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总觉得有事情要做,但心里全是杂念,总也静不下心来。
比如演讲,很多人在上台之前会说:“我太紧张了,我受不了了,天哪,我要登台了,我要丢人了。”
这些都是杂念,而杂念都是带着情绪的,如果是一点杂念还好。但大量没有办法消化的情绪可能会呈现在我们的身体层面。
比如,会出现嘴干、脸红、手抖、气短等反应。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做下来,有规律地呼吸,任由想法一个个冒出来。
比如,当冒出一个想法“我很差”时,可以读出声来,当你说这句话时不妨用心体会身体的反应,是不是觉得自己的身体变的稍微有些紧张?有没有感觉自己挺直的背一下子弯了下去?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心跳加快了呢?
可以好好体会身体对杂念的反应。当你把“我很差”读出声时,你很大程度上已经想起点什么来了,杂念是对过去的一种呼唤。
当年你一定从某个人的嘴里听到过这句话,你可以试着还原那个场景,然后,问那个人:“你为什么觉得我很差?”
经过你一系列的追问,最后竟然发现那人说:“我是闹着玩的,你怎么当真了呢?”
事实是我们不仅当真了,还当真了那么多年,“我很差”的程序在我们的脑中被复制了许多年,占据了我们很多的精力。
当把它找出来时,我们会带着更轻松一点的心情向着接下来的每一天出发。
所以,闻杂念则喜,一有杂念,不妨试着在内心追根溯源,有时候还可以把它表演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