罗伯特的内心,充满羞愧和耻辱感。这导致成年后的罗伯特,对爱情同样过于理想化,完全不能接受对方分手一类的要求。
当女友想要离开罗伯特,他一怒之下砸了女友的车。
无一例外,经常被父母吓唬、被忽略和被否定的孩子,成年后在恋爱、婚姻、家庭和社交方面,多多少少都遭遇各种不幸。
对此,很多父母一无所知。而且,因为习以为常,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也许还在继续。
突然想起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中的一句话:
救救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