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看起来高高在上的至理名言,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不信你就可以拿出几个自己熟悉的名言,对比一下自己的生活,看看是不是在犯错之前就已经有人提醒过你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往往家长们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样的真实案例看到了不少,但也和他们沟通过,感觉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等到孩子过了那个年龄段后,再去纠正孩子就已经来不及了,时机不对,很难去改变了。)
➖➖➖➖➖➖➖➖➖➖➖➖➖➖➖
️绝知此事要躬行。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没能做成事情,不是因为不理解它的道理,而是因为太想要完全理解,最终一直没有迈出开始的那一步。(确实是这样的,学习那些东西时,总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想把它弄的更清楚些,再去做这件事情,但往往都很难开始去迈出第一步实践。)
️如果你认可这个道理,但是暂时又无法透彻地说出原因,那就不要太纠结,赶快去践行就是了。(所以不要纠结,实践就对了,我在学习画画的过程中,也是对一些老师讲过的理论知识不太理解时,就去练习一次,实践一次之后,再把画发给老师看一下,有个反馈,我就知道哪里还有问题,再修改一下,这样进步会很快的,而且因为去练习了,所以吸收知识点的速度也会快很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比起你在那里花时间苦思冥想,不如真正开始行动。
✨这样你可能早就已经看到结果了。
➖➖➖➖➖➖➖➖➖➖➖➖➖➖➖
️一旦你开始践行,就会发现自己过去真的错过了很多“至理名言”。(往往都是要等到自己犯了错、栽了跟头,才会想起以前听过的这些道理。)
️有些东西就是看似太简单,所以被我们忽略了。(最简单的道理最容易被忽略,总觉得不就是练习嘛,每天随便练练就行,但是往往就是这样的忽略,才导致进步很慢,然后进一步被忽略,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不知不觉中和别人拉开了差距。)
️我们越熟悉的东西,越是觉得简单的东西,可能反倒被我们忽视了。
️因为我们觉得那只是名人的话,距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并非如此。(其实那些名人名言也是从生活中提取出来的经验总结,是精华所在,更应该引起重视,吸取前人教训,把名人名言融入自己的系统当中,让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回想起,当初老师提醒过自己的事情。
️那些成绩不错的学生通常都有一个特点:➡️能听进去老师的话。
️️️
✨这里不是说,老师说的就一定是对的。而是说那些学生会听进去,并且结结实实地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如果这个方法不错,他们自然就因此收益,即便这个方法不太合适,他们也能尽快做出调整。
️反观那些看似努力、实际成绩却不理想的学生,要么先质疑老师的方法,在里面挑出不合理的部分,要么就只是听听而已,不会用实际行动去检验。(以前就是这样的一个学习状态,非常不好,光去听课没有自己主动思考问题,总想着老师会在下一节课上讲的,到时候直接边讲边写就行,这样的学习状态能学进去就怪了,所以成绩一直都不是很好,首先就是态度问题,态度不好,不认真学,听不进老师的方法,也不去实践,其次,只是表面上把课堂笔记做好,没有太多用处。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一次次错过自己的升级机会。)
➖➖➖➖➖➖➖➖➖➖➖➖➖➖➖
️大部分人都有过“因为讨厌,所以拒绝”的经历。
️最典型的可能是,因为讨厌某个老师,进而讨厌某个学科,最后没有学好那门课程。(确实如此,上小学那会儿其实很喜欢数学的,因为我很喜欢那个教我数学的女老师,现在都还记得她姓谭,每次有不懂的地方去问她,她都会很有耐心的给我讲解数学题,所以,那时候的数学成绩是很好的,之后,上了初中后,那个数学老师我不是很喜欢她,感觉她很凶、很严肃,每次做错题会劈头盖脸先骂你一顿,给我讲题时,她还会反问我为什么会做错,然后我说了之后,她又会摆脸色给我看,唉,这可能是不想学数学的主要原因吧,所以当时上了初中后的数学成绩一路下滑,这也是有我个人原因在里面的,我是个比较内向的人,本来就不怎么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就更不敢表达出来了。)
️一件事情会不会和你产生联系,并不取决于你是否喜欢它。比如你讨厌英语老师,或者讨厌英语,并不会影响到英语与你产生的联系。(我就是太容易被影响了,就是那种喜欢的东西,会很有动力去学习,也愿意去多实践,不喜欢的东西,怎么学都学不进去。除非有个任务驱动我去学习,我就会学,但是不喜欢这样去学,我个人更喜欢的方式是主动的去学习一些东西。)
️除了无知,好恶可能是我们拒绝升级的另一大阻碍。(所以多培养点兴趣爱好,思考的方式都会多很多,不能再让好恶阻碍升级自己的系统了。)
️不要让这些感性的负面情绪影响了你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