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农村通过努力读书考出来的孩子。我有农村人的善良、热情和好客。
曾经,我以为考研可以改变命运。曾经,我以为多考证可以改变命运。我把很多时间花在这两方面。
曾经,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曾经,我被人视为书呆子。我从来不去照顾别人的感受,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几年前,我去学习国学,我学孝道,我掌握了一些知识,我觉得自己比别人懂得多,看这不顺眼,看那不顺眼。我拿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自以为比别人高人一等。
后来,我去考研。我以为读完研究生后,我会有更好的平台。结果,我还是干以前的工作,没有什么质的飞跃。
再后来,我花钱去学习投资,而且身体力行去实操。因为我的冒进以及我过于相信别人,我大部分投资都打水漂。
在我走入人生最低谷时,我进入了中庸班,学习中和思维。
如今,我已在中庸班历练了三年。我的思维模式完全变了。我变得非常老实,而且非常接地气。
我不再想那些高大上的东西。中庸讲“素位而行”,就是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一点一滴去积累自己的能量。
一个人命运的好坏取决于能量积累的多少。有时候,我们做了许多事情,未必能积累到能量。做事情没有做到点子上,等于白做。
每个人都有一个无形的能量账户。我们的能量账户里存款越多,我们的命运就越好。
我们能量的累积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这个世界是需求的连接。能洞察别人的需求并满足别人的需求,而且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超出别人的预期。我们就会获得他人的好印象,能得到他人的认可,我们就会积累能量,帮助他人,成就自己。
然而,我们每个人的禀性都有漏洞。我们的禀性就决定了我们能留存多少能量。如果不修自己的禀性,就积累不到能量。或者说做了事情,有能量,但成为了别人利用的工具,自己付出了,别人收集能量,同样不能为自己累积能量。
因此,中和思维强调精准动念。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考虑能否积德,能否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能否达到整体和长远效益最大化,能否为自己聚集能量。
比如,我以前总是说别人如何如何,我很少去关注自己。
当我把着眼点放在别人身上,我就浪费了自己的能量,自己却浑然不知。
当一个事情出现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个与自己是否相关?我能做出什么应对?这是不是机会?这都需要考虑清楚。
自从学习了中和思维,我知道人命运的好坏在于能量的积累。如果一个人学会像滚雪球一样积累自己的能量,越滚越大,命运就会越来越好。
每做一件事情,想想是聚能还是耗能。如果是耗能的事情,不划算,最好放弃。
一方面,我们要有安身立命的本领。另一方面,我们要有善于获得他人好印象的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资源和能力整合身边人的需求和资源,达到整体和长远效益最大化。
学习中和思维后,我看问题的方式变了。我不再有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万事万物是演化发展变化而来的。今天好不代表明天好。人生是无常的。
当人们在讨论一个问题时,我会去觉察他们背后的思维模式。我不再会像以前那样把自己套进去。我会跳出来,站在更高的点去思考问题。
我想,今天所有的一切是昨日所有的积累。学习中和思维后,我的思维模式变了,我变得非常老实,脚踏实地,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我不再痴心妄想哪天命运突然改变。命运在改变在于能量的积累。当能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跃迁,发生质的改变,命运也随着改变了。
网友评论