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的追问

作者: 舒文shuwen | 来源:发表于2018-09-01 09:39 被阅读8次

    在学子心中,涂又光先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人文大师。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学贯中西的“大学问”,更是因为他有淡泊名利的“大境界”和刚直不阿的“大人格”。先生临终前,除了“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的嘱托外,便无其他遗言。但他真正留给我们的,是对中国知识分子大音希声的追问:

    思想者的追问

    一问,我们文化的“根”在哪里?

    在涂又光看来,中国人之所以称其为中国人,根本标志是他具有中国文化的“根”。这个“根”,不是外在的文字,而是骨子里、血液中的“中华元典”精神。缺失了文化的“根”,办得再好的大学,也不过是“在”中国的大学而不是中国自己“的”大学;缺失了文化的“根”,再有成就的学者也只是“在”中国的学者而不是中国“的”学者,“不懂《论语》《老子》,就算不上中国的知识分子”;缺失了文化的“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就只是王明、博古的“在”中国的革命,而不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的”革命。

    看到一些青年学者“用西方的概念套中国”的习气和“通篇晦涩、模糊难懂”的文风,涂又光常常情绪激愤,尖锐地斥其为“假洋鬼子”。可以想象,当涂又光看到自己视为生命、终生珍爱的民族文化“基因”逐渐“变异”,看到一个个“有知识、没文化”的所谓现代学者,心情是何等沉重,他的“拍桌子、发脾气”是何等让人理解!

    思想者的追问

    二问,我们教育的“本”在哪里?

    涂又光将《大学》中“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凝练为教育之“本”。这个“本”,从表层看,就是一个“理”字,从深层看,则是一个“诚”字。没有“诚”,“理”就缺了根基,就会演变成“空理”甚至“歪理”。当前教育领域的“行政化”“产业化”“学术失范”“学术造假”和“学术浮躁”等一系列现象,说到底,不正是“诚”的缺失吗?不正是教育丢失了“本”的表现吗?

    教育务“本”,不是“学校”所能完成的。如果把“教育”窄化为“学校”的话,教育的“本”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涂又光呼吁:“近百年的高等教育研究,不过是高等学校研究,这是关系中国文化文明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因此,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学校的外形可以变,但教育的“本”不能变。缺失了教育的“本”,学校必然会异化成“功利泛滥”的“官场”“商场”“产业场”,必然偏离育人的轨道。

    思想者的追问

    三问,我们学术的“魂”在哪里?

    涂又光说:“惟有大学的根本特性是学术,以此为内在根据,所以学术自由、追求真理才是大学的灵魂。”以涂又光“看实际、看行动”的方法论看,大学的魂,就是学术的魂!他终身坚守的学术之“魂”就是“追求真理、学术自由”,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就是“非功利”。

    淡泊名利,是涂又光忠守学术之“魂”的集中体现。涂又光平生最为痛恨的就是把学术与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面对有人想把他的讲座光盘投入市场,他大为恼怒。他常对我们说:“我有我的退休工资,已能支撑我进行学术研究,无后顾之忧,足矣!”

    丢失了学术之“魂”,就必然出现美国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所批判的那种迎合市场、贪图名利的“商品人格”,就会丧失学术的独立性格和神圣尊严,呈现“我就是你所需要的”的世故性格。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多元多样文化的冲突中,在喧嚣浮躁的信息生活中,“文化失根”“教育失本”“学术失魂”的现象是涂又光所忧虑、所愤慨的。“文化寻根”“教育正本”“学术塑魂”,正是涂又光对中国知识分子、中国学术和教育的深切呐喊!

    多年来,这“三大追问”成为我心灵中印记最深的东西,时常鞭策着我、激励着我,让我在日后的求学岁月里、在近年来“半官半学”的生涯中、在世俗功利的迷雾中坚守良知、淡然前行。

    (作者:李小平,系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1997级博士生、空军预警学院副院长兼教育长,教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想者的追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my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