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第二周好书分享我这学期有一个添加,那就是每周给学生讲一本书,这个添加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真正去做的时候我发现并不容易。
首先是时间问题。我每天三节课上完课之后人都散架了,上周14节课上下来,因为没时间喝水,结果上火发烧了。当然上完课并不意味着工作就结束了,我还要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等,这样算下来一天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再去挤时间,这本身就是一个考验。
这学期我没有报延时课和晚自习,所以每天下午我能早一点回家,到家之后我是不工作的,我主要是以锻炼身体为主,因为没有身体做保障,我根本无法承受这所有的压力。
我晚上十点半之前肯定入睡,因为我习惯早起,习惯提早去学校,所以睡眠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当然周二晚上我会睡得更早一些,这一天我值班,中午是不能午休的,所以到家之后会觉得特别困,这一天我睡觉的时间就早一些。
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比如午饭后,我会在手机上读书,或者晚上去公园锻炼的时候,我会听书,当然最多的时间是在早上开车去学校的那半个小时。
我通常用一周的时间读完或听完一本书,然后再找一个时间完成课件。其实做课件并不容易,首先我需要删除书中不适合我们的内容,把书中和我们日常生活最紧密的部分进行拓展。
比如上周我讲《全球上瘾:咖啡如何搅动人类历史》这本书的时候,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闻咖啡,品咖啡和如何烘焙咖啡上面”而这次讲《茶的真实历史》,我则从茶和咖啡的产量对比入手,来更多地渗透茶文化,所以书中的内容只是一个依托,我们必须把书的内容过滤,把重要的部分留下。
所以制作课件的过程比听书或读书的过程更不容易,但是有一点好处我必须承认,在做课件或讲书的时候,我觉得收获最大的一个人是我,而不是学生。
班上的孩子们是最让我头疼的,有些孩子真的是让人无可奈何,除了喜欢啥不干,我感觉他们没有别的爱好,即便是讲书听书这件事他们也不感兴趣,周二下午第一节我讲书的时候,他们依然睡得香甜。
我是不是应该换一种方式?比如让交流更多一些?这样有了参与就有了动力。
但很快我就发现交流也是困难的,孩子们的未知太多了,今天让他们算一下六尺的茶树是几米,全班没有一个孩子知道一米等于三尺。
黑板上的一米三尺不知道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你知道了自己不知道但是你依然还不想知道。
很多人说我用读书在改变孩子们,他们觉得我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倒不这样认为。
人首先是利己的,对我来说,我讲书只不过是我逼迫自己去读书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对自己的一种压力,我知道唯有如此,我才能真正做到每周一本书的阅读量。
今天在班上让组长给组员讲题,有的组长差点哭了,他们说自己讲的时候,组员根本听不懂,连个be动am,is,are都不知道,他们简直要被气死了。
我则笑笑,讲题的目的首先是让自己懂,自己通过讲题来复习巩固,组员不懂也很正常,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懂过,所以与其这样抱怨不如把成长放在自己身上。
我从不标榜自己,就像课间操跑步,我和学生一起跑,我并不是在陪着学生跑,而是全校的学生陪着我跑,我为了这样的确幸而跑步,这和给学生做榜样什么的没有关系。
当我们自己做好自己的时候,其他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今年的这个添加是我给自己“没事找事”的结果,在所有里的活动中,读书是我最喜欢也是最擅长的,所以我这个添加是为了让自己锦上添花而已。
我选书也是有目的性的。我这两周分享的书都是和文化有关系的我用中西方文化差异让学生增长文化自信,这是我的教育方向。
我个人比较偏向历书,所以在选书的时候我总是习惯依据自己的爱好去做,其实这是不对的,所以一个月之后,我要尝试让学生试着来分享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
当然这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又是在给自己“没事找事”,没有办法,我总是好奇,总是想去尝试一下,哪怕不成功。
我已无可救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