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摘录:
1.良善永远都不会变成其他东西。在良善中,你无法变得“更好”。良善就是现在,它在当下绽放,而不是在未来。
2.意象划分了彼此。
3.建立意象的机制是漫不经心,而当我毫无拣择地听你说话,毫无拣择地去觉察,那意象就完全不会产生。
4.当头脑挤满了意象,背负着意象,它就不是自由的,因此它必然会活在冲突之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4442018/02095b52bac11149.jpg)
今天的内容很有共鸣,所以多抄了一点。对于“毫无拣择地觉察”,我自己走过类似的体验。
像我常年隔三差五就会无端端的被我爸骂或者训话,虽然都是一些很琐碎的小事,但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还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他是个非常挑剔的人,一点不按照他的规定,就会跳脚,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也练就金刚不坏的心,一般不会受影响,但心情本来不好的时候,连离家出走的心都有。
有次可能自己状态还比较可以,头脑跟心都算清晰,当他又开始找话题来训我的时候,我真的全神贯注的在关注他,听他说的话的内容,语速,音量。看他的表情,动作,肢体语言。等他训完了,好了,这次大概意思是骂我点什么乱七八糟的精油,各种有毒,各种不好,说我是不是要毒死他,熏死他。一如既往的表情是厌恶跟嫌弃,手指也一直指着我。
但这次听他训完后,并没有什么感觉,没觉得不开心,也没觉得特别兴奋,就是比较平静的状态,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就是散观里的训练成果,“毫无拣择地觉察”。
当我把这个觉察的焦点像散光一样,放在所有的事物上,你会听到各种不一样的声音,而不仅仅只是关注一个声音。无论今天他是骂我还是称赞我,我想我都能比较平静的处理。
就像书里说的,没有划分就没有意象的冲突。当然这个是很难的,看我写的云淡风轻,我最初是会被他一句话就搞到特别委屈郁闷愤怒的状态,后来慢慢才走出这种魔咒。
所以我也常常非常感恩有这样的磨练,才让我的心不断搅动又不懂沉淀而平静。我现在已经不会责怪他了,也没有恨什么的,因为我非常了解他连对自己都看不顺眼,又怎么可能会看顺眼其他人?一个自己都没有爱的人,你还妄想从他身边分走一丁点爱吗?
所以我觉得这个是值得分享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容易带着自己的“偏见”,其实这个偏见就是基于过去对这个人的认知跟判断。然后带着的这些偏见会让你没办法客观的看清楚真实。
真实是什么?这些好的跟不好的评价或声音,本质也无非是声音而已,跟大自然的其他声音一样无差,为什么我们要把它在脑袋里放大?
出问题的是我们把每个声音都想记录下来,那每个意象存在而又被划分的时候,冲突就产生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442018/91cc167ebb3033a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