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频繁制造的“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八·一三事变”以及“七·七卢沟桥事变”等重大事变,尤其是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血腥惨案,让中国人一度陷入亡国灭种的危险边缘。这些血淋淋的历史事实,不容置疑,不容否认,谁要想忘记这段历史,谁就是历史的罪人和对历史的背叛。
然而,诚如鲁迅诗作《题三义塔》里所言,“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就是说,当我们都经历了劫难后,兄弟间的情谊还在,相逢的时候相视一笑,把过去的恩仇全都忘记。况且古人也说过,“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既然日本朝野上下在战后进行了一定的反省,并主动伸出了橄榄枝,我们也不必拒人于千里之外,再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合作大于对抗,利益大于交恶,接受沉甸甸的友谊,就是给予对方以改过自新的机会,就是让自己的胸怀更加宽广,从而有利于发展、有益于实现双赢。
有一位老人,他叫远山正瑛,1998年曾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2001年曾荣获联合国“人类贡献奖”,为什么?诚如日本人石田敏光所言,“日本曾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战争,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远山先生一直感到非常悲痛,所以在晚年希望通过在中国植树为侵略历史道歉。”
是的,远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35年曾来华学习农耕文化和植物生态的他,翌年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买了一块沙地供自己研究之用,却由于随后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而作罢。战后,远山认识到,战争不能重演,中日两国应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于是,退休后,他变卖了故乡鸟取县的多个房产,还曾通过日本的电视台、社会团体进行宣传,四处奔走呼号,为中国治沙募集资金。
在中国治沙十多年,新疆、甘肃、宁夏及内蒙古的不少沙漠地带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在他的带领下,七千多名志愿者总计植树约三百万棵。
二十七年前,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一片贫瘠,满目荒凉,三十万亩土地草木不生,人烟罕见,如今这里成了人们观光旅游的风景绝佳之地。
2004年,97岁的远山正瑛走了,但是他留下了无数颗友谊之树,并且友谊的种子得到了大批日本志愿者的继承,每年报名前来中国沙漠植树的志愿者达到了近三百名。
远山先生以他的实际行动,让中日两国的友谊之树得以长青。他常说,“研究治沙理论的人太多,而真正实干的人太少,所以我要身体力行,坚持种更多的树。”他力求促进中日友好的精神必将大放异彩,在两国人民中广为流传。
诚然,由于近现代史的一百多年间,日本一直领先中国,现在面对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于心理上难以承受,况且中日之间还有着诸多的历史纠葛以及现实利益的冲突,并受“远交近攻”传统思维的影响,还不断在地缘安全上抗衡中国,在历史问题上刻意模糊,在领土纠纷上制造麻烦,在毗连资源上肆意掠夺,在台海问题上暗中介入,其目的无非是遏制中国的发展,更有甚者,个别领导人甚至不顾世界的反对执意参拜靖国神社,所有这些都无疑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但热爱和平、珍视友谊的人肯定为数不少,就像远山正瑛及其大批追随者,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捍卫和平、保护和平,让和平之树、友谊之花在中日之间不断生长、长盛不衰,他们的行动就是要同一切图谋不轨的人作斗争,就是要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友好下去。
今年是中日邦交四十周年,我谨向远山正瑛老人点一个大大的赞,愿中日友好世代相传,愿友谊之树万古长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